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及其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6860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及其方法,涉及到机器人领域,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包括平台,所述平台的上方设有摄像组,所述平台底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板,每个所述连接横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竖板,每个所述连接竖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横板,每个所述固定横板的下方均设有履带组,两个所述履带组之间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下方设置有拆卸组件,所述蓄电池通过拆卸组件分别与两个固定横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拆卸组件,通过拆卸组件内结构之间的配合,对蓄电池设计了相关的可拆卸结构,不但可以有效地可以对蓄电池的进行夹持固定,而且也给蓄电池的安装、更换以及拆卸带来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履带式机器人,底盘是整个系统的重要承载部件,底盘用于安装电池、控制主板、传动系统等部件,所以需要保证底盘部分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也需要便于售后对底盘部分关键部件的安装与更换。

2、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履带式机器人大多采用固定式底盘,底盘与机器人机身固定后,导致固定在底盘上蓄电池部件很难拆卸,给后期底盘上蓄电池部件的维修及更换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包括平台,所述平台的上方设有摄像组,所述平台底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板,每个所述连接横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竖板,每个所述连接竖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横板,两个所述固定横板之间设置有两个固定条板,两个所述固定条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横板相互靠近一面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固定横板的下方均设有履带组,两个所述履带组之间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下方设置有拆卸组件,所述蓄电池通过拆卸组件分别与两个固定横板连接。

3、优选地,所述拆卸组件包括有设置在蓄电池下方的固定座,所述蓄电池放置于固定座上,所述蓄电池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的底面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顶面,所述固定座顶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每两个所述固定柱的顶面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横板底面的左右两侧。

4、优选地,所述拆卸组件还包括有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座顶面左右两侧的转动柱,两个所述转动柱的顶面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铰接条板和第二铰接条板。

5、优选地,所述拆卸组件还包括有两个分别开设在第一铰接条板和第二铰接条板顶面后侧的第一转动槽与第二转动槽和设置在第一铰接条板与第二铰接条板上方的第一铰接横板,所述第一铰接横板顶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三转动槽和第四转动槽;

6、所述第三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顶面与第一铰接横板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下端贯穿第三转动槽的内部延伸至第一转动槽的内部,且第一转动杆的表面与第一转动槽内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顶面与第一铰接横板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下端贯穿第四转动槽的内部延伸至第二转动槽的内部,且第二转动杆的表面与第二转动槽内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7、优选地,所述拆卸组件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杆上端的第一限位块和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杆上端的第二限位块。

8、优选地,所述拆卸组件还包括有两个分别开设在第一铰接条板和第二铰接条板顶面前侧的第五转动槽与第六转动槽和设置在第一铰接条板与第二铰接条板上方的第二铰接横板,所述第二铰接横板顶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七转动槽和第八转动槽;

9、所述第七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顶面与第二铰接横板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下端贯穿第七转动槽的内部延伸至第五转动槽的内部,且第三转动杆的表面与第五转动槽内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八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杆,所述第四转动杆的顶面与第二铰接横板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第四转动杆的下端贯穿第八转动槽的内部延伸至第六转动槽的内部,且第四转动杆的表面与第六转动槽内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拆卸组件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三转动杆上端的第三限位块和固定连接在第四转动杆上端的第四限位块。

11、优选地,所述拆卸组件还包括有设置在第一铰接横板左侧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面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顶面,所述连接座左面的上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右端贯穿螺纹槽的内部延伸至连接座的右侧,且螺纹杆的右端转动连接在第一铰接横板的左侧,所述螺纹杆的左端贯穿螺纹槽的内部延伸至连接座的左侧,且螺纹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柄。

12、优选地,所述拆卸组件还包括有设置在第二铰接横板右侧的连接柱和固定连接在第四限位块顶面的圆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盘,所述圆柱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盘,所述连接柱与圆柱之间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套设在连接柱的表面,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套设在圆柱的表面。

13、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步骤一、使用者在安装蓄电池专利技术时,将蓄电池专利技术放置于固定座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上,使其位于两个限位柱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之间,通过限位柱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防止蓄电池专利技术左右晃动,然后顺时针转动转动柄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使螺纹杆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在螺纹槽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内转动,向第一铰接横板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方向移动,并在螺纹杆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作用下推动第一铰接横板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向右移动;

15、步骤二、第一铰接横板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通过第三转动槽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在第一转动杆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上转动,以及第四转动槽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在第二转动杆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上转动,并且受到第一铰接横板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作用力,第一铰接条板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在转动柱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上转动,使第一铰接横板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在螺纹杆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作用下向右移动,并在第一铰接横板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作用下,第二铰接横板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通过第七转动槽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在第三转动杆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上转动,以及第八转动槽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在第四转动杆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上转动,并且受到第二铰接横板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作用力,第二铰接条板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在转动柱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上转动,使第二铰接横板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在第一铰接横板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作用下向左移动,同时在第二铰接横板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向左移动时,拉簧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受到第二铰接横板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施加的作用力被拉伸,从而使第一铰接横板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与第二铰接横板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相互位移,并与蓄电池专利技术接触,进而在第一铰接横板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与第二铰接横板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相互配合下,将蓄电池专利技术固定在固定座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上;

