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旧沥青渗透模型及新旧沥青融合程度评估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旧沥青渗透模型及新旧沥青融合程度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58609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旧沥青渗透模型,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用于放置新沥青的新沥青存放管、多层分隔筒和用于放置旧沥青的旧沥青存放池;还包括设置在旧沥青存放池下方的第一加热装置和设置在新沥青存放管上方的第二加热装置和旋转搅拌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新旧沥青融合程度评估方法,包括:从实地老化后的沥青混合料中抽取得到旧沥青;利用纳米TiO<subgt;2</subgt;制备示踪沥青;将旧沥青和示踪沥青添加至新旧沥青渗透模型中,进行渗透模拟试验,得到新旧沥青混溶材料;待新旧沥青渗透模型中的新旧沥青混溶材料冷却固化后,将其从新旧沥青渗透模型中取出,得到环形试件;使用扫描电镜与能谱仪得到不同位置的元素分布状态,分析新沥青渗透范围,评估新旧沥青的融合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具体为一种新旧沥青渗透模型及新旧沥青融合程度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1、沥青混凝土道路使用寿命一般为10~15年,随着道路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沥青混凝土道路达到使用年限,翻修养护总量不断增加。在翻修过程中,大量的旧沥青混合料产生,对其堆积存放既浪费土地资源,又会污染地质,对其再生使用于新道路的建设是一举两得的重要举措。新旧沥青融合程度的评估能够分析不同新旧沥青组合的相适程度,有利于再生工程中新旧沥青的优选。

2、已有的新旧沥青融合程度分析手段,能够分析出新旧沥青是否处于未融合、部分融合、完全融合的状态,但对于新旧沥青融合程度缺少直观、快速、精准的评估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已有的新旧沥青融合程度分析手段无法直观、快速、精准地评估新旧沥青融合程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旧沥青渗透模型及新旧沥青融合程度评估方法。

2、技术方案:一种新旧沥青渗透模型,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用于放置新沥青的新沥青存放管、多层分隔筒和用于放置旧沥青的旧沥青存放池;

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旧沥青存放池下方的第一加热装置和设置在所述新沥青存放管上方的第二加热装置和旋转搅拌器;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用于对新沥青进行加热,所述旋转搅拌器用于对新沥青进行搅拌;

4、所述旧沥青为从实地老化后的沥青混合料中抽取得到的;所述新沥青为示踪沥青。

5、进一步的,在所述新沥青存放管和多层分隔筒的表面均均匀分布有通过孔。

6、进一步的,所述通过孔的直径为3~4mm,且相邻通过孔之间的间隔为4~5mm。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为平板式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为插入式加热器。

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旧沥青融合程度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步骤1:从实地老化后的沥青混合料中抽取得到旧沥青;

10、步骤2:利用纳米tio2制备示踪沥青;

11、步骤3:将旧沥青和示踪沥青添加至新旧沥青渗透模型中,进行渗透模拟试验,得到新旧沥青混溶材料;

12、步骤4:待新旧沥青渗透模型中的新旧沥青混溶材料冷却固化后,将其从新旧沥青渗透模型中取出,得到环形试件;

13、步骤5:以分隔筒位置为标定,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新旧沥青材料中旧沥青与示踪沥青的接触位置;以及通过能谱仪检测环形试件中ti元素的分布,基于环形试件中ti元素的分布,定位示踪沥青的扩散范围,通过估算示踪沥青的扩散范围评估旧沥青与示踪沥青的融合程度。

14、进一步的,所述的从实地老化后的沥青混合料中抽取得到旧沥青,具体包括:

15、使用浓度99%的三氯乙烯浸泡旧沥青混合料,充分溶解旧沥青;

16、对充分溶解的旧沥青进行离心分离得到集料与沥青-三氯乙烯混溶液;

17、离心分离沥青-三氯乙烯混溶液中的残留矿粉;

