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黄瓜靶斑病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643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4
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黄瓜靶斑病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农药组合物包含有四种活性成分,其中活性成分A为咯菌腈;活性成分B为甲氧基丙烯酸酯抑制剂;活性成分C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活性成分D为麦角甾醇抑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所述杀菌组合物应用于黄瓜靶斑病的防治,具有明显的减量增效和延缓抗药性产生的作用;该杀菌组合物用来防治农作物靶斑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对农作物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黄瓜靶斑病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黄瓜靶斑病也叫黄瓜棒孢叶斑病、黄瓜褐斑病,俗称“黄点子病”。其病原菌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cassiicola(b.&c.)wei)隶属于半知菌亚门、棒孢属,是一种坏死性植物病原性子囊真菌,其寄主范围广泛,可侵染超过530种植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多种植物病害,包括棉花、草莓和番茄等的靶斑病、橡树落叶病。这种病原菌侵染黄瓜会在叶片上形成水浸状的黄点子,造成大量黄瓜减产,是中国温室中的毁灭性真菌病害。近年来由于不科学的使用杀菌剂,黄瓜靶斑病菌已经对多菌灵、嘧菌酯、氟吡菌酰胺、啶酰菌胺等杀菌剂产生了抗药性,防治该病害成为生产上的难点。合理的杀菌剂复配可以有效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同时还可以扩大杀菌谱,达到减量增效的效果,因此在现有杀菌剂品种中找到高效的复配杀菌剂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农药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a、b、c、d与辅料;所述活性成分a为咯菌腈;活性成分b为甲氧基丙烯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成分A、B、C、D与辅料;所述活性成分A为咯菌腈;活性成分B为甲氧基丙烯酸酯抑制剂;活性成分C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活性成分D为麦角甾醇抑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包括湿润剂、分散剂和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B具体为吡唑醚菌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C具体为氟唑菌酰羟胺、氟唑菌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D具体为咪鲜胺、苯醚甲环唑中的一种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成分a、b、c、d与辅料;所述活性成分a为咯菌腈;活性成分b为甲氧基丙烯酸酯抑制剂;活性成分c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活性成分d为麦角甾醇抑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包括湿润剂、分散剂和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b具体为吡唑醚菌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明山邓云艳汪涛李彩文祁之秋雷鹏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