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用SiC/SiC复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717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用SiC/SiC复材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用SiC/SiC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制备时,分别将SiC纤维经纬编织成3种不同面密度的二维平纹纤维布;平铺一定数量的3种纤维布并连续针刺成型,得到变密度SiC纤维预制体;先后进行BN界面层沉积,以及化学气相沉积,随后真空浸渍环氧树脂浸渍液,并加热固化;真空浸渍先驱体溶液并干燥,在500℃分解环氧树脂,随后持续加热热解生成SiC基体,得到具有内部空隙结构的SiC/SiC复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制备一种可快速增密、耐受1500℃高温,具有一定隔热性能且力学性能良好的陶瓷基复合材料,能够有效地运用于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用sic/sic复合材料,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用sic/sic复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航空发动机涡轮系统是将高温、高压燃气的部分热能压力转变成机械功的重要子系统,对发动机推重比起关键作用。随着对航空发动机性能需求不断提高,对热端部件材料的轻质、耐高温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隔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连续纤维增韧si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以下简称sic/sic复材)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抗氧化、抗热震、以及高强度等理化性能,该材料密度仅为高温合金的1/3-1/4,在不用空气冷却和热障涂层的情况下,工作温度可比高温合金提高150-350℃,潜在使用温度可达1650℃,是航空发动机和工业燃气轮机领域新一代战略性热结构材料。

2、传统的sic/sic复材大多由均匀密度的纤维预制体成型,由于sic纤维的价格高昂,若采用均匀密度的sic纤维布形成预制体,将增加sic纤维的使用量,一定程度上将增大复材的制备成本。同时,采用高致密化均匀密度的sic/sic复材运用于航空领域,由于内部实心结构,将增加飞行器的载荷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用SiC/SiC复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用SiC/SiC复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SiC纤维所含元素为Si、C、O和Al,平均直径为10μm,纤维丝束为1600根,密度为3-3.2g/cm3,C/Si的原子比为0.92-0.95,拉伸强度为2.4Gpa,断裂应变为0.7%,耐温性为18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用SiC/SiC复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每种编织密度分别叠加三层,形成共计15层纤维叠层布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用sic/sic复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用sic/sic复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sic纤维所含元素为si、c、o和al,平均直径为10μm,纤维丝束为1600根,密度为3-3.2g/cm3,c/si的原子比为0.92-0.95,拉伸强度为2.4gpa,断裂应变为0.7%,耐温性为18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用sic/sic复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每种编织密度分别叠加三层,形成共计15层纤维叠层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用sic/sic复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整体连续针刺时,针刺方向垂直于纤维布所在平面,针刺工艺数量为单位面积内的针刺数,针刺数为5-10针/cm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用sic/sic复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bn界面层沉积时,以氩气作为保护气,氢气作为载气,在1000℃温度下通入氨气和三氯化硼气体,通气速率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楚楚冯丹妮叶昉成来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鑫垚陶瓷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