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含有阳离子性聚合物的抗菌粒子制造技术_技高网

含有阳离子性聚合物的抗菌粒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6788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盐存在下也发挥抗微生物性的聚合物粒子,其包含来源于阳离子性聚合引发剂、含有碳‑碳双键的主单体(不包括阳离子性共聚单体)、及含有碳‑碳双键的阳离子性共聚单体的结构单元,且满足以下的所有条件:(i)作为表面疏水性的指标的相对介电常数(ε<subgt;r</subgt;)为24以下;(ii)表面电荷密度(σ)为0.5unit/nm<supgt;2</supgt;以上;及(iii)作为与6‑(对甲苯胺基)‑2‑萘磺酸钠盐(TNS)的亲和性的指标的结合平衡常数(K)(μM<supgt;‑1</supgt;)、和发挥抗微生物性的聚合物粒子浓度(Cp)(mg/mL)满足式:Cp≥3.0×0.65<supgt;K</supgt;的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申请主张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21-138344的优先权,该基础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而并入于本申请说明书的一部分中。在本申请说明书与上述基础申请的说明书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下,本申请说明书的记载自然优先于基础申请的说明书的记载。本专利技术属于抗菌粒子的领域,更详细而言,涉及含有阳离子性聚合物的抗微生物性粒子。


技术介绍

1、由于近来卫生意识的提高,对各种制品要求抗微生物性,进而还要求廉价地实现抗微生物性。

2、非专利文献1及非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将作为接触型抗菌剂发挥功能的水溶性的阳离子性聚合物(具体而言,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固定化于聚合物粒子(具体而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使其不溶出的技术。就这样的聚合物粒子而言,通过所固定的阳离子性聚合物吸附于菌表面,从而破坏菌的细胞膜,显示抗菌活性。另外,该聚合物粒子在作为能够分散于水中的抗菌剂原料使用的情况及作为抗菌涂料涂布于基质上的情况中的任意情况下,均显示抗菌活性。

3、但是,阳离子性聚合物由于通过静电相互作用显示抗菌活性,因此在包含电解质的溶液中,抗菌活性有时降低。从实用方面考虑时,抗菌剂在包含盐的状况下也显示抗菌活性是重要的。

4、另外,在实用上,抗菌剂能够高效地合成也是重要的。此处,作为抗菌剂,合成将预先合成的阳离子性聚合物混炼至粒子中等而固定化的抗菌剂聚合物粒子时,其合成步骤变多,因此合成效率变差。因此,在合成抗菌剂聚合物粒子时,期望合成效率良好的、尽可能减少合成方法的步骤数的技术。

5、此外,作为相关技术,专利文献1公开了用于向树脂赋予抗微生物性的添加剂。该添加剂包含至少一个末端带正电荷的线状聚合物,该线状聚合物为包含来源于阳离子性聚合引发剂及含有碳-碳双键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6、专利文献2公开了抗菌斥水斥油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中,将下述物质混合,即:含氟聚合物水性分散体,其包含具有氟烷基的含氟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及水性介质,且包含前述含氟聚合物的粒子的zeta电位为2mv以上、100mv以下;抗菌剂粒子,其是银、铜或锌负载于无机载体而得到的;和具有阴离子性官能团的水溶性聚合物。

7、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活性阳离子性聚合物胶乳,其包含:a)含有以下聚合产物的胶乳聚合物,所述聚合产物为i)至少一种烯键式不饱和第1单体与ii)阳离子性或作为阳离子的前体的至少一种烯键式不饱和第2单体的聚合产物;b)至少部分地包封在胶乳聚合物内的至少一种活性成分;以及c)根据情况添加的、掺入胶乳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空间体积大的成分。

8、现有技术文献

9、专利文献

10、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9/208674号

1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137811号公报

12、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11-524337号公报

13、非专利文献

14、非专利文献1:sanches等人,j.nanobiotechnol.,2015,13(1),1-13

15、非专利文献2:galvao等人,int.j.mol.sci.,2018,19(10),2965-2978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使用阳离子性聚合引发剂和阳离子性共聚单体及主单体进行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粒子之中,粒子表面的疏水性及粒子表面的电荷密度均为一定数值以上的聚合物粒子在以高浓度包含盐的通常的培养基等溶液中也显示出抗微生物性,并且与阴离子性化合物的亲和性和为了具有抗微生物性所需的粒子浓度(cp)满足规定的关系。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见解而成。

