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取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46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2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向取料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的线圈生产用自动取料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容易出现各种故障从而影响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包括架体、产品、支撑座、水平移动机构、升降机构、气夹手和真空吸附装置;产品设置在架体上,支撑座平行设置在架体的一侧;水平移动机构设置在支撑座顶部;升降机构设置在水平移动机构的输出端;气夹手设置在升降机构的输出端一侧;真空吸附装置设置在升降机构的输出端另一侧。本技术通过气夹手和真空吸附装置的设置,在取料时可通过水平移动机构驱动气夹手和真空吸附装置水平移动,可通过升降机构驱动气夹手和真空吸附装置升降运动,气夹手和真空吸附装置同时取两组产品,进而可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圈生产取料,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取料机构


技术介绍

1、电感线圈是一种可在高频下使用的电感器,其结构简单,性能卓越,线材规格广泛,尤其适用于电感成型技术。电感线圈在生产时,会将线圈两端压成扁平状,然后对其裁切成相同规格的长度,将多个电感线圈通过点焊焊接在框体上,形成电感模组产品,方便企业进行出货。目前,对于产品毛坯件的下料基本是采用人工下料的方式,不仅存在劳动强度大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还存在较高的生产风险,容易危害工人的人身安全。配备自动取料装置成了五金配件自动生产流水线主要的的发展方向,它对提高生产率、确保生产安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现有的一些自动取料装置往往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容易出现各种故障从而影响生产效率。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双向取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双向取料机构,以解决现有的一些线圈生产用自动取料装置往往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容易出现各种故障从而影响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取料机构,包括架体(1001)和产品(1002),所述产品(1002)设置在所述架体(100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座(1)、水平移动机构(2)、升降机构(3)、气夹手(4)和真空吸附装置(5);所述支撑座(1)平行设置在所述架体(1001)的一侧;所述水平移动机构(2)设置在所述支撑座(1)顶部;所述升降机构(3)设置在所述水平移动机构(2)的输出端;所述气夹手(4)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3)的输出端一侧;所述真空吸附装置(5)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3)的输出端另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2)包括第一滑台气缸(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取料机构,包括架体(1001)和产品(1002),所述产品(1002)设置在所述架体(100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座(1)、水平移动机构(2)、升降机构(3)、气夹手(4)和真空吸附装置(5);所述支撑座(1)平行设置在所述架体(1001)的一侧;所述水平移动机构(2)设置在所述支撑座(1)顶部;所述升降机构(3)设置在所述水平移动机构(2)的输出端;所述气夹手(4)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3)的输出端一侧;所述真空吸附装置(5)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3)的输出端另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2)包括第一滑台气缸(201)和第一连接板(202),所述第一滑台气缸(201)固定在所述支撑座(1)顶部,所述第一连接板(20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台气缸(201)的活塞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第二滑台气缸(301)和第二连接板(302),所述第二滑台气缸(301)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02)上,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节力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