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柱端头结构、电池单元及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334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3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极柱端头结构、电池单元及电池系统,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极柱端头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端头;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采用软性塑料注塑成型,且所述第一壳体包覆于所述端头外;所述第二壳体采用硬性塑料注塑成型,且所述第二壳体包覆于所述第一壳体外。因此,通过在第二壳体和端头之间设置由软性塑料注塑成型的第一壳体,在电池组装焊接端头的过程中,第一壳体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减少第二壳体受到的热量,进而可以减少第二壳体因受热产生的内应力,并且当使用螺丝连接端头时,第一壳体受力变形可以起到缓冲螺丝扭力的作用,从而减少第二壳体受到的作用力,可以降低第二壳体开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极柱端头结构、电池单元及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电池端头上包覆的绝缘壳体通常是采用热塑性环保塑料注塑而成,绝缘壳体在热注塑成型时,壳体的内部会产生应力,并且在电池组装焊接的过程中,焊接端头的高温也会让绝缘壳体产生内应力。

2、中国专利cn109065405a公开了一种固封极柱,包括触头和壳体,壳体采用热注塑工艺成型,壳体包裹在触头中下部形成固封极柱。但是在电池化成前,需要使用螺丝连接端头,由于壳体在热注塑成型和电池组装焊接过程中,壳体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内应力,如果拧动螺丝的扭力过大,则壳体的分子链容易被破坏,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容易导致塑料壳体开裂,开裂后电池里面的硫酸会爬升腐蚀极柱,影响电池使用及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极柱端头结构、电池单元及电池系统,来解决端头上包覆的壳体容易开裂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极柱端头结构,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端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柱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端头(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3)的周向侧壁上设有环形凸起结构(31),所述第一壳体(1)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结构(31)相适配的环形凹槽结构(11),所述环形凸起结构(31)插设于所述环形凹槽结构(1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柱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结构(31)包括多个环形凸起部(311),多个所述环形凸起部(311)沿所述端头(3)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环形凹槽结构(11)包括多个环形凹槽部(111),多个所述环形凹槽部(111)和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柱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端头(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3)的周向侧壁上设有环形凸起结构(31),所述第一壳体(1)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结构(31)相适配的环形凹槽结构(11),所述环形凸起结构(31)插设于所述环形凹槽结构(1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柱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结构(31)包括多个环形凸起部(311),多个所述环形凸起部(311)沿所述端头(3)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环形凹槽结构(11)包括多个环形凹槽部(111),多个所述环形凹槽部(111)和多个所述环形凸起部(31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环形凸起部(311)插设于对应的所述环形凹槽部(111)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与所述端头(3)的外侧壁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荷贝克电源系统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