2、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在盐存在下也发挥抗微生物性的聚合物粒子。

3、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的方案。

4、(1)聚合物粒子,其为包含来源于阳离子性聚合引发剂、含有碳-碳双键的主单体(不包括阳离子性共聚单体)、及含有碳-碳双键的阳离子性共聚单体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粒子,且满足以下的所有条件:

5、(i)作为表面疏水性的指标的相对介电常数(εr)为24以下;

6、(ii)表面电荷密度(σ)为0.5unit/nm2以上;及

7、(iii)作为与6-(对甲苯胺基)-2-萘磺酸钠盐(tns)的亲和性的指标的结合平衡常数(k)(μm-1)、和发挥抗微生物性的聚合物粒子浓度(cp)(mg/ml)满足式:cp≥3.0×0.65k的关系。

8、(2)如前述(1)所述的聚合物粒子,其中,在前述(i)中,作为表面疏水性的指标的相对介电常数(εr)为20以下。

9、(3)如前述(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粒子,其中,前述阳离子性聚合引发剂为2,2’-偶氮双(2-(1,3-二甲基-4,5-二氢-1h-咪唑-3-鎓-2-基))丙烷三氟甲磺酸盐(adip)、或2,2’-偶氮双(2-(1,3-二甲基-4,5-二氢-1h-咪唑-3-鎓-2-基))丙烷氯化物(adip-cl)。

10、(4)如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粒子,其中,前述阳离子性共聚单体为乙烯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vbtma)、及/或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maptac)。

11、(5)如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粒子,其通过基于前述阳离子性聚合引发剂、前述主单体及前述阳离子性共聚单体的聚合反应而得到,该聚合反应中的前述阳离子性共聚单体的使用量相对于前述主单体和前述阳离子性共聚单体的合计量而言为1.0摩尔%以上且为7.0摩尔%以下。

12、(6)如前述(5)所述的聚合物粒子,其中,上述聚合反应中的前述阳离子性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相对于前述主单体和前述阳离子性共聚单体的合计量而言为0.3摩尔%以上且为1.0摩尔%以下。

13、(7)抗微生物用组合物,其包含前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粒子而成。

14、(8)如前述(7)所述的抗微生物用组合物,其用于预防食物中毒。

15、(9)如前述(7)或(8)所述的抗微生物用组合物,其为乳液的形态。

16、(10)抗微生物用涂料,其包含前述(7)~(9)所述的抗微生物用组合物而成。

17、(11)如前述(7)~(9)所述的抗微生物用组合物或前述(10)所述的抗微生物用涂料,其用于以作为与6-(对甲苯胺基)-2-萘磺酸钠盐(tns)的亲和性的指标的结合平衡常数(k)(μm-1)和聚合物粒子浓度(cp)(mg/ml)满足式:cp≥3.0×0.65k的关系的浓度使用前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粒子。

18、(12)从候选聚合物粒子中选择在盐存在下也发挥抗微生物性的聚合物粒子的方法,所述候选聚合物粒子包含来源于阳离子性聚合引发剂、含有碳-碳双键的主单体(不包括阳离子性共聚单体)、及含有碳-碳双键的阳离子性共聚单体的结构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19、工序(a)调查候选聚合物粒子是否满足以下的条件:...

【技术保护点】

1.聚合物粒子,其为包含来源于阳离子性聚合引发剂、含有碳-碳双键的主单体(不包括阳离子性共聚单体)、及含有碳-碳双键的阳离子性共聚单体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粒子,且满足以下的所有条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粒子,其中,所述(i)中,作为表面疏水性的指标的相对介电常数(εr)为20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粒子,其中,所述阳离子性聚合引发剂为2,2’-偶氮双(2-(1,3-二甲基-4,5-二氢-1H-咪唑-3-鎓-2-基))丙烷三氟甲磺酸盐(ADIP)、或2,2’-偶氮双(2-(1,3-二甲基-4,5-二氢-1H-咪唑-3-鎓-2-基))丙烷氯化物(ADIP-Cl)。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粒子,其中,所述阳离子性共聚单体为乙烯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VBTMA)、及/或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MAPTAC)。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粒子,其通过基于所述阳离子性聚合引发剂、所述主单体及所述阳离子性共聚单体的聚合反应而得到,该聚合反应中的所述阳离子性共聚单体的使用量相对于所述主单体和所述阳离子性共聚单体的合计量而言为1.0摩尔%以上且为7.0摩尔%以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合物粒子,其中,所述聚合反应中的所述阳离子性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相对于所述主单体和所述阳离子性共聚单体的合计量而言为0.3摩尔%以上且为1.0摩尔%以下。

