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地应力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的综合遥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509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综合遥感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地应力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的综合遥感方法,通过对DEM和光学遥感影像数据的综合遥感分析,获取研究区水系沟谷、山脊线、斜坡单元、岩性分区及相关属性数据,从而对水平地应力进行反演,对斜坡单元单位重力进行计算,结合地质灾害历史数据的空间聚类定权方法,将重力和水平重应力进行加权求和,并对加权求和综合地应力数据进行分级,并利用其实现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方法,与定性描述和历史数据统计分区法相比,具有将地质灾害与地应力相联系,从地质灾害的力学成因进行易发性分区的优势,对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综合遥感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地应力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的综合遥感方法


技术介绍

1、地质灾害与人类的发展一直相伴而行,是人类发展这一矛盾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其影响范围早已涵盖了农业、工业等诸多领域。不仅山区会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周期性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平原区也会有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也会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2、目前对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主要采用定性描述分区和统计分区。定性描述性分区是通过野外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危害对象等致灾和承灾对象的分布规律进行调查,然后采用定性描述对致灾条件和承灾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定级分区。统计分区是对历史地质灾害资料进行统计整理,通过空间域统计发现地质灾害空间聚集特征,通过时间频谱分析确定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这两种分区法分别关注的是地质灾害的外部表现形式和发生历史。一是野外调查获取相关数据难度大,特别是山区,现场调查工作难以全面展开。二是地质灾害历史数据主要代表过去,当地质灾害发生以后,它所代表的地质灾害形成相关条件其实已经发生了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地应力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的综合遥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应力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的综合遥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根据研究区的DEM数据利用计算机自动提取沟谷数据;根据研究区的30m精度DEM数据或者无人机航拍空间分辨率为0.43米的高程数据,利用计算机自动提取相应精度的水系沟谷线。具体包括DEM数据网格化,然后将各网点数据利用水文分析算法获取水系沟谷线状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应力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的综合遥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利用沟谷夹角反演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地应力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的综合遥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应力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的综合遥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根据研究区的dem数据利用计算机自动提取沟谷数据;根据研究区的30m精度dem数据或者无人机航拍空间分辨率为0.43米的高程数据,利用计算机自动提取相应精度的水系沟谷线。具体包括dem数据网格化,然后将各网点数据利用水文分析算法获取水系沟谷线状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应力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的综合遥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利用沟谷夹角反演水平地应力,通过假设地表沟谷与地应力作用有关,于是利用材料破坏的应力准则反演形成现状沟谷分布的应力分布,并初步计算沟谷交点处的水平应力相对大小,作为沟谷交点属性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地应力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的综合遥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对水平地应力进行标准化具体包括:利用提取的交点数据中水平地应力数据,采用最大值标准化将地应力数据化至0至1区间内,并作为交点水平地应力分级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蕾晏祥省黄成杨迎冬杨中宝赵鹏崔同云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云南省环境地质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