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ω-转氨酶突变体、编码基因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531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组ω‑转氨酶突变体、编码基因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来源于Actinobacteria sp.的ω‑转氨酶的基础上,经过饱和突变、组合突变获得了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提高的突变体,可实现70g/L底物浓度下催化转化率97.2%,ee值达到99.9%,时空转化率高达68g/L/d。本发明专利技术构建的ω‑转氨酶突变体的半衰期提升明显,50℃条件下,t<subgt;1/2</subgt;由32.7min可延长到180.5min,有助于提高一步法催化丁酮醇制备R‑3‑氨基丁醇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组ω-转氨酶突变体、编码基因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


技术介绍

1、r-3-氨基丁醇是抗艾滋病药物度鲁特韦的关键手性中间体,其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度鲁特韦药物的产品质量。目前,传统路线以巴豆酸、铵盐为原料,经过天冬氨酸酶胺化,酶法得到手性的r-3-氨基丁酸,再经过硼氢化钠和等当量的催化剂(氯化钙或者氯化锌)还原制得r-3-氨基丁醇。该工艺总成本受巴豆酸影响大,还原步骤硼氢化钠成本占比高,且产生大量的氯化钠和硼酸钠固废。

2、目前,酶催化生产r-3-氨基丁醇的方法主要是以ω-转氨酶(plp依赖型)为催化剂,以丁酮醇为底物,以异丙胺为供体,以plp为辅酶,在一定的温度、ph以及真空度的条件下进行催化反应,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异丙胺需要过量以推动反应正向进行,维持一定的真空度是为了抽出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丙酮以拉动反应向正向进行。最终,丁酮醇在ω-转氨酶的催化下得到r-3-氨基丁醇。

3、通过ω-转氨酶一步催化丁酮醇制备r-3-氨基丁醇的工艺尽管路线更短,原子经济性更高,但现有技术中转氨酶催化活性低,对映选择性低,底物浓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ω-转氨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以来源于Actinobacteria sp.的ω-转氨酶AsTA为亲本,对第78位酪氨酸、第147位甘氨酸、第148位谷氨酸、第210位丝氨酸、第219位精氨酸、第292位缬氨酸、第295位丙氨酸、第193位苏氨酸、第236位苯丙氨酸、第253位丙氨酸中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进行突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ω-转氨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本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1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ω-转氨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体是在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基础上,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突变:

4...

【技术特征摘要】

1.ω-转氨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以来源于actinobacteria sp.的ω-转氨酶asta为亲本,对第78位酪氨酸、第147位甘氨酸、第148位谷氨酸、第210位丝氨酸、第219位精氨酸、第292位缬氨酸、第295位丙氨酸、第193位苏氨酸、第236位苯丙氨酸、第253位丙氨酸中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进行突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ω-转氨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本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1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ω-转氨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体是在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基础上,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突变:

4.编码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ω-转氨酶突变体的基因。

5.携带权利要求4所述基因的重组质粒。

6.表达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突变体的重组微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磊雨王福祥彭晨任光明陈晓庆樊宗明柏俊坚靳佩佩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