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结构用宽厚规格钢板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1814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体结构用宽厚规格钢板的生产方法,生产工艺包括铁水脱硫、转炉顶底吹炼、真空处理、连铸、控轧控冷、热处理,钢的成分质量百分比(Wt%)为:C0.02~0.1,Si0.2~0.4,Mn0.5~1.5,Alt0.02~0.04,Nb0.02~0.08,V0.005~0.1,Ti0.008~0.02,Cr0.3~0.7,Mo0.2~0.5,Ni0.3~1.4,Cu0.2~1.2,B0.001~0.002,P0.013,S0.005,O0.0012,N0.0045,H0.0001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Mo-Cu-Nb-B复合作用,可在少量添加其他合金元素条件下实现高强度、高韧性和可焊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低合金高强度钢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TMCP+RQ+T(机械热处理轧制 +调质)生产超高强宽厚规格钢板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船板钢在服役期间要承受复杂的动态载荷,船舶的建造和组装过程中,结构件会 产生巨大的应力,舰艇的无限航区的航行要承受位置及温度的考验。为了使船舶能在恶 劣环境下持续航行,同时,从资源和环保考虑,为减轻船体自重,增加船舶的载重量,提高船 速,要求船板钢具有高强度、高精度、良好低温冲击韧性、焊接性能。船舶用钢一般采用控轧控冷工艺以控制钢的晶粒度和产生碳氮化合物析出强化, 在热轧状态下获得高强度、高韧性、高可焊接性和良好成型性能等最佳机械性能配合的结 构材料。自从推行控轧控冷技术后,产品的热处理量大大减少,但对于比较厚的船板,采用 控轧控冷工艺得到的产品组织通常不均勻,影响材料的使用。因此,需要对较厚的钢板进行 后期热处理,以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特厚船体钢板作为一种专用的结构钢,对其性能要求 是非常苛刻的,不仅要在大厚度规格下满足强度、塑性的指标,还要求良好的低温韧性及焊 接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屈服强度590MPa以上,并具有优良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船体结构用宽厚规格钢板的生产方法,生产工艺包括铁水脱硫、转炉顶底吹炼、真空处理、连铸、控轧控冷、热处理,其特征在于:  钢的成分质量百分比(Wt%)为:C-0.02~0.1,Si-0.2~0.4,Mn-0.5~1.5,Alt-0.02~0.04,Nb-0.02~0.08,V-0.005~0.1,Ti-0.008~0.02,Cr-0.3~0.7,Mo-0.2~0.5,Ni-0.3~1.4,Cu-0.2~1.2,B-0.001~0.002,P≤0.013,S0.005,O≤0.0012,N≤0.0045,H≤0.0001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  工艺步骤及参数为:  (1)将满足化学成分要...

【技术特征摘要】
船体结构用宽厚规格钢板的生产方法,生产工艺包括铁水脱硫、转炉顶底吹炼、真空处理、连铸、控轧控冷、热处理,其特征在于钢的成分质量百分比(Wt%)为C 0.02~0.1,Si 0.2~0.4,Mn 0.5~1.5,Alt 0.02~0.04,Nb 0.02~0.08,V 0.005~0.1,Ti 0.008~0.02,Cr 0.3~0.7,Mo 0.2~0.5,Ni 0.3~1.4,Cu 0.2~1.2,B 0.001~0.002,P0.013,S0.005,O0.0012,N0.0045,H0.0001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工艺步骤及参数为(1)将满足化学成分要求的钢水浇铸成220~300mm厚板坯,轧前进行装炉加热,加热段和均热段温度为1250℃,加热速度8~10min/cm,加热时间250~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强罗登吴清明肖大恒李曲全李玲玲孙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