7.抗微生物用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粒子而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微生物用组合物,其用于预防食物中毒。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微生物用组合物,其为乳液的形态。

10.抗微生物用涂料,其包含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微生物用组合物而成。

11.抗微生物组合物,其用于以作为与6-(对甲苯胺基)-2-萘磺酸钠盐(TNS)的亲和性的指标的结合平衡常数(K)(μM-1)和聚合物粒子浓度(Cp)(mg/mL)满足式:Cp≥3.0×0.65K的关系的浓度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粒子。

12.抗微生物用组合物,其用于以作为与6-(对甲苯胺基)-2-萘磺酸钠盐(TNS)的亲和性的指标的结合平衡常数(K)(μM-1)和聚合物粒子浓度(Cp)(mg/mL)满足式:Cp≥3.0×0.65K的关系的浓度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粒子。

13.从候选聚合物粒子中选择在盐存在下也发挥抗微生物性的聚合物粒子的方法,所述候选聚合物粒子包含来源于阳离子性聚合引发剂、含有碳-碳双键的主单体(不包括阳离子性共聚单体)、及含有碳-碳双键的阳离子性共聚单体的结构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i)中,作为表面疏水性的指标的相对介电常数(εr)为20以下。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阳离子性聚合引发剂为2,2’-偶氮双(2-(1,3-二甲基-4,5-二氢-1H-咪唑-3-鎓-2-基))丙烷三氟甲磺酸盐(ADIP)、或2,2’-偶氮双(2-(1,3-二甲基-4,5-二氢-1H-咪唑-3-鎓-2-基))丙烷氯化物(ADIP-Cl)。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阳离子性共聚单体为乙烯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VBTMA)、及/或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MAPTAC)。

17.聚合物粒子,其为包含来源于阳离子性聚合引发剂、含有碳-碳双键的主单体(不包括阳离子性共聚单体)、及含有碳-碳双键的阳离子性共聚单体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粒子,所述聚合物粒子的作为表面疏水性的指标的相对介电常数(εr)为24以下。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聚合物粒子,其中,所述主单体具有5以上及10以下的碳原子数。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聚合物粒子,其中,所述主单体为选自由苯乙烯、丙烯酸烷基酯及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

20.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聚合物粒子,其中,所述阳离子性共聚单体具有季铵基,并且具有8以上14以下的碳原子数。

21.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聚合物粒子在制备用于预防食物中毒的组合物中的用途。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聚合物粒子,其为包含来源于阳离子性聚合引发剂、含有碳-碳双键的主单体(不包括阳离子性共聚单体)、及含有碳-碳双键的阳离子性共聚单体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粒子,且满足以下的所有条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粒子,其中,所述(i)中,作为表面疏水性的指标的相对介电常数(εr)为20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粒子,其中,所述阳离子性聚合引发剂为2,2’-偶氮双(2-(1,3-二甲基-4,5-二氢-1h-咪唑-3-鎓-2-基))丙烷三氟甲磺酸盐(adip)、或2,2’-偶氮双(2-(1,3-二甲基-4,5-二氢-1h-咪唑-3-鎓-2-基))丙烷氯化物(adip-cl)。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粒子,其中,所述阳离子性共聚单体为乙烯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vbtma)、及/或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maptac)。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粒子,其通过基于所述阳离子性聚合引发剂、所述主单体及所述阳离子性共聚单体的聚合反应而得到,该聚合反应中的所述阳离子性共聚单体的使用量相对于所述主单体和所述阳离子性共聚单体的合计量而言为1.0摩尔%以上且为7.0摩尔%以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合物粒子,其中,所述聚合反应中的所述阳离子性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相对于所述主单体和所述阳离子性共聚单体的合计量而言为0.3摩尔%以上且为1.0摩尔%以下。

7.抗微生物用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粒子而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微生物用组合物,其用于预防食物中毒。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微生物用组合物,其为乳液的形态。

10.抗微生物用涂料,其包含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微生物用组合物而成。

11.抗微生物组合物,其用于以作为与6-(对甲苯胺基)-2-萘磺酸钠盐(tns)的亲和性的指标的结合平衡常数(k)(μm-1)和聚合物粒子浓度(cp)(mg/ml)满足式:cp≥3.0×0.65k的关系的浓度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粒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尾大辅菅惠嗣中山翔太辻俊一山田小百合此枝优希
申请(专利权)人:麒麟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