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硬度高韧性钢及其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硬度高韧性钢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6813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9
一种高硬度高韧性钢及其制造方法,该高硬度高韧性钢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40~0.68%,Si:0.15~0.25%,Mn:0.20~0.60%,P≤0.02%,S≤0.02%,Cr:1.10~1.50%,V:0.10~0.30%,Ni:0.60~1.00%,Ca:0.0056~0.012%,余量包含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元素的总量低于0.05wt%;且需同时满足:%Ca≥0.008(%Ni)+0.0042(%Mn)。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当前金属材料中强度性能和韧性性能无法匹配的技术矛盾,所述高硬度高韧性钢的洛氏硬度HRC≥58,冲击韧性值ak≥25J/cm<supgt;2</supgt;,适用于对材料力学性能和韧性性能要求较高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合金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硬度高韧性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精密机床向高速度、高精度、高自动化方向发展,对机床重要零部件材料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不但要求零部件材料具有高的刚性、耐磨性及优良切削加工性,同时又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冲击韧性,以减少磨裂倾向和校直困难。

2、目前在保证钢具有一定硬度同时提高钢冲击韧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细化奥氏体晶粒,如强碳化物形成元素ti、nb、v等;(2)提高钢回火稳定性,如同时加入cr、mn、mo等元素;(3)细化碳化物,碳化物细小、园整、分布均匀和适量对韧度有利;(4)降低或消除回火脆性,如加入w、mo等元素;(5)在保证强度时,尽可能降低含c量。以上为提高钢韧性的常用方法。

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591719a公开了一种含ca低合金耐候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专利技术钢属于低碳钢,通过在合金中添加适量的ca元素,改变钢中夹杂物的尺寸和分布,利于钢中细小夹杂物生成并呈现均匀弥散分布,使得钢中组织更加均匀,提高钢的强度和自然条件下的耐蚀性。但该合金钢中c、ni、ca元素含量比本专利技术钢低。

4、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939391a公开了一种微ca合金化易切屑高强度胀断连杆用钢及制造方法。该专利技术通过优化钢中关键元素含量,特别采用ca元素微合金化,获得一种具备高强度、良好的切屑加工性能的连杆用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硬度高韧性钢及其制造方法,解决了当前金属材料中强度性能和韧性性能无法匹配的技术矛盾,所述高硬度高韧性钢的洛氏硬度hrc≥58,冲击韧性值ak≥25j/cm2,适用于对材料力学性能和韧性性能要求较高领域。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本专利技术在合金中添加cr、ni、v等合金元素并限定合金元素的含量,使得合金在热处理时弥散均匀析出碳化物,保证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性能。特别地通过ca元素添加,使得钢液中夹杂物尺寸细小且弥散分布,保证合金具有较高的冲击韧性。

4、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硬度高韧性钢,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40~0.68%,si:0.15~0.25%,mn:0.20~0.60%,p≤0.02%,s≤0.02%,cr:1.10~1.50%,v:0.10~0.30%,ni:0.60~1.00%,ca:0.0056~0.012%,余量包含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元素的总量低于0.05wt%;且需同时满足:%ca≥0.008(%ni)+0.0042(%mn)。

5、进一步,所述余量为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

6、本专利技术所述高硬度高韧性钢的洛氏硬度hrc≥58,冲击韧性值ak≥25j/cm2。

7、在本专利技术所述高硬度高韧性钢的成分设计中:

8、c:c加入钢中可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c含量过低,钢的强硬化效果不明显;c含量过高,易形成大块状液析碳化物,降低钢的强硬化效果,同时使钢的韧性变差。为获得高硬度,本专利技术钢c含量控制在0.40~0.68%范围。

9、si:si加入钢中主要起脱氧作用,但si能促进p、s的晶界偏聚,使钢的脆性倾向增加。在保证钢脱氧良好情况下,应尽量降低钢中的si含量。优选钢中si含量在0.15~0.25%范围。

10、mn:mn加入钢中既起脱氧作用又起强化作用。增加钢中的mn含量,可使钢的强度指标增加,但其含量偏高时会损害其韧性,而mn含量较低时,钢的脱氧效果较差。为此,优选合金中的mn含量为0.20~0.60%。

11、cr:cr在钢中主要贡献是提高钢的淬透性,从而有效地提高钢的硬度。高硬高韧钢的淬透性随cr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当钢中cr含量大于1.5%时低温回火态的冲击韧性值随cr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为此,优选钢中的cr含量为1.10~1.50%。

