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改扩建道路纵向裂缝的注浆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373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扩建道路纵向裂缝的注浆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探地雷达对纵向裂缝两侧进行检测,确定纵向裂缝两侧基层、底基层和路基的脱空或松散程度;通过落锤式弯沉仪对纵向裂缝两侧的路面弯沉进行检测,确定纵向裂缝病害轻重程度;根据纵向裂缝两侧基层、底基层和路基的脱空或松散程度,以及纵向裂缝病害轻重程度,在纵向裂缝处或纵向裂缝两侧均匀布设若干注浆孔;将注浆管插入注浆孔中进行注浆;通过落锤式弯沉仪对注浆区域的测点进行弯沉复测,如不满足要求则进行补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改扩建道路的新旧路面拼接处两侧路基不均匀沉降,以及路基承载力不足导致的拼接处面层出现开裂或反射裂缝病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修复,尤其涉及一种改扩建道路纵向裂缝的注浆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现有高速公路已不能满足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需求,因此对已有高速公路进行拼装拓宽改建显得十分必要。调查表明,改扩建的拼接沥青路面在车辆荷载长期作用下路基路面病害频发,其中最典型的一种病害是拼接沥青路面纵向裂缝。对于拼接沥青路面来说,旧路面已经固结,而拼装拓宽扩建的新路面则在建成几年内持续出现沉降,路面沉降差会在拼接位置产生附加应力和应力集中,极易出现沥青拼接路面纵向裂缝病害。纵向裂缝是一种结构性破坏,荷载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压应力,会进一步扩大纵向裂缝病害;在雨天情况下,纵向裂缝的雨水渗入也会诱发基层水损害,容易出现基层脱空,加剧路面损害,降低路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扩建道路纵向裂缝的注浆修复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改扩建道路的新旧路面拼接处两侧路基不均匀沉降,以及路基承载力不足导致的拼接处面层出现开裂或反射纵向裂缝病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扩建道路纵向裂缝的注浆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改扩建的道路从上至下依次为面层、基层、底基层和路基,所述注浆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若道路表面出现轻、中度纵向裂缝,探地雷达未检测到明显脱空或松散区域,且初始弯沉值<200μm的路段,在纵向裂缝处均匀布设若干注浆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浆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纵向裂缝处均匀布设的注浆孔间距为5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浆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纵向裂缝两侧交叉均匀布设的注浆孔与纵向裂缝的距离为25cm,位于同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扩建道路纵向裂缝的注浆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改扩建的道路从上至下依次为面层、基层、底基层和路基,所述注浆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若道路表面出现轻、中度纵向裂缝,探地雷达未检测到明显脱空或松散区域,且初始弯沉值<200μm的路段,在纵向裂缝处均匀布设若干注浆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浆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纵向裂缝处均匀布设的注浆孔间距为5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浆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纵向裂缝两侧交叉均匀布设的注浆孔与纵向裂缝的距离为25cm,位于同一侧的相邻注浆孔间距为10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测点与纵向裂缝的距离l3范围为25cm≤l3≤30cm,位于同一侧的相邻测点的间距l范围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燕辉张蓓陶向华池静杨朝旭陈威达许胜捷洪浩李晓龙张君静江帆石萌萌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