16、步骤三、拆卸时,只需逆时针转动螺纹杆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便可使第一铰接横板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与第二铰接横板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不再对蓄电池专利技术固定,便可以将蓄电池专利技术取下,对蓄电池专利技术进行检测、检查、更换、维修等一系列操作。

17、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8、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拆卸组件,通过拆卸组件内结构之间的配合,对蓄电池设计了相关的可拆卸结构,不但可以有效地可以对蓄电池的进行夹持固定,而且也给蓄电池的安装、更换以及拆卸带来了便利。通过设置拆卸组件,通过拆卸组件内结构之间的配合,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安装稳定性。通过设置拆卸组件,通过拆卸组件内结构之间的配合,可以避免第一铰接条板与第二铰接条板转动时不会出现失稳或倾倒的现象,能够有助于提高蓄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包括平台(1),所述平台(1)的上方设有摄像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底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板(3),每个所述连接横板(3)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竖板(4),每个所述连接竖板(4)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横板(5),两个所述固定横板5之间设置有两个固定条板(6),两个所述固定条板(6)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横板(5)相互靠近一面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固定横板(5)的下方均设有履带组(7),两个所述履带组(7)之间设置有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的下方设置有拆卸组件(9),所述蓄电池(8)通过拆卸组件(9)分别与两个固定横板(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组件(9)包括有设置在蓄电池(8)下方的固定座(901),所述蓄电池(8)放置于固定座(901)上,所述蓄电池(8)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柱(902),两个所述限位柱(902)的底面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座(901)的顶面,所述固定座(901)顶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903),每两个所述固定柱(903)的顶面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横板(5)底面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组件(9)还包括有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座(901)顶面左右两侧的转动柱(904),两个所述转动柱(904)的顶面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铰接条板(905)和第二铰接条板(9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组件(9)还包括有两个分别开设在第一铰接条板(905)和第二铰接条板(906)顶面后侧的第一转动槽(907)与第二转动槽(908)和设置在第一铰接条板(905)与第二铰接条板(906)上方的第一铰接横板(909),所述第一铰接横板(909)顶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三转动槽(910)和第四转动槽(9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组件(9)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杆(912)上端的第一限位块(914)和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杆(913)上端的第二限位块(9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组件(9)还包括有两个分别开设在第一铰接条板(905)和第二铰接条板(906)顶面前侧的第五转动槽(916)与第六转动槽(917)和设置在第一铰接条板(905)与第二铰接条板(906)上方的第二铰接横板(918),所述第二铰接横板(918)顶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七转动槽(919)和第八转动槽(9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组件(9)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三转动杆(921)上端的第三限位块(923)和固定连接在第四转动杆(922)上端的第四限位块(924)。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组件(9)还包括有设置在第一铰接横板(909)左侧的连接座(925),所述连接座(925)的底面固定连接在固定座(901)的顶面,所述连接座(925)左面的上侧开设有螺纹槽(926),所述螺纹槽(92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927),所述螺纹杆(927)的右端贯穿螺纹槽(926)的内部延伸至连接座(925)的右侧,且螺纹杆(927)的右端转动连接在第一铰接横板(909)的左侧,所述螺纹杆(927)的左端贯穿螺纹槽(926)的内部延伸至连接座(925)的左侧,且螺纹杆(92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柄(928)。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组件(9)还包括有设置在第二铰接横板(918)右侧的连接柱(929)和固定连接在第四限位块(924)顶面的圆柱(930),所述连接柱(929)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盘(931),所述圆柱(930)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盘(932),所述连接柱(929)与圆柱(930)之间设置有拉簧(933),所述拉簧(933)的一端固定套设在连接柱(929)的表面,所述拉簧(933)的另一端固定套设在圆柱(930)的表面。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包括平台(1),所述平台(1)的上方设有摄像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底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板(3),每个所述连接横板(3)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竖板(4),每个所述连接竖板(4)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横板(5),两个所述固定横板5之间设置有两个固定条板(6),两个所述固定条板(6)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横板(5)相互靠近一面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固定横板(5)的下方均设有履带组(7),两个所述履带组(7)之间设置有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的下方设置有拆卸组件(9),所述蓄电池(8)通过拆卸组件(9)分别与两个固定横板(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组件(9)包括有设置在蓄电池(8)下方的固定座(901),所述蓄电池(8)放置于固定座(901)上,所述蓄电池(8)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柱(902),两个所述限位柱(902)的底面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座(901)的顶面,所述固定座(901)顶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903),每两个所述固定柱(903)的顶面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横板(5)底面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组件(9)还包括有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座(901)顶面左右两侧的转动柱(904),两个所述转动柱(904)的顶面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铰接条板(905)和第二铰接条板(9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组件(9)还包括有两个分别开设在第一铰接条板(905)和第二铰接条板(906)顶面后侧的第一转动槽(907)与第二转动槽(908)和设置在第一铰接条板(905)与第二铰接条板(906)上方的第一铰接横板(909),所述第一铰接横板(909)顶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三转动槽(910)和第四转动槽(9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盘拆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组件(9)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杆(912)上端的第一限位块(914)和固定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杰潘楼李国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