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料车钢丝绳张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料车钢丝绳张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6254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料车钢丝绳张紧装置,属于高炉炼铁设备领域,解决现有两根钢丝绳松紧度不一致的技术问题,所述装置包括横梁,横梁夹紧在料车的牵引臂之间,还包括叉形件、连接板、平衡板,叉形件设有拉动机构,平衡板布置在横梁、连接板之间,且平衡板一端通过销轴与连接板连接,平衡板中部通过销轴与横梁连接,平衡板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叉形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自动调节两根钢丝绳松紧度,使得两根钢丝绳受力均衡,提高钢丝绳寿命和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炉炼铁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料车钢丝绳张紧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高炉炼铁时,通常采用卷扬机和料车上料的高炉,料车是其关键的设备,料车一旦发生故障,轻则直接造成高炉停料、停产,重则发生安全事故。

2、现有技术中对料车的牵引装置一般采用双钢丝绳牵引,增加安全系数,如图1所示,钢丝绳(c)通过拉杆(b)直接与横梁(a)连接,但料车钢丝绳(c)总共接近两百米长,正常安装存在误差,导致两根钢丝绳(c)松紧不一致,实际使用时,只有一根钢丝绳(c)受力,长期如此,不但钢丝绳(c)的寿命受影响,还会降低钢丝绳(c)牵引安全系数,导致料车跑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调节两根钢丝绳松紧度的料车钢丝绳张紧装置。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料车钢丝绳张紧装置,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夹紧在料车的两个牵引臂之间,还包括第一叉形件、第二叉形件、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四个平衡板,四个平衡板分别为第一平衡板、第二平衡板、第三平衡板、第四平衡板,第一叉形件设有第一拉动机构,第二叉形件设有第二拉动机构,第一平衡板、第三平衡板平齐布置在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之间,相应的,第二平衡板、第四平衡板平齐布置在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之间,第一平衡板、第三平衡板、第二平衡板、第四平衡板均位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之间,第二叉形件位于第一平衡板、第三平衡板之间,第一叉形件位于第二平衡板、第四平衡板之间,且第一叉形件、第二叉形件位于第一平衡板、第二平衡板相互靠近处,第一平衡板、第三平衡板的一端通过第四销轴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第一平衡板、第三平衡板中部通过第三销轴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转动连接,第一平衡板、第三平衡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叉形件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平衡板、第四平衡板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第二平衡板、第四平衡板的中部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转动连接,第二平衡板、第四平衡板的另一端与第一叉形件的一端转动连接。

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第一拉动机构包括第一拉杆、第一钢丝绳,第二拉动机构包括第二拉杆、第二钢丝绳,第一叉形件的另一端通过第八销轴与第一拉杆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叉形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七销轴与第二拉杆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拉杆另一端通过第十销轴与第一钢丝绳连接,第二拉杆另一端通过第九销轴与第二钢丝绳连接。

4、进一步地,平衡板为三角形结构的平衡板。

5、进一步地,第一平衡板、第二平衡板、第三平衡板、第四平衡板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等。

6、进一步地,第一平衡板与第三平衡板之间的第三销轴、第四销轴的外围均设套筒,相应的,第二平衡板与第四平衡板之间的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的外围均设套筒。

7、进一步地,第一横梁与第一平衡板之间以及第一横梁与第三平衡板之间的第三销轴的外围均设有垫片;相应的,第二横梁与第二平衡板之间以及第二横梁与第四平衡板之间的第二销轴的外围均设有垫片。

8、有益效果

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

10、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两个三角平衡板,实现自动调节两根钢丝绳的松紧度,避免因两跟钢丝绳松紧度不一致,使得只有一根钢丝绳受力。

