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维力感知的线圈精密装配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2005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基于多维力感知的线圈精密装配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细丝末端拉力向量和细丝末端阻力向量;获取细丝末端受力向量以及细丝末端切向力和细丝末端法向力;获取理线预测路径和单位弧长理线预测长度;计算第一、二偏差参数,并输入夹爪伺服控制器,进行力的优化与实时控制,解决在线圈装配过程,需要频繁地调整和校验,仅采用预设控制参数进行绕线,无法实时进行智能化调节,导致绕线精密程度不高技术问题,通过多维力感知技术能够实时感知和控制装配过程中的力信息,从而实现线圈的精确定位和调整,提高装配的精度和稳定性,采用实时感知和反馈控制的方式,加快了装配速度,提高了装配效率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相关,具体涉及基于多维力感知的线圈精密装配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通过对线圈装配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线圈的精密装配和质量。常见的,由于线圈的形状和柔软性,装配过程中容易出现力的不均匀分布和不稳定的情况,需要使用辅助工具,如定位夹具、触摸探头等,帮助操作员对线圈进行精确定位和调整,可以提高装配的精度和一致性,但仍然依赖于操作员的技巧和经验,增加了出错的可能性。

2、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在线圈装配过程,需要频繁地调整和校验,仅采用预设控制参数进行绕线,无法实时进行智能化调节,导致绕线精密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通过提供了基于多维力感知的线圈精密装配控制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线圈装配过程,需要频繁地调整和校验,仅采用预设控制参数进行绕线,无法实时进行智能化调节,导致绕线精密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2、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基于多维力感知的线圈精密装配控制方法及系统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多维力感知的线圈精密装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夹爪伺服控制器,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细丝末端受力向量进行力分解,获取细丝末端切向力和细丝末端法向力,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细丝末端切向力和所述细丝末端法向力,遍历所述理线路径指标和所述单位弧长理线长度指标进行状态预测,获取理线预测路径和单位弧长理线预测长度,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运动速度信息、所述末端定位信息、所述细丝末端切向力和所述细丝末端法向力进行N个时刻的运动路径预测,获取所述理线预测路...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维力感知的线圈精密装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夹爪伺服控制器,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细丝末端受力向量进行力分解,获取细丝末端切向力和细丝末端法向力,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细丝末端切向力和所述细丝末端法向力,遍历所述理线路径指标和所述单位弧长理线长度指标进行状态预测,获取理线预测路径和单位弧长理线预测长度,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运动速度信息、所述末端定位信息、所述细丝末端切向力和所述细丝末端法向力进行n个时刻的运动路径预测,获取所述理线预测路径,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初始速度大小、所述第一时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国超
申请(专利权)人:知行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