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门槛连接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4074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8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身门槛连接结构及汽车,车身门槛连接结构包括门槛梁和B柱内加强板,还包括连接于两者之间的门槛连接板,门槛连接板为一折弯板,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贴合地搭接在门槛梁的顶面;第二连接板向上延伸,其底端与第一连接板连接,其顶端与B柱内加强板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侧围的B柱内加强板装配时在Y方向位置不可调节,可能导致B柱安装精度不足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B柱内加强板和门槛梁之间设置门槛接板,使得装配B柱内加强板时在Y方向可以调节位置,保证B柱的安装精度满足要求;汽车具有前述结构的车身门槛连接结构,并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车身门槛连接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车身门槛连接结构包括前地板、门槛梁和b柱内加强板,门槛梁包括门槛内板和门槛外板,装配时,先将门槛内板与前地板侧边在y方向上贴紧并焊接,门槛外板与b柱内加强板的底部在y方向上贴紧并焊接形成侧围结构,最后将该侧围结构的门槛外板与前地板上的门槛内板沿y方向贴紧并焊接,实现两者的合拼。现有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零部件之间均为y方向贴合并焊接,导致b柱内加强板的位置在y方向上不可调节,若b柱内加强板的安装精度不足,则会导致车身b柱安装精度不足,整车质量不达标;2)上述结构尺寸链环较长,装配精度难以保证,特别是门槛内板和门槛外板y向贴合时可能会干涉引起焊接面局部不贴合,导致焊接变形,局部漏洞;3)零部件之间连接强度不够,导致车身结构强度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侧围的b柱内加强板装配时在y方向位置不可调节,可能导致b柱安装精度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身门槛连接结构;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

2、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车身门槛连接结构,包括门槛梁和b柱内加强板,还包括连接于两者之间的门槛连接板,所述门槛连接板为一折弯板,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贴合地搭接在所述门槛梁的顶面;所述第二连接板向上延伸,其底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其顶端与所述b柱内加强板连接。

4、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通过在门槛梁和b柱内加强板之间设置门槛连接板,由于门槛连接板的第一连接板搭接在门槛梁的顶面,故其沿y方向的位置并未受到限制,在装配时,可先通过门槛连接板在门槛梁顶面上滑动,进而带动b柱内加强板调节其在y方向上的位置,直到其满足安装精度要求,再将门槛连接板与门槛梁紧固连接,从而保证b柱的安装精度满足要求,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侧围的b柱内加强板装配时在y方向位置不可调节,可能导致b柱安装精度不足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b柱内加强板和门槛梁之间设置门槛接板,使得装配b柱内加强板时在y方向可以调节位置,保证b柱的安装精度满足要求。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门槛梁的顶板通过热熔自攻螺接工艺实现连接;采用热熔自攻螺接工艺,仅需在第一连接板上开设螺接孔,而无需在门槛梁的顶板上预开孔,适合于本技术中第一连接板与门槛梁顶板的相对位置并不确定,通过调整至合适位置后,直接从螺接孔打入热熔自攻螺钉即可将两者紧固。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水平截面形状为u形,所述b柱内加强板的底端焊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u形内侧面上;b柱内加强板与第二连接板的焊接面呈u形,两者焊接牢固,连接强度较高,进而使得车身强度较高。

7、进一步的,随着高度的增加,所述第二连接板沿车身x方向的长度逐渐减小;如此设置,第二连接板形如上窄下宽的梯形,可增加b柱内加强板与门槛梁的连接稳定性。

8、进一步的,所述门槛梁的内侧面上设有一条状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长度方向沿车身x方向,其法向沿车身z方向;前地板搭接在所述支撑板上;通过将前地板沿z向搭接在支撑板上,以实现与门槛梁的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门槛内板和前地板y向强贴并焊接的结构形式,z向的连接更易实现,避免了门槛内板与前地板y向焊接变形,局部漏洞等情况,提高了装配精度。

9、进一步的,前排座椅横梁的端部搭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形成有若干个沿车身x方向间隔布置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门槛梁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前排座椅横梁的端部搭接在所述凸台上;间隙使得凸台具有一定的变形空间,当凸台受前排座椅横梁端部的压力作用时,可起到一定的变形缓冲作用。

11、进一步的,所述门槛梁为金属型材,其内部设有若干纵横交叉的加强筋;将门槛梁设置为型材,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门槛内板和外板y向焊接的结构形式,减少了尺寸链环,还避免了门槛内外板焊接变形,局部漏洞等情况,提高了门槛梁安装精度;且金属型材的门槛梁结构强度更高,进而增加了车身强度。

12、为实现第二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3、一种汽车,包括上述车身门槛连接结构。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b柱内加强板和门槛梁之间设置门槛接板,使得装配b柱内加强板时在y方向可以调节位置,保证b柱的安装精度满足要求;将前地板沿z向搭接在支撑板上,以实现与门槛梁的连接,避免了y向焊接变形,局部漏洞等情况,提高了装配精度;将门槛梁设置为型材,减少了尺寸链环,避免了门槛内外板焊接变形,局部漏洞等情况,提高了门槛梁安装精度;金属型材的门槛梁结构强度更高,且门槛连接板与门槛梁顶板z向螺接,与侧围b柱内板焊接,连接强度高,共同增加了车身强度;汽车具有与前述车身门槛连接结构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门槛连接结构,包括门槛梁(1)和B柱内加强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两者之间的门槛连接板(2),所述门槛连接板(2)为一折弯板,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所述第一连接板(21)贴合地搭接在所述门槛梁(1)的顶面;所述第二连接板(22)向上延伸,其底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1)连接,其顶端与所述B柱内加强板(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门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所述门槛梁(1)的顶板通过热熔自攻螺接工艺实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门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2)的水平截面形状为U形,所述B柱内加强板(3)的底端焊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2)的U形内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门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随着高度的增加,所述第二连接板(22)沿车身X方向的长度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门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梁(1)的内侧面上设有一条状的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长度方向沿车身X方向,其法向沿车身Z方向;前地板(5)搭接在所述支撑板(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门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前排座椅横梁的端部搭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门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上形成有若干个沿车身X方向间隔布置的凸台(23),所述凸台(23)与所述门槛梁(1)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前排座椅横梁的端部搭接在所述凸台(23)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门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梁(1)为金属型材,其内部设有若干纵横交叉的加强筋(11)。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门槛连接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门槛连接结构,包括门槛梁(1)和b柱内加强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两者之间的门槛连接板(2),所述门槛连接板(2)为一折弯板,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所述第一连接板(21)贴合地搭接在所述门槛梁(1)的顶面;所述第二连接板(22)向上延伸,其底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1)连接,其顶端与所述b柱内加强板(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门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所述门槛梁(1)的顶板通过热熔自攻螺接工艺实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门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2)的水平截面形状为u形,所述b柱内加强板(3)的底端焊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2)的u形内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门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随着高度的增加,所述第二连接板(22)沿车身x方向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浩赵吕刘广宇郑耀凯叶小军杨晨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