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物业行车道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3732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6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物业行车道闸。它包括地埋式底座、水平设于底座内的转轴、与转轴传动连接的驱动组件以及与转轴固定连接的若干翻转杆,转轴位于底座的前侧且沿底座的左右方向分布,底座上侧覆盖有盖板,盖板上设有若干与翻转杆一一对应的开槽,驱动组件可带动转轴以及其上的翻转杆同步上下翻转,还包括有用于检测车辆位置的检测装置,当需要通车时,驱动组件可控制翻转杆下翻,使翻转杆收回至开槽内;当检测装置检测到车辆完全通过后,驱动组件可控制翻转杆上翻,使翻转杆重新处于竖直位置。本技术由于是安装在行车通道的地面上,翻转杆的最大升起高度一般限制在1.5米以内,因此不需要考虑限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车道闸,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物业行车道闸


技术介绍

1、进出小区、停车场、工厂等的大门一般都会设有道闸,根据限制对象分为行车道闸和行人道闸,小区和停车场一般都配有行车道闸。目前常见的行车道闸主要包括道闸座和升降杆,闸座内设有驱动升降杆上下摆动的驱动组件,升降杆上升后,道闸即处于通车状态。这种道闸只需要将闸座安装在通道的侧边就能使用,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但是由于升降杆在使用中会上下翻转的效果,特别是升降杆的长度较长的情况下,安装位置的限高会影响到道闸的安装,而且有时候道闸突然落下,会伤害到经过的行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物业行车道闸;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道闸对安装位置的限高有要求的问题。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新型物业行车道闸,包括地埋式底座、水平设于所述底座内的转轴、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的驱动组件以及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的若干翻转杆,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底座的前侧且沿所述底座的左右方向分布,所述底座上侧覆盖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翻转杆一一对应的开槽,所述驱动组件可带动所述转轴以及其上的翻转杆同步上下翻转,还包括有用于检测车辆位置的检测装置,当需要通车时,驱动组件可控制翻转杆下翻,使翻转杆收回至开槽内;当检测装置检测到车辆完全通过后,驱动组件可控制翻转杆上翻,使翻转杆重新处于竖直位置。本技术需要半埋安装,即将底座嵌设在安装区域的地面内,使盖板的上表面与地面齐平;同时本技术还可以选择配备遥控模块和视频识别模块,遥控模块用于手动远程控制行车道闸开闭,视频识别模块可以自动识别车辆信息,用于自动控制行车道闸开闭。本技术由于是安装在行车通道的地面上,翻转杆的最大升起高度一般限制在1.5米以内,因此不需要考虑限高的问题。

3、进一步的,为了防止行车、行人误撞翻转杆的情况,翻转杆需要有自适应变形的效果。方案一,所述翻转杆的中部设有将其分为两段的弹性件,弹性件可以是高刚性的弹簧或者金属弹片;方案二,将所述翻转杆分为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的下分段以及上分段,所述下分段与所述上分段相互转动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扭簧,所述下分段上设有限位挡块,所述扭簧可推动所述上分段翻转至与所述限位挡块抵接,此时下分段与上分段处于平直状态。

4、进一步的,底座内设有若干沿其前后方向分布的承重筋,所述承重筋的顶部与盖板底部贴合。承重筋用于承载车辆的重量,避免盖板被压变形。

5、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边缘设有向外侧延伸的裙边,裙边的上侧可以被沥青或者水泥覆盖,这样本技术安装后稳固性更强。

6、因此,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本技术安装在行车通道的地面上,翻转杆可上下翻转切换通道的通过性,翻转杆的总长不会超过车高,因此不需要考虑限高的问题;2.翻转杆具备自适应变形效果,即使在竖直状态下被撞击也可以发生弯扭,防止撞击物和翻转杆本身发生破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物业行车道闸,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埋式底座、水平设于所述底座内的转轴、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的驱动组件以及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的若干翻转杆,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底座的前侧且沿所述底座的左右方向分布,所述底座上侧覆盖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翻转杆一一对应的开槽,所述驱动组件可带动所述转轴以及其上的翻转杆同步上下翻转,还包括有用于检测车辆位置的检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物业行车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杆的中部设有将其分为两段的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物业行车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杆包括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的下分段以及上分段,所述下分段与所述上分段相互转动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扭簧,所述下分段上设有限位挡块,所述扭簧可推动所述上分段翻转至与所述限位挡块抵接,此时下分段与上分段处于平直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物业行车道闸,其特征在于:底座内设有若干沿其前后方向分布的承重筋,所述承重筋的顶部与盖板底部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物业行车道闸,其特征在于:任意两所述承重筋之间的间距介于100至150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物业行车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筋上设有安装转轴的安装槽,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安装槽内还设有轴承安装槽以及轴承盖板,转轴上设有两个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物业行车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为超声波传感器或磁性传感器,其设于所述底座的后侧,且与底座的间距在1至1.5米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物业行车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边缘设有向外侧延伸的裙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物业行车道闸,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埋式底座、水平设于所述底座内的转轴、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的驱动组件以及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的若干翻转杆,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底座的前侧且沿所述底座的左右方向分布,所述底座上侧覆盖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翻转杆一一对应的开槽,所述驱动组件可带动所述转轴以及其上的翻转杆同步上下翻转,还包括有用于检测车辆位置的检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物业行车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杆的中部设有将其分为两段的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物业行车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杆包括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的下分段以及上分段,所述下分段与所述上分段相互转动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扭簧,所述下分段上设有限位挡块,所述扭簧可推动所述上分段翻转至与所述限位挡块抵接,此时下分段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萍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蓝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