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预制桩内孔桩端劈裂注浆形成人工持力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800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桩内孔桩端劈裂注浆形成人工持力层的方法,先确定需要进行劈裂注浆的目标土层,并选择不同的注浆管布置形式;正常施工桩基,使桩端到达目标土层;通过注浆管首先注入高压空气,劈裂桩端土体;进而通过注浆管注入掺入纤维的固碳浆体;固碳浆体由CO<subgt;2</subgt;气体发泡并与轻烧MgO、工业固废(镁渣、钢渣)、工程渣土等混合制备而成;固碳浆体注入后,再次通过注浆管注入CO<subgt;2</subgt;气体对浆体进行二次碳化,最终在桩端形成浆脉加固体;施工下一桩基,在各桩桩端形成注浆体,注浆体最终结合形成具有更高承载能力的人工持力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显著减少施工桩长,节约成本,提升桩基承载性能,并具有消纳工业固废、工程渣土及协同CO<subgt;2</subgt;固定的积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桩基工程,涉及一种预制桩内孔桩端劈裂注浆形成人工持力层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工程建设中很多地区地层多为深厚软土,浅部土层承载特性往往不能满足建筑物的荷载要求,需要深部较好的持力层,桩基础可向深部土层传递荷载,大幅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2、现有的桩基施工技术方法是将桩基打入地层深处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土层(桩端持力层,如砂土层),但在沿江滨海临湖地区广泛分布深厚软土,承载特性好的砂质地层往往埋深较大,这就导致设计桩长变长,严重增加桩基建造成本并延长工期;再者,桩长过长,极易出现下部桩体成桩质量难以保证,不利于工程建设。目前大量桥梁、建筑等的在役桩基,大多为群桩基础形式出现,当桩基竖向承载力不足时,或者由于建筑增层改造而使桩基面临更大的建筑荷载时,都需要提升在役桩基的承载性能;再者,在地下工程开挖(基坑、隧道)时,容易弱化邻近在役群桩基础的承载力,也需要提升在役桩基的承载性能。现有的施工技术方法中,群桩持力层多为没有经过处理的天然土层,对天然土层的自身承载能力要求高,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专利技术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桩内孔桩端劈裂注浆形成人工持力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内孔桩端劈裂注浆形成人工持力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土层为位于坚实土层之上的软弱土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内孔桩端劈裂注浆形成人工持力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的长度不小于所述预制桩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内孔桩端劈裂注浆形成人工持力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在预制桩上的布置形式选自沿桩孔中心布置、沿桩孔内侧壁布置、或沿桩身环向竖直布置三种形式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桩内孔桩端劈裂注浆形成人工持力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内孔桩端劈裂注浆形成人工持力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土层为位于坚实土层之上的软弱土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内孔桩端劈裂注浆形成人工持力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的长度不小于所述预制桩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内孔桩端劈裂注浆形成人工持力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在预制桩上的布置形式选自沿桩孔中心布置、沿桩孔内侧壁布置、或沿桩身环向竖直布置三种形式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内孔桩端劈裂注浆形成人工持力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的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江朱明群刘松玉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