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地质灾害监测的后台管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034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地质灾害监测的后台管理系统及方法,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包括:监测模块,与后台管理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获取从监测区域采集到的地质监测数据;后台管理端,与用户终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地质监测数据进行集中解算、统计并生成预警信息,并将预警信息按预定的格式生成预警短信发送至对应用户;用户终端,用于接收预警信息,进而采取对应行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后台监控数据采集处理的准确性,避免产生灾害预判误差,实现了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统一化、数字化管理与分析,并且及时对地质灾害进行预警并发送预警短信,对应用户接收到报警信息后进行有效撤离行动,减少人身财产损失。减少人身财产损失。减少人身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地质灾害监测的后台管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数据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地质灾害监测的后台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质灾害主要由自然或认为地质作用引起,对地质环境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它主要包括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了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
[0003]目前地质灾害的监测无法实现与大数据的结合,无法实现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统一化、数字化管理与分析,不能及时对地质灾害进行预警。
[0004]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地质灾害监测的后台管理系统及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困难,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地质灾害监测的后台管理系统及方法,提高了后台监控数据采集处理的准确性,避免产生灾害预判误差,实现了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统一化、数字化管理与分析。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大数据地质灾害监测的后台管理系统,包括:
[0008]监测模块,与后台管理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获取从监测区域采集到的地质监测数据;
[0009]后台管理端,与用户终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地质监测数据进行集中解算、统计并生成预警信息,并将预警信息按预定的格式生成预警短信发送至对应用户;
[0010]用户终端,用于接收预警信息,进而采取对应行动。
[0011]可选的,地质监测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实时动态数据;其中,
[0012]空间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基础影像、地形图、影像注记、DEM数据、大比例尺地形图、遥感、数字线画图以及三维模型数据;
[0013]实时动态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气象水文数据、卫星数据、隐患点数据以及导航定位数据。
[0014]可选的,通过地面网络或卫星链路接收并更新实时动态数据。
[0015]可选的,后台管理端为数据可视化应用平台,包括依次连接的基础设施层、数据资
源层、服务层和应用插件层;
[0016]基础设施层,用于提供系统运行的软硬件支撑环境,包括存储系统、计算设备、网络环境、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
[0017]数据资源层,用于整合测绘数据、高分影像数据、气象水文数据以及导航定位数据;
[0018]服务层,用于负责提供可动态扩展的显示服务、数据服务、基础服务以及分析服务;
[0019]应用插件层,能够集成各类基础性应用功能,并提供通用基础应用插件以及定制应用插件。
[0020]可选的,数据资源层包括图层管理模块、导航定位管理模块、路径漫游模块、气象预报模块;
[0021]获取测绘数据的路径漫游模块,沿着指定路径查看三维地理地形,并提供路径漫游功能;
[0022]获取高分影像数据的图层管理模块,按照图层二三维加载影像数据、地名、地形图、DEM数据、影像注记;
[0023]获取气象水文数据的气象预报模块,引接气象数据产品,并进行解析、加载、查询、展示;
[0024]获取导航定位数据的导航定位管理模块,接入北斗接收机数据,提供北斗位置、短报文显示、关联、查询管理功能,并提供对北斗接收机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获取导航定位数据。
[0025]可选的,应用插件层中通用基础应用插件包括交互查看模块、标注标绘模块、综合搜索模块以及量测分析模块;
[0026]交互查看模块,支持二三维切换、鸟瞰图、开窗显示、方里网以及经纬网浏览方式,并提供放大、缩小、平移、俯仰、侧摆以及复位交互查看方式;
[0027]标注标绘模块,提供二三维点、线、面、体标绘功能,具备标号编辑、查询以及保存功能;
[0028]综合搜索模块,支持对地名、图符号、位置以及目标对象数据进行搜索和定位;
[0029]量测分析模块,提供距离、角度、面积、坡度以及坡向量测工具,提供指定位置点及周边区域的剖面、通视可视域、填挖方、淹没分析功能。
[0030]一种基于大数据地质灾害监测的后台管理方法,应用上述任一项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地质灾害监测的后台管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0031]S1、监测模块与互联网通讯,及时获取多种多时段地质监测数据,并将地质监测数据发送至后台管理端;
[0032]S2、后台管理端对地质监测数据进行集中解算、统计并生成预警信息;
[0033]S3、当存在地质灾害预警时,短信报警装置向用户终端发送短信报警,邮件报警装置向用户终端发送邮件报警;
[0034]S4、对应用户接收到报警信息后进行对应撤离行动。
[0035]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地质灾害监测的后台管理系统及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后台服务运行管理框架为地质灾害
监测数据承载和应用提供计算支撑、数据支撑、服务支撑、智能处理、共性服务、安全保密等功能,提高了后台监控数据采集处理的准确性,避免产生灾害预判误差,实现了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统一化、数字化管理与分析,并且及时对地质灾害进行预警并发送预警短信,对应用户接收到报警信息后进行对应撤离行动,减少人身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地质灾害监测的后台管理系统结构框图;
[0038]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后台管理端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0]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地质灾害监测的后台管理系统,包括:
[0041]监测模块,与后台管理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获取从监测区域采集到的地质监测数据;
[0042]后台管理端,与用户终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地质监测数据进行集中解算、统计并生成预警信息,并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地质灾害监测的后台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模块,与后台管理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获取从监测区域采集到的地质监测数据;后台管理端,与用户终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地质监测数据进行集中解算、统计并生成预警信息,并将预警信息按预定的格式生成预警短信发送至对应用户;用户终端,用于接收预警信息,进而采取对应行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地质灾害监测的后台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地质监测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实时动态数据;其中,空间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基础影像、地形图、影像注记、DEM数据、大比例尺地形图、遥感、数字线画图以及三维模型数据;实时动态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气象水文数据、卫星数据、隐患点数据以及导航定位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地质灾害监测的后台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地面网络或卫星链路接收并更新实时动态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地质灾害监测的后台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后台管理端为数据可视化应用平台,包括依次连接的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服务层和应用插件层;基础设施层,用于提供系统运行的软硬件支撑环境,包括存储系统、计算设备、网络环境、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数据资源层,用于整合测绘数据、高分影像数据、气象水文数据以及导航定位数据;服务层,用于负责提供可动态扩展的显示服务、数据服务、基础服务以及分析服务;应用插件层,能够集成各类基础性应用功能,并提供通用基础应用插件以及定制应用插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地质灾害监测的后台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资源层包括图层管理模块、导航定位管理模块、路径漫游模块、气象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鋆康晓波刘舫代旭升周翠琼汤沛魏蕾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云南省环境地质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