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2629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9
一种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属于纵摇减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现有的通用减摇装置不适用于两栖飞机机体的问题。T型翼主体包括支柱、固装在支柱一端的第一转轴及转动安装在第一转轴两侧的一对水翼,一对所述水翼展开状态下与所述支柱呈T字形布置,支柱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安装在飞机艏部,通过第一驱动机构控制支柱绕第二转轴的转动,通过两个第二驱动机构对应控制两个水翼绕第一转轴的转动。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及两个第二驱动机构,实现T型翼主体的逐步收放功能。两个水翼的收放通过两个第二驱动机构实现;支柱的收放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对水面浮体航行阻力的影响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属于纵摇减摇。


技术介绍

1、两栖飞机在风浪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摇荡,即横摇、纵摇、艏摇、横荡、纵荡和垂荡。摇荡运动除了会产生航向上的直线运动之外,还会造成角速度、变化的角加速度和线加速度的产生,这些都会成为两栖飞机在波浪中滑行时的不安全因素。在进行两栖飞机的运动设计时,减小升沉、纵摇、横摇运动显得尤为重要,假如这些摇荡幅度较大,会对两栖飞机在波浪中航行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如舒适性差、人员的低工作效率,并且大的摇荡加速度会增大附加阻力,影响机载设备性能,损坏机体结构甚至会危害到乘机人员的生命安全。

2、相对于横摇运动,两栖飞机的纵摇力矩较大,需要减摇装置产生更大的升力来补偿抵消纵摇力矩,考虑到实际装船时减摇装置的体积限制和附加装置所带来的航行阻力增加等问题,还没有效率较高可实际应用的减纵摇方法。在横摇减摇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后,纵摇减摇就成为改善两栖飞机耐波性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收放式减纵摇装置。

2、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包括t型翼主体、第一驱动机构及两个第二驱动机构,其中所述t型翼主体包括支柱、固装在支柱一端的第一转轴及转动安装在第一转轴两侧的一对水翼,一对所述水翼展开状态下与所述支柱呈t字形布置,支柱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安装在飞机艏部,通过第一驱动机构控制支柱绕第二转轴的转动,通过两个第二驱动机构对应控制两个水翼绕第一转轴的转动。

4、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导轨、滑块及连杆,其中导轨固装在飞机艏部,滑块通过电机驱动滑动设置在导轨上,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块及支柱连接。

5、进一步地,连杆与滑块之间以及连杆与支柱的侧面之间均为转动连接。

6、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机构为单向伸缩机构,其两端分别与支柱及水翼连接。

7、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机构为液压缸或电动伸缩杆。

8、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水翼之间转动连接。

9、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支柱之间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沿机身宽度方向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沿飞机长度方向向上倾斜设置。

12、一种采用上述收放式减纵摇装置的两栖飞机,包括两栖飞机本体,所述两栖飞机本体的艏部下方开设有容纳舱,所述容纳舱设置有舱门,且所述舱门与两栖飞机本体外部轮廓随形设置,收放式减纵摇装置收起状态时,其位于容纳舱内,舱门常闭,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展开状态时,舱门常开,收放式减纵摇装置伸出容纳舱外。

1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4、本专利技术选择将t型翼作为减摇附体安装在两栖飞机机体船身艏部可以满足两栖飞机的减纵摇需求。

15、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及两个第二驱动机构,实现t型翼主体的逐步收放功能。其中两个水翼的收放主要通过两个第二驱动机构的伸缩实现;支柱的收放主要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实现。

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收放式减纵摇装置作为减摇附体,对水面浮体航行阻力的影响更小。整个减摇过程中t型翼主体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此状态下第二驱动机构水翼及支柱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在两栖飞机出入水以及在波浪中滑行过程中,为整个减摇附体提供一定的强度支持,进而增强减摇附体的耐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T型翼主体(1)、第一驱动机构及两个第二驱动机构(3),其中所述T型翼主体(1)包括支柱(11)、固装在支柱(11)一端的第一转轴(12)及转动安装在第一转轴(12)两侧的一对水翼(13),一对所述水翼(13)展开状态下与所述支柱(11)呈T字形布置,支柱(1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4)转动安装在飞机艏部(100),通过第一驱动机构控制支柱(11)绕第二转轴(4)的转动,通过两个第二驱动机构(3)对应控制两个水翼(13)绕第一转轴(12)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导轨(21)、滑块(22)及连杆(23),其中导轨(21)固装在飞机艏部(100),滑块(22)通过电机驱动滑动设置在导轨(21)上,连杆(23)的两端分别与滑块(22)及支柱(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杆(23)与滑块(22)之间以及连杆(23)与支柱(11)的侧面之间均为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机构(3)为单向伸缩机构,其两端分别与支柱(11)及水翼(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机构(3)为液压缸或电动伸缩杆。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机构(3)的一端与水翼(13)之间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机构(3)的另一端与支柱(11)之间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转轴(4)的轴线方向沿机身宽度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1)沿飞机长度方向向上倾斜设置。

10.一种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收放式减纵摇装置的两栖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栖飞机本体(101),所述两栖飞机本体(101)的艏部(100)下方开设有容纳舱,所述容纳舱设置有舱门,且所述舱门与两栖飞机本体(101)外部轮廓随形设置,收放式减纵摇装置收起状态时,其位于容纳舱内,舱门常闭,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展开状态时,舱门常开,收放式减纵摇装置伸出容纳舱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t型翼主体(1)、第一驱动机构及两个第二驱动机构(3),其中所述t型翼主体(1)包括支柱(11)、固装在支柱(11)一端的第一转轴(12)及转动安装在第一转轴(12)两侧的一对水翼(13),一对所述水翼(13)展开状态下与所述支柱(11)呈t字形布置,支柱(1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4)转动安装在飞机艏部(100),通过第一驱动机构控制支柱(11)绕第二转轴(4)的转动,通过两个第二驱动机构(3)对应控制两个水翼(13)绕第一转轴(12)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导轨(21)、滑块(22)及连杆(23),其中导轨(21)固装在飞机艏部(100),滑块(22)通过电机驱动滑动设置在导轨(21)上,连杆(23)的两端分别与滑块(22)及支柱(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杆(23)与滑块(22)之间以及连杆(23)与支柱(11)的侧面之间均为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放式减纵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机构(3)为单向伸缩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开业许明轩孙明亮江婷曹嘉荣王明振左仔滨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