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4978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监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包括监控器本体,所述监控器本体还包括有过热保护装置,所述过热保护装置包括吸热结构和冷却结构,所述吸热结构包括吸风机、集热箱、导流板,所述吸风机设置在监控器本体后侧,所述集热箱固定连接在吸风机后侧,所述导流板固定连接在集热箱内侧,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增压箱、气腔、弹簧、活塞、涡流管,所述增压箱固定连接在集热箱后侧,所述气腔开设在增压腔内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气腔内侧,所述活塞固定连接在弹簧后侧,所述涡流管固定连接在增压腔两侧,冷气会快速压缩热气的空间从而填满防护箱,既驱散了热气也可以对直流电源进行冷却,加快了散热效率,提升了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监控,具体为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


技术介绍

1、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通常设计用于监视、控制和保护直流电源系统,而现有的装置通常在收集到危险数据时采用警报的方式通知操作人员前来处理,费时费力,或是只有在装置发生损害后采取措施的补救装置,虽然不会对人员造成危害但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

2、专利号为cn202110431671.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该专利的第一监控装置与第二监控装置均由plc控制器进行统一控制,当,第一监控装置监测到直流电源异常时,由plc控制器控制监控位置调节组件带动第二监控装置移动至异常位置,进行再次确认,从而实现精准监控,且当确认异常存在时,由plc控制器控制灭火组件进行灭火操作,从而能够实现远程监控控制,减少了响应时间,主喷座周围布设副喷座,二者能够进行联动,各自调节其覆盖范围,并且能够利用二氧化碳形成空气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粉状灭火料的逃逸,并且,利用粉状灭火料和二氧化碳相配合能够实现多手段的灭火,解决了单一灭火装置在极端情况下的失效性,该专利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仍存在在装置发生损害后才采取补救措施,虽然不会对人员造成危害但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的问题,因此,设计能够监测热量异常,从而进行散热,能够起到过热保护作用,防止了装置着火或炸裂的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包括监控器本体,所述监控器本体还包括有过热保护装置,所述过热保护装置包括吸热结构和冷却结构,所述吸热结构包括吸风机、集热箱、导流板,所述吸风机设置在监控器本体后侧,所述集热箱固定连接在吸风机后侧,所述导流板固定连接在集热箱内侧,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增压箱、气腔、弹簧、活塞、涡流管,所述增压箱固定连接在集热箱后侧,所述气腔开设在增压腔内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气腔内侧,所述活塞固定连接在弹簧后侧,所述涡流管固定连接在增压腔两侧,所述活塞与气腔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气腔与集热箱外壁之间形成有进气口,所述监控器本体前端设置有plc控制面板,当监控器本体监测到直流电源温度异常时会向吸风机发送信号,吸风机接收到信号后启动,此时直流电源的热量发散到防护箱中,吸风机吸取热量,再将这些热量传入集热箱中,集热箱存储热量,避免了直流电源产生过多热量后无法排出,导致结构损坏,也避免了装置无法使用甚至着火等进一步损害的发生,当热量通过风的流动被带入集热箱后,会接触导流板的斜面上升,加快了热气上升的速度,快速上升的热气进入气腔并顶开活塞,热气从活塞与气腔之间的缝隙进入增压腔中,因为进口的狭小,并且活塞因弹簧弹力作用不断的挤压进入的热气,所以热气压力瞬间增强,并且增压腔相对于集热箱来说比较狭小,热气只能聚集在一起,压力再一次增强,然后被挤压进入涡流管中,涡流管将增压后的热气进行冷热分离,冷气从冷气输送端进入防护箱内,因为冷气比热气的密度大,并且是经过进一步增压的冷气,所以冷气会快速压缩热气的空间从而填满防护箱,即驱散了热气也可以对直流电源进行冷却,加快了散热效率,提升了防护效果。

