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柔性推动连接的磁保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38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柔性推动连接的磁保持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接触系统、推动部分和基座;推动部分包括推动卡;该推动卡连接在磁路系统的可动导磁体部件与接触系统的动簧部分之间;推动卡的一端与磁路系统的可动导磁体部件之间为柔性推动连接;推动卡的另一端与接触系统的动簧部分之间也为柔性推动连接。该结构,可以利用推动卡与动簧部分的柔性推动连接来为继电器的动作复归提供反力;还可以利用推动卡与磁路系统的柔性推动连接,利用自身的柔性变形,来最大限度的弥补装配公差产生的磁路气隙,从而增加电磁吸力,降低线圈功耗,同时这种柔性推动连接自身变形产生力也为继电器提供一种反力,以平衡磁保持继电器的动作、复归作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双柔性推动连接的磁保持继 电器。
技术介绍
磁保持继电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继电器,也是一种自动开关。和其他 电磁继电器一样,对电路起着自动接通和切断作用。所不同的是,磁保持继电器的常闭或常 开状态完全是依赖永久磁钢的作用,其开关状态的转换是靠一定宽度的脉冲电信号触发而 完成的。当继电器的触点需要开或合状态时(即接通或切断负载时),只需用正(反)直流 脉冲电压激励线圈,继电器在瞬间就完成了开与合的状态转换。通常触点处于保持状态时, 线圈不需继续通电,仅靠永久磁钢的磁力就能维持继电器的状态不变。现有磁保持继电器的结构主要由磁路系统、接触系统、推动部分和基座组成。磁路 系统一般由两个基本对称的磁路组成,磁路系统包括有静止导磁体部件、可动导磁体部件 和线圈,线圈则由线圈架和缠绕在线圈架的漆包线组成,静止导磁体部件装在线圈架上,可 动导磁体部件则通过基座的定位与静止导磁体部件相配合;接触系统包括动簧部分、静簧 部分;推动部分一般由推动卡担当;推动卡通常是连接在磁路系统的可动导磁体部件与接 触系统的动簧部分之间,即推动卡的一端与可动导磁体部件卡装相连接,推动卡的另一端 与动簧部分卡装相连接。当继电器线圈通正向脉冲电压时,磁路系统工作,可动导磁体部件 带动推动卡向一个方向移动,推动卡则推动动簧部分,使触点接触(即动触点与常开静触 点接触),继电器动作;当线圈通反向脉冲电压时,磁路系统工作,可动导磁体部件带动推 动卡向相反方向移动,推动卡则推动动簧部分,使触点断开(即动触点与常开静触点脱离, 同时动触点也可与常闭静触点接触),即继电器复归。现有的这种磁保持继电器,在设计推 动部分与磁路系统的连接结构时,通常设计成刚性推动连接,即推动部分的推动卡与磁路 系统的可动导磁体部件之间的相接触部分均设计成刚性结构件,这就导致继电器在动作和 复归中因为装配公差问题而存在空程,这就致使磁路部分的行程有一部分做无用功,从而 增大线圈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双柔性推动连接的磁保持 继电器,是在推动部分的两端分别采用了柔性推动连接,一方面,利用与动簧部分的柔性推 动连接来为继电器的动作复归提供反力;另一方面,利用与磁路系统的柔性推动连接,以通 过自身的柔性变形,来最大限度的弥补装配公差产生的磁路气隙,从而增加电磁吸力,降低 线圈功耗,同时这种自身变形产生力也为继电器提供一种反力,以平衡磁保持继电器的动 作、复归作用力。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双柔性推动连接的磁保持 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接触系统、推动部分和基座;磁路系统一般由两个基本对称的磁路组成,磁路系统包括有静止导磁体部件、可动导磁体部件和线圈;线圈则由线圈架和缠绕在 线圈架的漆包线组成;静止导磁体部件装在线圈架上,可动导磁体部件则通过基座的定位 与静止导磁体部件相配合;接触系统包括动簧部分、静簧部分;推动部分一般由推动卡担 当;该推动卡连接在磁路系统的可动导磁体部件与接触系统的动簧部分之间,推动卡的一 端与磁路系统的可动导磁体部件之间为柔性推动连接。所述推动卡的另一端与接触系统的动簧部分之间也为柔性推动连接;所述接触系 统的动簧部分包括动簧片,该动簧片的一端卡装在基座上,该动簧片的另一端与推动卡的 另一端活动卡装相连接。所述的推动卡的一端与磁路系统的可动导磁体部件之间设有柔性推动连接件,该 柔性推动连接件为可挠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可挠性结构件,该可挠性结构件的一端固接在所 述可动导磁体部件上,该可挠性结构件的另一端活动卡装在推动卡的一端。