18、对沥青-三氯乙烯混溶液蒸馏,分离沥青与三氯乙烯溶液,得到旧沥青。

19、进一步的,所述的利用纳米tio2制备示踪沥青,具体包括:

20、在150℃下,将纳米tio2加入到新沥青中,新沥青与纳米tio2的质量比为5:1;

21、在纳米tio2加入到新沥青的过程中,剪切仪以2500rmp的速率同步进行剪切,剪切时长为20min;

22、当纳米tio2完成添加后,剪切仪以5000rmp的速率进行剪切,剪切时长为90min,得到成品沥青;

23、将成品沥青放入145℃烘箱中发育养生1-2h,得到示踪沥青。

24、进一步的,所述的将旧沥青和示踪沥青添加至新旧沥青渗透模型中,进行渗透模拟试验,得到新旧沥青混溶材料,具体操作包括:

25、将旧沥青加热至130℃以下,使其处于流动状态,再倒入旧沥青存放池中,利用第一加热装置对旧沥青存放池中的旧沥青进行持续加热;

26、将新沥青存放管和多层分隔筒放入旧沥青存放池中,确保旧沥青无法进入新沥青存放管中;当新沥青存放管和多层分隔筒放置到位后,撤去第一加热装置,等待冷却;

27、在等待冷却的同时,将示踪沥青加热至175℃,再倒入新沥青存放管中,第一加热装置开启并保持在120℃,在新沥青存放管中插入第二加热装置,温度控制在165℃~175℃之间,使用旋转搅拌器对新沥青存放管中的示踪沥青进行匀速搅拌,得到新旧沥青混溶材料。

2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具体操作包括:

29、首先撤去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并停止搅拌,使得到新旧沥青混溶材料降温至室温;

30、而后,将整个新旧沥青渗透模型转移到0℃的制冷箱中,进行再次降温;

31、待新旧沥青渗透模型中的得到新旧沥青混溶材料冷却固化后,将其从新旧沥青渗透模型中取出,得到环形试件。

32、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33、(1)相较于已有的新旧沥青融合程度研究手段,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新旧沥青渗透模型能够模拟实际生产中的温度差异左右,动力差异作用,与实际状况具备更好的关联性;

34、(2)相较于已有的直接在混合料中进行新旧沥青融合程度的分析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新旧沥青渗透模型及其融合程度评估方法,能够实现新旧沥青固定条件下的融合程度定量分析,具备更好的可重复性,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平行分析;

35、(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渗透模型能够获取更适合扫描电镜与能谱仪分析的分析试件,更好地避免细矿料等杂质的干扰,提升了ti元素的示踪效果,能够进行更加精确的新旧沥青融合程度评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旧沥青渗透模型,其特征在于: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用于放置新沥青的新沥青存放管、多层分隔筒和用于放置旧沥青的旧沥青存放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沥青渗透模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新沥青存放管和多层分隔筒的表面均均匀分布有通过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旧沥青渗透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孔的直径为3~4mm,且相邻通过孔之间的间隔为4~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沥青渗透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为平板式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为插入式加热器。

5.基于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旧沥青渗透模型的新旧沥青融合程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旧沥青融合程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实地老化后的沥青混合料中抽取得到旧沥青,具体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旧沥青融合程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利用纳米TiO2制备示踪沥青,具体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旧沥青融合程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旧沥青和示踪沥青添加至新旧沥青渗透模型中,进行渗透模拟试验,得到新旧沥青混溶材料,具体操作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旧沥青融合程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操作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旧沥青渗透模型,其特征在于: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用于放置新沥青的新沥青存放管、多层分隔筒和用于放置旧沥青的旧沥青存放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沥青渗透模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新沥青存放管和多层分隔筒的表面均均匀分布有通过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旧沥青渗透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孔的直径为3~4mm,且相邻通过孔之间的间隔为4~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沥青渗透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为平板式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为插入式加热器。

5.基于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旧沥青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先华卓上智陈春张峰沈龙张磊徐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