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6820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车外换热器、第一换热板、第二换热板和集成模块,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分别适于与电池模组热交换,集成模块包括阀座和节流阀组,节流阀组设于阀座以对流经其的冷媒节流降压,车外换热器、进口、第一流动通道的两端和第二流动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接口相连,热管理系统具有电池冷却模式,在电池冷却模式,从集成模块流出的节流降压后的冷媒分别流向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后流回集成模块以排向进口。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可以将电池模组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同时热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集成程度,便于节省车内布置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用户不断增加,充电桩数量以及充电速度都已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给用户带来不便,大功率快充可以大大降低汽车的充电时间,提高出行效率,从而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然而,汽车快充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出会影响充电效率,影响出行效率、且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可以将电池模组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电池模组的循环使用寿命,同时热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集成程度,便于节省车内布置空间。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热管理系统的车辆。

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所述车辆包括电池模组,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有出口和进口;车外换热器,所述车外换热器与所述出口相连;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第二换热板分别适于与所述电池模组热交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电池模组,所述热管理系统(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口(510)包括排气接口(51a),所述出口(1a)与所述排气接口(51a)相连,所述集成模块(5)还设有设于所述阀座(51)的控制阀组(53),所述控制阀组(53)动作以切换所述阀座(51)内的冷媒流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口(510)包括换热器接口(51b),所述第一换热器(6)固定至所述阀座(51)且与所述换热器接口(51b)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电池模组,所述热管理系统(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口(510)包括排气接口(51a),所述出口(1a)与所述排气接口(51a)相连,所述集成模块(5)还设有设于所述阀座(51)的控制阀组(53),所述控制阀组(53)动作以切换所述阀座(51)内的冷媒流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口(510)包括换热器接口(51b),所述第一换热器(6)固定至所述阀座(51)且与所述换热器接口(51b)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口(510)包括排气接口(51a)、回气接口(51c)、第一冷板接口(51d)至第四冷板接口(51g),所述排气接口(51a)与所述出口(1a)相连,所述回气接口(51c)与所述进口(1b)相连,所述第一冷板接口(51d)和所述第二冷板接口(51e)分别与所述第一流动通道(30)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三冷板接口(51f)和所述第四冷板接口(51g)分别与所述第二流动通道(40)的两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口(510)包括排气接口(51a)、回气接口(51c)、第一冷板接口(51d)至第四冷板接口(51g),所述排气接口(51a)与所述出口(1a)相连,所述回气接口(51c)与所述进口(1b)相连,所述第一冷板接口(51d)和所述第二冷板接口(51e)分别与所述第一流动通道(30)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三冷板接口(51f)和所述第四冷板接口(51g)分别与所述第二流动通道(40)的两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口(51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接口(51h)和第二单向阀接口(51i),所述集成模块(5)还包括第一单向阀(54)和第二单向阀(55),所述第一单向阀(54)固定至所述阀座(51)且与所述第一单向阀接口(51h)相连,所述第一单向阀(54)分别与所述节流阀组(52)和所述第一换热器(6)相连且使得冷媒单向流向所述第一换热器(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车内换热器(7),所述多个接口(510)中的其中两个与所述第一车内换热器(7)的进出端对应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车内换热器(8),所述第二车内换热器(8)分别与相应的所述接口(510)和所述出口(1a)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换热器(6),所述第一换热器(6)设有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忠叶梅娇许敏蒋志旺张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