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管路用的膨胀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管道补偿方式包括自然补偿方式和非自然补偿方式。自然补偿是利用管道 自身的柔性进行补偿,该方式管系较长,管系中弯头较多,当管径越大、管壁越厚时,管系自 然补偿难度越大;非自然补偿是利用补偿器对管道进行补偿,该方式管系较短,管系中弯头 较少,对大直径管系的热补偿比较有效。管道补偿器分为压力平衡式(如直管压力平衡式、 弯管压力平衡式、铰链式以及横向拉杆式等)和非压力平衡式(如普通波纹管、金属软管 等)。压力平衡式补偿器对管系不产生盲板力,但补偿器造价较高;非压力平衡式补偿器造 价较底,但对管系会产生盲板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是提供一种不会产生盲板力,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管道补偿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与第一接头主管相连的第一硬管 和与第二接头主管相连的第二硬管,第一接头的支管与第二接头的支管之间还连接有一对 旁路,所述旁路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软管、第一弯头、第三硬管、第二弯头、第二软管。所述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均为三通接头。所述第一硬管、第二硬管和第三硬管均为金属直管。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均为金属软管。所述三通接头为等径或异径三通接头。所述第一软管、第一弯头、第三硬管、第二弯头和第二软管的内径相等。所述一对旁路在一个平面。本技术的结构,可以同时吸收X、Y、Z方向的线位移和Y、Z方向的角位移、内 压力自平衡、不对连接管系产生盲板力,与传统压力平衡式补偿器相比,结构简单,制造、安 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与第一接头(2)主管相连的第一硬管(1)和与第二接头(2`)主管相连的第二硬管(1`),第一接头(2)的支管与第二接头(2`)的支管之间还连接有一对旁路,所述旁路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软管(3)、第一弯头(4)、第三硬管(5)、第二弯头(4`)、第二软管(3`)。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管道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与第一接头(2)主管相连的第一硬管(1)和与第二接头(2`)主管相连的第二硬管(1`),第一接头(2)的支管与第二接头(2`)的支管之间还连接有一对旁路,所述旁路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软管(3)、第一弯头(4)、第三硬管(5)、第二弯头(4`)、第二软管(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均为三通接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经校,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