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负极活性物质以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_技高网

负极活性物质以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4820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2
提供具有La<subgt;3</subgt;Ni<subgt;2</subgt;Sn<subgt;7</subgt;型晶体结构且重量能量密度高的负极活性物质以及使用它的锂离子电池。作为本公开的一种方式的负极活性物质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中所含的负极活性物质,其由通式M<subgt;3</subgt;Me<subgt;2</subgt;X<subgt;7</subgt;(式中,M包含La和Ca中的至少任一者,Me包含选自由Mn、Ni、Fe和Co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X包含选自由Ge、Si、Sn和Al组成的组中的至少的至少一种元素)表示,负极活性物质的位错密度为1×10<supgt;15</supgt;cm<supgt;‑2</supgt;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负极活性物质以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通过锂离子(li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而进行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在广泛普及。近年来,该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中所含的负极活性物质除石墨外,还使用与石墨相比高容量的si。但是,si存在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大,容易引起由于重复充放电而导致电池容量下降的问题。

2、为此,作为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正在研究除si以外的各种合金,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利用具有la3ni2sn7型晶体结构的合金作为负极活性物质。

3、现有技术文献

4、非专利文献

5、非专利文献1:shinsuke matsuno et al,la3ni2sn7 ternary intermetallicphase for lithium insertion and deinsertion,electrochemical and solid-stateletters,volume 8(4),a234-a236,(2005).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但是,与石墨相比,非专利文献1记载的具有la3ni2sn7型晶体结构的合金虽然体积能量密度高,但是重量能量密度低。

3、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la3ni2sn7型晶体结构且重量能量密度高的负极活性物质以及使用它的锂离子电池。

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5、作为本公开的一种方式的负极活性物质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中所含的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由通式m3me2x7(式中,m包含la和ca中的至少任一者,me包含选自由mn、ni、fe和co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x包含选自由ge、si、sn和al组成的组中的至少的至少一种元素)表示,负极活性物质的位错密度为1×1015cm-2以上。

6、作为本公开的一种方式的锂离子电池具备:包含上述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正极、以及非水电解质。

7、专利技术的效果

8、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负极活性物质能够提高重量能量密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中所含的负极活性物质,

2.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具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非水电解质为固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中所含的负极活性物质,

2.一种锂离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野和子冲雪寻日比野光宏竹田菜菜美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