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预热装置及电芯热压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2184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芯预热装置及电芯热压设备,电芯预热装置包括基座、驱动机构、传动机构、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第一加热机构安装于基座,以用于对置于加热位的电芯进行加热;传动机构与基座转动连接,第二加热机构与传动机构可活动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传动机构相对于基座转动,以带动第二加热机构移动,以由第二加热机构对移出加热位的电芯进行保温;或带动第二加热机构移离完成保温的电芯。利用第一加热机和第二加热机构能够实现对电芯的加热和保温,进而确保电芯在热压前能够保持相对均匀的温度;且通过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配合,可以灵活调节第二加热机构的位置,从而减小第二加热机构对电芯移取操作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动力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芯预热装置及电芯热压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电动汽车逐渐成为重要的出行工具,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制备工艺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在电池制备过程中,通过将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间隔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卷绕形成裸电芯,然后对裸电芯进行热压成型。通常,在对裸电芯进行热压之前,会对电芯进行预加热,以缩短热压时间,提升生产效率。

2、相关技术中,采用预热炉对电芯进行预加热,预热炉内设置有热风源和导风网罩,热风源产生的热风经过导风网罩上的导风孔,以一定的倾斜角度向外吹送,以对预热炉内的电芯进行预加热。然而,在热风经由导风网罩吹出后向外扩散过程中,热能会逐渐损失,距离导风网罩越远的电芯所接收的热量越少,导致不同位置的电芯受热不均,影响电芯预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芯预热装置及电芯热压设备,至少解决采用相关技术中的预热炉对电芯加热时,存在不同位置的电芯受热不均的问题之一。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芯预热装置,包括:基座、驱动机构、传动机构、第一加热机构和第二加热机构;

4、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安装于所述基座,以用于对置于加热位的电芯进行加热;

5、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加热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可活动连接;

6、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机构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加热机构移动,以由所述第二加热机构对移出所述加热位的电芯进行保温;或带动所述第二加热机构移离完成保温的电芯。

7、可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支撑臂和轴承;

8、所述支撑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二端;

9、所述第二加热机构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支撑臂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撑臂,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臂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以通过所述支撑臂带动所述第二加热机构移动。

10、可选地,所述支撑臂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各自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之间;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各自的第二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轴承,以承载所述第二加热机构。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和所述第二加热机构各自均包括加热主体和导流罩;

12、所述加热主体设有空腔和热量出口,所述热量出口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导流罩设置在所述热量出口处,所述导流罩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空腔与所述空腔的外部。

13、可选地,所述导流罩包括连接件和导流件;

14、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加热主体,所述导流件连接于所述连接件背离所述加热主体的一侧,所述导流件内设有与所述热量出口连通的导热通道,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导流件,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热通道连通。

15、可选地,所述导流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以及顶板;

16、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顶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顶板围合形成所述导热通道,所述通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以及所述顶板中。

17、可选地,自所述连接件向远离所述连接件的方向,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18、和/或,

19、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20、可选地,所述通孔在所述导流罩上沿第一方向间隔成排设置,所述多排通孔分别与所述空腔导通;相邻两排所述通孔沿第二方向错开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21、可选地,所述电芯预热装置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热量出口处,且位于所述导流罩和所述空腔之间。

22、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芯热压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芯预热装置。

23、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在基座上设置第一加热机构,利用第一加热机构对置于加热位的电芯进行加热,第二加热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基座连接,利用驱动机构可以驱动传动机构带动第二加热机构移动,以便利用第二加热机构对移出加热位的电芯进行保温。这样,利用第一加热机和第二加热机构能够实现对电芯的加热和保温,进而确保电芯在热压前能够保持相对均匀的温度。并且,通过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配合,可以灵活调节第二加热机构与保温的电芯的相对位置,既能满足对电芯的保温需求,又能减小第二加热机构对电芯移取操作的干扰。

24、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驱动机构(130)、传动机构(140)、第一加热机构(110)、第二加热机构(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40)包括支撑臂(141)和轴承(1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141)包括第一臂(141a)和第二臂(141b),所述第一臂(141a)和所述第二臂(141b)各自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基座(10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机构(110)位于所述第一臂(141a)和所述第二臂(141b)之间;所述第一臂(141a)和所述第二臂(141b)各自的第二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轴承,以承载所述第二加热机构(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机构(110)和所述第二加热机构(120)各自均包括加热主体(121)和导流罩(1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122)包括连接件(123)和导流件(1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12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241)、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1242)以及顶板(12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所述连接件(123)向远离所述连接件(123)的方向,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24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21)在所述导流罩(122)上沿第一方向(X)间隔成排设置,所述多排通孔(1221)分别与所述空腔(1211)导通;相邻两排所述通孔(1221)沿第二方向(Y)错开设置,所述第一方向(X)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Y)。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预热装置还包括过滤器(160);

10.一种电芯热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芯预热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驱动机构(130)、传动机构(140)、第一加热机构(110)、第二加热机构(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40)包括支撑臂(141)和轴承(1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141)包括第一臂(141a)和第二臂(141b),所述第一臂(141a)和所述第二臂(141b)各自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基座(10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机构(110)位于所述第一臂(141a)和所述第二臂(141b)之间;所述第一臂(141a)和所述第二臂(141b)各自的第二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轴承,以承载所述第二加热机构(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机构(110)和所述第二加热机构(120)各自均包括加热主体(121)和导流罩(1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预热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志军钟腾云黄昭计陈木贵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