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工程、智能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混合交通流的道路车道管理方法与系统。
技术介绍
1、作为信息、汽车、交通等行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物,智能网联车(connected andautomated vehicle,cav)在近年应运而生。借助于网联通信和自动驾驶技术,多个cav能够实现组队行驶,缩短车辆间跟驰间距,进而提升交通效率和减少能耗和排放。但完全cav时代的到来仍需较长时间,cav和人工驾驶车(human-driven vehicle,hdv)混行将长期存在。然而,由于cav的随机混入且渗透率有限,不可避免出现cav和hdv之间的相互跟车情形,如cav跟车hdv,cav之间连续组队效率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cav和hdv混行下已经成为cav运行管理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2、已有研究提出了cav专用车道策略来减少hdv和cav交织冲突,充分提升cav组队效率。但已有研究没有考虑hdv在跟车cav过程中异质性跟车行为的影响,导致构建的cav和hdv混行车道通行能力应用受限。目前大多研究考虑关注于ca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混合交通流的道路车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混合交通流的道路车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行车道通行能力模型中,在估算平均车头时距时,考虑HDV跟车CAV的不同跟车行为、CAV和HDV之间不同跟车模式及车头时距,包括: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包括CAV和HDV两种平均车头时距,HDV的平均车头时距由HDV的概率和HDV条件下HDV不同跟车模式下期望车头时距的来刻画,CAV的平均车头时距由CAV的概率和CAV条件下CAV不同跟车模式下期望车头时距的乘积来刻画;其中,HDV不同跟车模式下期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混合交通流的道路车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混合交通流的道路车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行车道通行能力模型中,在估算平均车头时距时,考虑hdv跟车cav的不同跟车行为、cav和hdv之间不同跟车模式及车头时距,包括: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包括cav和hdv两种平均车头时距,hdv的平均车头时距由hdv的概率和hdv条件下hdv不同跟车模式下期望车头时距的来刻画,cav的平均车头时距由cav的概率和cav条件下cav不同跟车模式下期望车头时距的乘积来刻画;其中,hdv不同跟车模式下期望车头时距由hdv跟车cav下hdv信任、中立、怀疑三种行为意向概率与对应的跟车间距来刻画,以及hdv跟车hdv的概率与对应的跟车间距的刻画;cav不同跟车模式下期望车头时距由cav跟车cav的概率与对应的跟车间距的来刻画,以及cav跟车hdv的概率与对应的跟车间距的来刻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混合交通流的道路车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行车道通行能力模型中,平均车头时距通过下式估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混合交通流的道路车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行车道通行能力模型中,当信任意愿、怀疑意愿以及cav和hdv相关车头时距满足以下三个充分条件之一时,通行能力将随cav渗透率的增加而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混合交通流的道路车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面向智能网联混合交通流的单向路段交通流量模型中,单向路段交通流量包括cav专用车道上交通流量以及混行车道上混合交通流的交通流量其中,p和d分别表示道路上cav的市场渗透率和交通需求,x表示cav专用车道的数量,表示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媛,郑元,余文昊,曲栩,李深,冉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