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涡流管的侧面设置有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风干结构和除湿结构,所述风干结构包括电机、支撑座、风扇,所述支撑座设置在监控器本体左侧,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撑座上方,所述风扇转动连接在电机右侧,所述除湿结构包括u形干燥盒、进风口、抽板、隔板、出液渠,所述u形干燥盒固定连接在涡流管侧面,所述进风口开设在u形干燥盒底面,所述抽板滑动连接在u形干燥盒内侧,所述隔板设置在u形干燥盒下方,所述出液渠固定连接在隔板下方,所述u形干燥盒固定连接风扇右侧,所述抽板底面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隔板内侧开设有槽口,电机启动带动风扇转动,风扇转动将风吹入防护箱中,使防护箱中的湿气得以快速风干,防止了湿气进一步渗透进监控器本体内,导致其内部零件老化更加快速,使用寿命降低,风扇将风吹入防护箱之前,风会先进入u形干燥盒内,u形干燥盒内放置有干燥剂,干燥剂用于保持箱体内的干燥,而风与干燥剂接触后加速了干燥剂的发散,发散的干燥剂顺着风通过进风口进入防护箱内,促进了干燥效果,同时,将抽板抽出后可以快速更换干燥剂,避免了干燥剂发散完没有及时更换的问题,风和干燥剂从防护箱顶部往底部发散时,被挤压的湿气区域向防护箱底部转移,密度变大,凝结成水珠,所以通过设置隔板将潮湿区域间隔开,水珠或水汽从隔板上开设的槽口飘入出液渠,再通过出液渠排出,实现了循序渐进的干燥排湿,不需要风扇启用太大的功率就能很好的排湿,既节省了能耗也加快了排湿效率,进一步提升了干燥效果。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u形干燥盒的下方设置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静电除尘结构和吹扫扰乱结构,所述静电除尘结构包括同步带、传动组、静电吸盘,所述同步带传动连接在电机前侧,所述传动组传动连接在同步带内侧,所述静电吸盘传动连接在传动组内侧,所述吹扫扰乱结构包括接气孔、扭簧、扭动气囊、气孔柱,所述接气孔开设在u形干燥盒底面,所述扭簧固定连接在u形干燥盒底面,所述扭动气囊固定连接在扭簧下方,所述气孔柱固定连接在u形干燥盒下方,所述同步带贯穿出支撑座底端,所述扭动气囊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动气囊表面开设有细小气孔,所述气孔柱与隔板两端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板内侧开设有接气孔,电机带动同步带转动,同步带带动传动组转动,传动组带动静电吸盘转动,静电吸盘产生静电,吸取防护箱内部的灰尘,防止灰尘进入监控器本体,从而导致监控器本体的使用效率下降,且静电吸盘转动使得其与空气的摩擦力增强,从而使静电效果增强,能够更加快速的吸取灰尘,风扇将风吹入u形干燥盒后,一部分的风通过进风口直接进入防护箱中,而另一部分的风通过接气孔流入扭动气囊内,扭动气囊在没进风时处于自身折叠缠绕的状态,而进风后扭动气囊膨胀,膨胀导致扭动气囊扭动,扭动气囊扭动使得其中的风呈螺旋状喷出,因为扭动气囊一开始处于折叠状态,其表面开设的气孔大多被堵住或是折叠无法出气,所以进风量少的时候是无法出气的,只有当扭动气囊被风填满时产生扭动的瞬间风才会从扭动气囊内倾泻出去并瞬间填满气孔柱,形成一个压强大的区域,强大的压力使风被挤出气孔柱,这些风呈柱状喷射进防护箱内,可以直接吹扫起一些卡在缝隙里的灰尘,并且压强大的气流扰乱了防护箱中原本的空气,使空气流动起来,卷起大面积的灰尘,灰尘被卷起后漂浮在空气中,更容易被静电吸盘吸附,从而提升了静电吸盘的吸附效率,进一步增强了除尘效果。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组的上方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结构和拆装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防护箱、插口、脚垫,所述防护箱设置在监控器本体外部,所述插口开设在防护箱前端,所述脚垫固定连接在防护箱底面,所述拆装结构包括接线槽、安装板、插槽、锁扣,所述接线槽开设在防护箱两侧,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防护箱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包括监控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过热保护装置(2),所述过热保护装置(2)包括吸热结构和冷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7)与气腔(25)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气腔(25)与集热箱(22)外壁之间形成有进气口,所述监控器本体(1)前端设置有PLC控制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管(28)的侧面设置有干燥装置(3),所述干燥装置(3)包括风干结构和除湿结构,所述风干结构包括电机(31)、支撑座(32)、风扇(33),所述支撑座(32)设置在监控器本体(1)左侧,所述电机(31)固定连接在支撑座(32)上方,所述风扇(33)转动连接在电机(31)右侧,所述除湿结构包括U形干燥盒(34)、进风口(35)、抽板(36)、隔板(37)、出液渠(38),所述U形干燥盒(34)固定连接在涡流管(28)侧面,所述进风口(35)开设在U形干燥盒(34)底面,所述抽板(36)滑动连接在U形干燥盒(34)内侧,所述隔板(37)设置在U形干燥盒(34)下方,所述出液渠(38)固定连接在隔板(37)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干燥盒(34)固定连接风扇(33)右侧,所述抽板(36)底面开设有进风口(35),所述隔板(37)内侧开设有槽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干燥盒(34)的下方设置有除尘装置(4),所述除尘装置(4)包括静电除尘结构和吹扫扰乱结构,所述静电除尘结构包括同步带(41)、传动组(42)、静电吸盘(43),所述同步带(41)传动连接在电机(31)前侧,所述传动组