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生产方法和极片轧制测试校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597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芯极片生产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极片生产方法和极片轧制测试校正装置,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上辊组件,所述上辊组件的第一端部高度可调,上辊组件的第二端部高度可调;提供施力组件,所述施力组件用于按压所述上辊组件,使所述上辊组件辊压极片,且沿所述上辊组件长度方向,所述施力组件的位置可调;预设厚度施力值、偏转方向及偏转角度的映射关系;在上机架上安装有两块施力板,并且在施力板上滑动安装滑座,滑座上固定法兰头,利用法兰头安装的两个液压缸可以调节作用在上机架上方的位置,提高或降低上辊组件两端不同位置作用在极片材料上轧制的力度,根据极片的宽度调节按压的受力点,提高轧制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电芯极片生产的,尤其是一种极片生产方法和极片轧制测试校正装置


技术介绍

1、电芯是构成动力电池的基本单元之一,电芯的核心在于极片,极片包括集流体和集流体上的涂层,涂层为正极活性物质或负极活性物质,直接参与电池的电化学反应,以完成电能的存储与释放。现有技术中,会先利用涂布机在集流体的表面涂覆活性物质涂层,然后再利用辊压装置对活性物质涂层进行辊压,以提高极片的压实密度。

2、目前,由于轧制过程中电极材料存在不均匀的情况,这会导致如下问题:

3、一、由于极片材料不均匀,其作用在滚筒上的作用力不同,由于无法时刻检测其是否发生跑偏情况并进行及时调整,导致较薄一端极片材料无法受到轧制,或者较厚一端极片材料轧制力度不足,影响极片轧制效果的情况;

4、二、传统的滚筒轴是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撑座上,由于无法时刻检测其是否发生跑偏情况并进行及时调整,可能会导致滚筒在运转中失去平衡,轻则发生跑偏,重则发生滚筒断轴的情况,影响极片生产的效率;

5、三、下机架长时间受压后,会产生磨损或者变形,导致下滚筒轴线跑偏,通常的解决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一种极片轧制测试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生产方法,包括:下机架以及升降设置的上机架,所述下机架的一侧安装有导装板,下机架和上机架上分别安装有下辊组件和上辊组件,所述导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下辊组件和上辊组件反向同步转动的驱动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片轧制测试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架上安装有跑偏检测组件,所述跑偏检测组件包括由施力杆推动升降设置的抵板,所述抵板上安装有若干作用在所述上辊组件上表面的抵轮,且抵板位于所述抵轮的下方对应处设置有压电传感器,用于检测上辊组件的跑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一种极片轧制测试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生产方法,包括:下机架以及升降设置的上机架,所述下机架的一侧安装有导装板,下机架和上机架上分别安装有下辊组件和上辊组件,所述导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下辊组件和上辊组件反向同步转动的驱动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片轧制测试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架上安装有跑偏检测组件,所述跑偏检测组件包括由施力杆推动升降设置的抵板,所述抵板上安装有若干作用在所述上辊组件上表面的抵轮,且抵板位于所述抵轮的下方对应处设置有压电传感器,用于检测上辊组件的跑偏情况。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片轧制测试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辊组件由外部套接有第一滚筒的第一转轴构成,所述上辊组件由外部套接有第二滚筒的第二转轴构成,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位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端部外侧还分别套接有第一轧颈和第二轧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极片轧制测试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架与上机架上分别固定有两块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轧颈和第二轧颈的外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极片轧制测试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宝红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