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缆成型后的配套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电缆成型后的配套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5313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成型后的配套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和冷却装置;冷却箱的左部和右部分别成型有上下开口的矩形槽状的冷却槽;冷却箱的左侧壁、中侧壁和右侧壁分别成型有左右开口的电缆穿孔;电缆穿孔内设置有密封环;冷却装置包括一对分别升降设置在一对冷却槽内的下封闭板;下封闭板与冷却槽的侧壁滑行密封设置;一对下封闭板上下错开设置;冷却箱的底部设置有循环换热装置;循环换热装置交替冷却一对冷却槽内的冷却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一个冷却槽用于冷却电缆、另一个冷却槽用于冷却液冷却,这样使得换热效率更好,从而提高电缆的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生产的,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成型后的配套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1、通过挤塑机对电缆线的导体芯进行挤包绝缘塑料护套,从而完成电缆线的生产成型。但是刚生产出来的电缆线需要对其进行散热处理来保障绝缘塑料护套与导体芯的充分接触,现阶段一般将电缆线浸没在冷却池中进行冷却散热,但是冷却池中的冷却水是静止的,冷却水与电缆线接触散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电缆冷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缆成型后的配套冷却装置。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缆成型后的配套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和冷却装置;冷却箱的左部和右部分别成型有上下开口的矩形槽状的冷却槽;冷却箱的左端、中部和右端分别成型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支撑脚;冷却箱的左侧壁、中侧壁和右侧壁分别成型有左右开口的电缆穿孔;电缆穿孔内设置有密封环;冷却装置包括一对分别升降设置在一对冷却槽内的下封闭板;下封闭板与冷却槽的侧壁滑行密封设置;工作时,一对下封闭板上下错开设置;冷却箱的底部设置有循环换热装置;循环换热装置交替冷却一对冷却槽内的冷却液。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冷却箱的中侧壁下部分别成型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中部连接有中心换热管;中心换热管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左端出口和右端出口分别设置在左侧的冷却槽的左侧壁下部和右侧的冷却槽的右侧壁下部;循环换热装置包括设置在中心换热管上的水泵和换热器;水泵位于换热器的上侧;水泵和换热器固定在中部的一对支撑脚之间;进水管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出水管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电磁阀;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左右开口高于最下端的下封闭板、低于最上端的下封闭板。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三对支撑脚之间成型有一对水平支撑板;水平支撑板的上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左右分布的升降气缸;下封闭板固定在相应侧的一对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端。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下封闭板的侧壁上安装有滑行封闭圈。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冷却槽的前后侧壁分别成型有前后开口的矩形槽状的前后穿槽;前后穿槽内前后移动设置有上封盖;上封盖使用气缸驱动;上封盖与前后穿槽的侧壁滑行密封设置;上封盖低于电缆穿孔高于下封闭板。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电缆自左向右穿过三个密封环;冷却箱的右端面上端旋转设置有一对上下分布的拉扯牵引轮;电缆的右端穿过一对拉扯牵引轮。

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一个冷却槽用于冷却电缆、另一个冷却槽用于冷却液冷却,这样使得换热效率更好,从而提高电缆的冷却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成型后的配套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箱(10)和冷却装置(20);冷却箱(10)的左部和右部分别成型有上下开口的矩形槽状的冷却槽(100);冷却箱(10)的左端、中部和右端分别成型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支撑脚(11);冷却箱(10)的左侧壁、中侧壁和右侧壁分别成型有左右开口的电缆穿孔(101);电缆穿孔(101)内设置有密封环(14);冷却装置(20)包括一对分别升降设置在一对冷却槽(100)内的下封闭板(22);下封闭板(22)与冷却槽(101)的侧壁滑行密封设置;工作时,一对下封闭板(22)上下错开设置;冷却箱(10)的底部设置有循环换热装置;循环换热装置交替冷却一对冷却槽(100)内的冷却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成型后的配套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箱(10)的中侧壁下部分别成型有进水管(24);进水管(24)的中部连接有中心换热管(25);中心换热管(25)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28);出水管(28)的左端出口和右端出口分别设置在左侧的冷却槽(100)的左侧壁下部和右侧的冷却槽(100)的右侧壁下部;循环换热装置包括设置在中心换热管(25)上的水泵(26)和换热器(27);水泵(26)位于换热器(27)的上侧;水泵(26)和换热器(27)固定在中部的一对支撑脚(11)之间;进水管(24)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41);出水管(28)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81);进水管(24)和出水管(28)的左右开口高于最下端的下封闭板(22)、低于最上端的下封闭板(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成型后的配套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三对支撑脚(11)之间成型有一对水平支撑板(13);水平支撑板(13)的上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左右分布的升降气缸(21);下封闭板(22)固定在相应侧的一对升降气缸(21)的活塞杆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成型后的配套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封闭板(22)的侧壁上安装有滑行封闭圈(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成型后的配套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槽(100)的前后侧壁分别成型有前后开口的矩形槽状的前后穿槽(102);前后穿槽(102)内前后移动设置有上封盖(29);上封盖(29)使用气缸驱动;上封盖(29)与前后穿槽(102)的侧壁滑行密封设置;上封盖(29)低于电缆穿孔(101)高于下封闭板(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成型后的配套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缆自左向右穿过三个密封环(14);冷却箱(10)的右端面上端旋转设置有一对上下分布的拉扯牵引轮(15);电缆的右端穿过一对拉扯牵引轮(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成型后的配套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箱(10)和冷却装置(20);冷却箱(10)的左部和右部分别成型有上下开口的矩形槽状的冷却槽(100);冷却箱(10)的左端、中部和右端分别成型有一对前后对称设置的支撑脚(11);冷却箱(10)的左侧壁、中侧壁和右侧壁分别成型有左右开口的电缆穿孔(101);电缆穿孔(101)内设置有密封环(14);冷却装置(20)包括一对分别升降设置在一对冷却槽(100)内的下封闭板(22);下封闭板(22)与冷却槽(101)的侧壁滑行密封设置;工作时,一对下封闭板(22)上下错开设置;冷却箱(10)的底部设置有循环换热装置;循环换热装置交替冷却一对冷却槽(100)内的冷却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成型后的配套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箱(10)的中侧壁下部分别成型有进水管(24);进水管(24)的中部连接有中心换热管(25);中心换热管(25)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28);出水管(28)的左端出口和右端出口分别设置在左侧的冷却槽(100)的左侧壁下部和右侧的冷却槽(100)的右侧壁下部;循环换热装置包括设置在中心换热管(25)上的水泵(26)和换热器(27);水泵(26)位于换热器(27)的上侧;水泵(26)和换热器(27)固定在中部的一对支撑脚(11)之间;进水管(24)的左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万融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