(42)传动连接在同步带(41)内侧,所述静电吸盘(43)传动连接在传动组(42)内侧,所述吹扫扰乱结构包括接气孔(44)、扭簧(45)、扭动气囊(46)、气孔柱(47),所述接气孔(44)开设在U形干燥盒(34)底面,所述扭簧(45)固定连接在U形干燥盒(34)底面,所述扭动气囊(46)固定连接在扭簧(45)下方,所述气孔柱(47)固定连接在U形干燥盒(34)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41)贯穿出支撑座(32)底端,所述扭动气囊(46)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扭簧(45),所述扭动气囊(46)表面开设有细小气孔,所述气孔柱(47)与隔板(37)两端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板(36)内侧开设有接气孔(4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42)的上方设置有防护装置(5),所述防护装置(5)包括防护结构和拆装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防护箱(51)、插口(52)、脚垫(53),所述防护箱(51)设置在监控器本体(1)外部,所述插口(52)开设在防护箱(51)前端,所述脚垫(53)固定连接在防护箱(51)底面,所述拆装结构包括接线槽(54)、安装板(55)、插槽(56)、锁扣(57),所述接线槽(54)开设在防护箱(51)两侧,所述安装板(55)固定连接在防护箱(51)底部,所述插槽(56)开设在安装板(55)内侧,所述锁扣(57)铰接连接在防护箱(51)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器本体(1)与插槽(56)内侧滑动连接,所述防护箱(51)与U形干燥盒(34)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箱(51)与传动组(42)的表面套接,所述防护箱(51)与支撑座(32)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静电吸盘(43)转动贯穿入防护箱(51)内部,所述出液渠(38)与防护箱(5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液渠(38)与安装板(55)下方固定连接,所述隔板(37)与安装板(55)后侧固定连接,所述隔板(37)与防护箱(5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孔柱(47)与安装板(55)前端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集热箱(22)与防护箱(51)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吸风机(21)贯穿至防护箱(51)内部后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包括监控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过热保护装置(2),所述过热保护装置(2)包括吸热结构和冷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7)与气腔(25)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气腔(25)与集热箱(22)外壁之间形成有进气口,所述监控器本体(1)前端设置有plc控制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管(28)的侧面设置有干燥装置(3),所述干燥装置(3)包括风干结构和除湿结构,所述风干结构包括电机(31)、支撑座(32)、风扇(33),所述支撑座(32)设置在监控器本体(1)左侧,所述电机(31)固定连接在支撑座(32)上方,所述风扇(33)转动连接在电机(31)右侧,所述除湿结构包括u形干燥盒(34)、进风口(35)、抽板(36)、隔板(37)、出液渠(38),所述u形干燥盒(34)固定连接在涡流管(28)侧面,所述进风口(35)开设在u形干燥盒(34)底面,所述抽板(36)滑动连接在u形干燥盒(34)内侧,所述隔板(37)设置在u形干燥盒(34)下方,所述出液渠(38)固定连接在隔板(37)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干燥盒(34)固定连接风扇(33)右侧,所述抽板(36)底面开设有进风口(35),所述隔板(37)内侧开设有槽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plc的直流电源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干燥盒(34)的下方设置有除尘装置(4),所述除尘装置(4)包括静电除尘结构和吹扫扰乱结构,所述静电除尘结构包括同步带(41)、传动组(42)、静电吸盘(43),所述同步带(41)传动连接在电机(31)前侧,所述传动组(42)传动连接在同步带(41)内侧,所述静电吸盘(43)传动连接在传动组(42)内侧,所述吹扫扰乱结构包括接气孔(44)、扭簧(45)、扭动气囊(46)、气孔柱(47),所述接气孔(44)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重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云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