11、钢丝绳实现自动张紧,提高了钢丝绳的安全系数。

12、两根钢丝绳受力均匀后,避免因牵引力不平衡导致料车跑偏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料车钢丝绳张紧装置,包括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夹紧在料车的两个牵引臂(90)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叉形件(41)、第二叉形件(42)、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四个平衡板,四个平衡板分别为第一平衡板(21)、第二平衡板(22)、第三平衡板(23)、第四平衡板(24),所述第一叉形件(41)设有第一拉动机构,所述第二叉形件(42)设有第二拉动机构,所述第一平衡板(21)、第三平衡板(23)平齐布置在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之间,相应的,第二平衡板(22)、第四平衡板(24)平齐布置在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之间,所述第一平衡板(21)、第三平衡板(23)、第二平衡板(22)、第四平衡板(24)均位于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之间,第二叉形件(42)位于第一平衡板(21)、第三平衡板(23)之间,第一叉形件(41)位于第二平衡板(22)、第四平衡板(24)之间,且第一叉形件(41)、第二叉形件(42)位于第一平衡板(21)、第二平衡板(22)相互靠近处,所述第一平衡板(21)、第三平衡板(23)的一端通过第四销轴(74)与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平衡板(21)、第三平衡板(23)中部通过第三销轴(73)与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平衡板(21)、第三平衡板(23)的另一端与第二叉形件(4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平衡板(22)、第四平衡板(24)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71)与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平衡板(22)、第四平衡板(24)的中部通过第二销轴(72)与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平衡板(22)、第四平衡板(24)的另一端与第一叉形件(41)的一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车钢丝绳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动机构包括第一拉杆(51)、第一钢丝绳(61),第二拉动机构包括第二拉杆(52)、第二钢丝绳(62),所述第一叉形件(41)的另一端通过第八销轴(78)与第一拉杆(51)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叉形件(42)的另一端通过第七销轴(77)与第二拉杆(52)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拉杆(51)另一端通过第十销轴(70)与第一钢丝绳(61)连接,所述第二拉杆(52)另一端通过第九销轴(79)与第二钢丝绳(6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车钢丝绳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板(2)为三角形结构的平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车钢丝绳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板(21)、第二平衡板(22)、第三平衡板(23)、第四平衡板(24)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车钢丝绳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板(21)与第三平衡板(23)之间的第三销轴(73)、第四销轴(74)的外围均设套筒(100),相应的,所述第二平衡板(22)与第四平衡板(24)之间的第一销轴(71)、第二销轴(72)的外围均设套筒(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车钢丝绳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11)与第一平衡板(21)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横梁(11)与第三平衡板(23)之间的第三销轴(73)的外围均设有垫片(80);相应的,第二横梁(12)与第二平衡板(22)之间以及第二横梁(12)与第四平衡板(24)之间的第二销轴(72)的外围均设有垫片(8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车钢丝绳张紧装置,包括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夹紧在料车的两个牵引臂(90)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叉形件(41)、第二叉形件(42)、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四个平衡板,四个平衡板分别为第一平衡板(21)、第二平衡板(22)、第三平衡板(23)、第四平衡板(24),所述第一叉形件(41)设有第一拉动机构,所述第二叉形件(42)设有第二拉动机构,所述第一平衡板(21)、第三平衡板(23)平齐布置在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之间,相应的,第二平衡板(22)、第四平衡板(24)平齐布置在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之间,所述第一平衡板(21)、第三平衡板(23)、第二平衡板(22)、第四平衡板(24)均位于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之间,第二叉形件(42)位于第一平衡板(21)、第三平衡板(23)之间,第一叉形件(41)位于第二平衡板(22)、第四平衡板(24)之间,且第一叉形件(41)、第二叉形件(42)位于第一平衡板(21)、第二平衡板(22)相互靠近处,所述第一平衡板(21)、第三平衡板(23)的一端通过第四销轴(74)与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平衡板(21)、第三平衡板(23)中部通过第三销轴(73)与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平衡板(21)、第三平衡板(23)的另一端与第二叉形件(4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平衡板(22)、第四平衡板(24)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71)与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平衡板(22)、第四平衡板(24)的中部通过第二销轴(72)与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俊曹建斌周维陈炼杨宗用李天骄黄勇
申请(专利权)人: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