一种车载热管理装置的集成安装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8391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8
一种车载热管理装置的集成安装板,包括一集成安装板本体,所述集成安装板本体上设置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一流道一端的第一接孔用于连接板式冷凝器的制冷剂侧出口,第一流道另一端的第二接孔用于连通储液罐的进口,第二流道一端的第三接孔用于连通储液罐的出口,第二流道另一端的第四接孔用于连接节流阀的上游端口,第三流道一端的第五接孔用于连通节流阀的下游端口,第三流道一端的第六接孔用于连通板式蒸发器的制冷剂侧进口,第四接孔和第五接孔位于集成安装板本体上设置的安装座凹腔内,安装座的凹腔用于安装节流阀,集成安装板本体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板式冷凝器、板式蒸发器、储液罐的固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热管理装置的集成安装板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要比传统燃油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复杂的多,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中的大多数零件都有自己适合最佳工作范围,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他们才会发挥最佳性能。

2、目前,现有的热管理系统是通过空调连接管将板式冷凝器、节流装置、板式蒸发器和储液罐连接在一起,但是通过管路连接的强度较低,安全性也较差,车辆在撞击后容易引起制冷剂的泄露,此外,管路连接占用的体积较大,热管理系统所加注的制冷剂也会变多,进一步导致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载热管理装置的集成安装板,使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各个部件之间不再需要通过管路连接,而是通过集成安装板连接,以保证了各个部件的连接强度,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减小了热管理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的空间占用率,使流道可以以最短路径实现管路的功能,同时减少了制冷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热管理系统的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热管理装置的集成安装板,包括一集成安装板本体,所述集成安装板本体上设置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一端的第一接孔用于连接板式冷凝器的制冷剂侧出口,所述第一流道另一端的第二接孔用于连通储液罐的进口,所述第二流道一端的第三接孔用于连通储液罐的出口,所述第二流道另一端的第四接孔用于连接节流阀的上游端口,所述第三流道一端的第五接孔用于连通节流阀的下游端口,所述第三流道一端的第六接孔用于连通板式蒸发器的制冷剂侧进口,所述第四接孔和第五接孔位于集成安装板本体上设置的安装座凹腔内,所述安装座的凹腔用于安装节流阀,所述集成安装板本体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板式冷凝器、板式蒸发器、储液罐的固定孔。

3、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均为集成安装板本体上设置的t形截面凹槽,各t形截面凹槽分别焊接盖板形成密封。

4、优选的,所述集成安装板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一让位孔、第二让位孔、第三让位孔,所述第一让位孔为板式冷凝器的冷却液侧进水管安装让位,所述第二让位孔为板式冷凝器的冷却液侧出水管安装让位,所述第三让位孔为板式蒸发器的冷却液侧进水管和出水管安装让位。

5、优选的,所述集成安装板本体采用铝制材料。

6、优选的,所述集成安装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

7、采用上述方案,一种车载热管理装置的集成安装板,包括一集成安装板本体,所述集成安装板本体上设置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一端的第一接孔用于连接板式冷凝器的制冷剂侧出口,所述第一流道另一端的第二接孔用于连通储液罐的进口,所述第二流道一端的第三接孔用于连通储液罐的出口,所述第二流道另一端的第四接孔用于连接节流阀的上游端口,所述第三流道一端的第五接孔用于连通节流阀的下游端口,所述第三流道一端的第六接孔用于连通板式蒸发器的制冷剂侧进口,所述第四接孔和第五接孔位于集成安装板本体上设置的安装座凹腔内,所述安装座的凹腔用于安装节流阀,所述集成安装板本体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板式冷凝器、板式蒸发器、储液罐的固定孔。采用本装置,保证了各个部件的连接强度,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减小了热管理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的空间占用率,减少了制冷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热管理系统的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热管理装置的集成安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集成安装板本体(1),所述集成安装板本体(1)上设置第一流道(2)、第二流道(3)、第三流道(4),所述第一流道(2)一端的第一接孔(5)用于连接板式冷凝器的制冷剂侧出口,所述第一流道(2)另一端的第二接孔(6)用于连通储液罐的进口,所述第二流道(3)一端的第三接孔(7)用于连通储液罐的出口,所述第二流道(3)另一端的第四接孔(8)用于连接节流阀的上游端口,所述第三流道(4)一端的第五接孔(9)用于连通节流阀的下游端口,所述第三流道(4)一端的第六接孔(10)用于连通板式蒸发器的制冷剂侧进口,所述第四接孔(8)和第五接孔(9)位于集成安装板本体(1)上设置的安装座(11)凹腔内,所述安装座(11)的凹腔用于安装节流阀,所述集成安装板本体(1)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板式冷凝器、板式蒸发器、储液罐的固定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热管理装置的集成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2)、第二流道(3)和第三流道(4)均为集成安装板本体(1)上设置的T形截面凹槽,各T形截面凹槽分别焊接盖板(12)形成密封。</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热管理装置的集成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安装板本体(1)上还设置有第一让位孔(13)、第二让位孔(14)、第三让位孔(15),所述第一让位孔(13)为板式冷凝器的冷却液侧进水管安装让位,所述第二让位孔(14)为板式冷凝器的冷却液侧出水管安装让位,所述第三让位孔(15)为板式蒸发器的冷却液侧进水管和出水管安装让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热管理装置的集成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安装板本体(1)采用铝制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热管理装置的集成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安装板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热管理装置的集成安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集成安装板本体(1),所述集成安装板本体(1)上设置第一流道(2)、第二流道(3)、第三流道(4),所述第一流道(2)一端的第一接孔(5)用于连接板式冷凝器的制冷剂侧出口,所述第一流道(2)另一端的第二接孔(6)用于连通储液罐的进口,所述第二流道(3)一端的第三接孔(7)用于连通储液罐的出口,所述第二流道(3)另一端的第四接孔(8)用于连接节流阀的上游端口,所述第三流道(4)一端的第五接孔(9)用于连通节流阀的下游端口,所述第三流道(4)一端的第六接孔(10)用于连通板式蒸发器的制冷剂侧进口,所述第四接孔(8)和第五接孔(9)位于集成安装板本体(1)上设置的安装座(11)凹腔内,所述安装座(11)的凹腔用于安装节流阀,所述集成安装板本体(1)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板式冷凝器、板式蒸发器、储液罐的固定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申杰苏岭刘月桥宋本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