12、ni:ni加入可改变钢的位错滑移方式,使位错绕过障碍物,避免产生大的应力集中,因而不易产生解理断裂,同时可增强基体交叉滑移能力,降低冷脆转变温度,提高韧性。ni加入钢液中降低ca元素活度,可使ca在铁液中溶解度增加,提高ca的收得率。ni含量低于0.60%对韧性改善及降低ca活度的作用不明显,但ni含量过高,成本明显增加。综合以上因素考虑,本专利技术选择0.60~1.00%范围。

13、v:v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vc碳化物具有沉淀强化和细化晶粒作用,可提高合金的强度和韧性,但v元素过高会显著降低合金的塑韧性。本专利技术选择v含量控制在0.10~0.30%范围。

14、ca:ca元素是具有高反应性的活泼金属元素,在钢中溶解度很小,在1607℃纯铁液中溶解度仅有0.032%。c、ni加入钢液中可降低ca的活度,导致在钢液中溶解度增加。微钙在钢中不仅可以作为脱氧去硫的净化剂,而且可以改善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态、细化晶粒、晶界偏聚等合金化作用。非金属夹杂物由常规b类串簇状的氧化铝夹杂物改变为球形硅酸盐夹杂物且分布均匀,从而改善钢韧性。同时,ca对s元素在晶界偏聚的明显抑制作用也是提高钢的冲击韧性的重要原因。

15、p:是有害杂质元素,可以降低合金塑韧性。低熔点p的化合物会偏聚在晶界,导致晶界脆性增加,在热应力作用下会形成微裂纹。因此,p含量应控制尽量低。本专利技术控制p≤0.020%。

16、s:是有害杂质元素,可以降低合金的塑韧性。s与mn可形成低熔点的mns偏聚在晶界,导致晶界脆化,在应力作用下形成沿晶裂纹。因此,希望合金中的s含量越低越好,本专利技术控制s≤0.020%。

17、本专利技术通过提高钢中c含量获得高硬度同时通过c、cr元素合理设置,固定cr23c6析出相体积分数,合金硬度得到大幅度提升。ca元素除了作为氧化剂使用,在高强钢中可以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使得奥氏体晶粒尺寸变细,再提高合金强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合金韧性。本专利技术利用ni、ca、mn元素合金化,以及ca元素含量合理设置,特别本专利技术规定合金成分满足%ca≥0.008(%ni)+0.0042(%mn),以确保ca元素最大程度溶入合金中,提高合金ca元素收得率,最大限度改善基体韧度提高冲击韧性。

1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硬度高韧性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9、1)冶炼

20、按上述成分,采用eaf+lf+vd,在vd真空炉进行脱气处理,脱气处理结束后,采用喂丝机喂入ca线,控制喂入速度≤40m/mim;喂丝结束后,钢包底吹ar进行弱搅拌;

21、2)锻造或轧制

22、经锻造或轧制成棒材,棒材的变形量为30~50%;

23、3)热处理

24、淬火处理,温度控制在700~860℃,保温时间为3~6h,最后使用油淬或水淬棒材冷却;

25、回火时效处理,温度控制在120~300℃,保温时间为10~40h。

26、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eaf电弧炉冶炼中,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硬度高韧性钢,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40~0.68%,Si:0.15~0.25%,Mn:0.20~0.60%,P≤0.02%,S≤0.02%,Cr:1.10~1.50%,V:0.10~0.30%,Ni:0.60~1.00%,Ca:0.0056~0.012%,余量包含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元素的总量低于0.05wt%;且需同时满足:%Ca≥0.008(%Ni)+0.0042(%M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硬度高韧性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量为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硬度高韧性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硬度高韧性钢的洛氏硬度HRC≥58,冲击韧性值ak≥25J/cm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硬度高韧性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硬度高韧性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EAF电弧炉冶炼中,控制拉渣温度≥1660℃,出钢温度≥1630℃,控制钢液中P≤0.02%。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硬度高韧性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LF精炼中,在LF炉精炼期造白渣,渣的碱度按1.5~2.5控制,LF出钢前要求S≤0.002%。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硬度高韧性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在VD炉进行真空脱气处理,真空度达到≤66.7Pa,保持时间≥20min。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硬度高韧性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喂丝结束后,钢包底吹Ar进行弱搅拌,Ar气体流量以不吹翻渣面为宜,底吹Ar弱搅拌时间≥25分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硬度高韧性钢,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40~0.68%,si:0.15~0.25%,mn:0.20~0.60%,p≤0.02%,s≤0.02%,cr:1.10~1.50%,v:0.10~0.30%,ni:0.60~1.00%,ca:0.0056~0.012%,余量包含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元素的总量低于0.05wt%;且需同时满足:%ca≥0.008(%ni)+0.0042(%m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硬度高韧性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量为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硬度高韧性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硬度高韧性钢的洛氏硬度hrc≥58,冲击韧性值ak≥25j/cm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硬度高韧性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玉新王玉朱银存姚瑶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特种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