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路断路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电路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6220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1
得到一种减小施加至双金属件的应力,高效地得到双金属件永久变形的抑制效果的电路断路器。热动跳闸装置(50)具有:双金属件上部基座(52),其固接于双金属件(51)的前端;双金属件上部(54);以及双金属件上部弹簧(56),其以大于开闭机构部的跳闸载荷的载荷在脱扣条的方向对双金属件上部(54)进行施力,关于双金属件上部弹簧(56)的保持部(56b)和针对双金属件上部(54)的双金属件上部弹簧(56)的施力部(56a)之间的距离,与双金属件上部(54)的转动前相比双金属件上部(54)的转动后变长,双金属件上部(54)的旋转轴(53)隔着双金属件上部(54)而设置于双金属件上部弹簧(56)的保持部(56b)的相反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具有双金属件的热动跳闸装置的电路断路器


技术介绍

1、在与包含谐波成分的电路相对应的电路断路器中,具有热动跳闸装置。热动跳闸装置构成为通过在电路的过电流流动时会发生弯曲变形的双金属件对脱扣条进行驱动,将开闭机构部跳闸。

2、在专利文献1中,在双金属件的前端设置有由弹簧施力、能够转动的转动部件。在专利文献1的热动跳闸装置中,具有:双金属件上部基座,其固接于双金属件的前端;双金属件上部,其能够转动地设置于双金属件上部基座,固定有隔着间隙与脱扣条相对的过电流特性调整用部件;以及双金属件上部弹簧,其保持于双金属件上部基座,始终通过大于或等于开闭机构部的跳闸载荷的载荷对双金属件上部进行施力,在电路的过电流时,通过双金属件的弯曲对抗双金属件上部弹簧而使双金属件上部转动,经由过电流特性调整用部件对脱扣条进行驱动。

3、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03015号

4、在专利文献1中,双金属件上部相对于双金属件上部基座能够转动,但其旋转轴的位置处于板状的双金属件上部的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上,因此与双金属件上部的转动相伴,双金属件上部弹簧的弹簧载荷的上升率大。因此,施加至双金属件的应力变大,存在无法高效地得到双金属件永久变形的抑制效果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减小施加至双金属件的应力,高效地得到双金属件永久变形的抑制效果的电路断路器。

2、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并达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断路器具有:开闭机构部,其对将电路开闭的开闭触点进行驱动;以及热动跳闸装置,其通过在电路的过电流流动时发生弯曲的双金属件对脱扣条进行驱动,使开闭机构部跳闸。热动跳闸装置具有:双金属件上部基座,其固接于双金属件的前端;双金属件上部,其能够转动地设置于双金属件上部基座,隔着间隔与脱扣条相对;以及双金属件上部弹簧,其保持于双金属件上部基座,以大于开闭机构部的跳闸载荷的载荷在脱扣条的方向对双金属件上部进行施力。关于双金属件上部弹簧的保持部和针对双金属件上部的双金属件上部弹簧的施力部之间的距离,与双金属件上部的转动前相比双金属件上部的转动后变长。双金属件上部的旋转轴隔着双金属件上部而设置于双金属件上部弹簧的保持部的相反侧。

3、专利技术的效果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断路器,具有下述效果,即,减小施加至双金属件的应力,高效地得到双金属件永久变形的抑制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断路器,其具有:开闭机构部,其对将电路开闭的开闭触点进行驱动;以及热动跳闸装置,其通过在所述电路的过电流流动时发生弯曲的双金属件对脱扣条进行驱动,并使所述开闭机构部跳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断路器,其具有:开闭机构部,其对将电路开闭的开闭触点进行驱动;以及热动跳闸装置,其通过在所述电路的过电流流动时发生弯曲的双金属件对脱扣条进行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仓智史前田智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