所述的推动卡的一端与磁路系统的可动导磁体部件之间设有柔性推动连接件,该 柔性推动连接件为可弹性伸缩变形的弹性结构件。所述的弹性结构件固定在推动卡上,并与可动导磁体部件中卡装入推动卡的部分 相接触。所述的弹性结构件固定在可动导磁体部件上,该可动导磁体部件卡装入推动卡 后,可动导磁体部件上通过弹性结构件与推动卡相接触。所述的静止导磁体部件由两块弯折的轭铁构成,两块轭铁的各一端则分别装入线 圈架的中心孔内,两块轭铁的各另一端分别弯设在线圈架的一侧而将缠绕在线圈架的漆 包线包容在内;所述的可动导磁体部件由第一衔铁、第二衔铁、磁钢和塑料件构成;第一衔 铁、第二衔铁和磁钢通过塑料件组装成一 H型形状,其中,磁钢装在中间,第一衔铁和第二 衔铁对称装在磁钢的两边,可动导磁体部件的两个H 口分别处在与两块轭铁的各另一端相 配合的位置,在塑料件上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轴线设在对称衔铁的中心对称位置。所述旋转轴的轴线设在正交于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的组合体的横向中心线上且 偏离在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的组合体的纵向中心线的外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将推动卡的一端与磁路系统的可动导磁体部件 之间设计为柔性推动连接,在推动卡的另一端与接触系统的动簧部分之间也设计为柔性推 动连接,为此形成了推动卡的双柔性推动连接,这种结构,一方面,可以利用推动卡与动簧 部分的柔性推动连接来为继电器的动作复归提供反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推动卡与磁路 系统的柔性推动连接,以通过柔性推动连接自身的柔性变形,来最大限度的弥补装配公差 产生的磁路气隙,从而增加电磁吸力,降低线圈功耗,同时这种柔性推动连接自身变形产生 力也为继电器提供一种反力,以平衡磁保持继电器的动作、复归作用力。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双柔性 推动连接的磁保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双柔性推动连接的磁保持继电器,包 括磁路系统、接触系统、推动部分和基座10 ;磁路系统一般由两个基本对称的磁路组成,磁 路系统包括有静止导磁体部件14、可动导磁体部件15和线圈13 ;线圈13则由线圈架131 和缠绕在线圈架的漆包线组成;静止导磁体部件14装在线圈架131上,可动导磁体部件15 则通过基座10的定位与静止导磁体部件14相配合;接触系统包括动簧部分16、静簧部分 17 ;推动部分一般由推动卡11担当;该推动卡11连接在磁路系统的可动导磁体部件15与 接触系统的动簧部分16之间,推动卡11的一端与磁路系统的可动导磁体部件15之间为柔 性推动连接。所述推动卡11的另一端与接触系统的动簧部分16之间也为柔性推动连接;所述 接触系统的动簧部分包括动簧片161,该动簧片161的一端卡装在基座10上,该动簧片161 的另一端与推动卡11的另一端活动卡装相连接。所述的推动卡11的一端与磁路系统的可动导磁体部件15之间设有柔性推动连接 件,该柔性推动连接件为可挠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可挠性结构件121,该可挠性结构件121的 一端固接在所述可动导磁体部件15上,该可挠性结构件121的另一端活动卡装在推动卡11 的一端;该可挠性结构件121可以为簧片或具有簧片一样特性的结构件,当继电器线圈通 正向脉冲电压时,磁路系统工作,可动导磁体部件15通过可挠性结构件121带动推动卡11 向一个方向移动,由于可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双柔性推动连接的磁保持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接触系统、推动部分和基座;该磁路系统包括有静止导磁体部件、可动导磁体部件和线圈;线圈由线圈架和缠绕在线圈架的漆包线组成;静止导磁体部件装在线圈架上,可动导磁体部件通过基座的定位与静止导磁体部件相配合;接触系统包括动簧部分、静簧部分;推动部分包括推动卡;该推动卡连接在磁路系统的可动导磁体部件与接触系统的动簧部分之间;其特征在于:推动卡的一端与磁路系统的可动导磁体部件之间为柔性推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具有双柔性推动连接的磁保持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接触系统、推动部分和基座;该磁路系统包括有静止导磁体部件、可动导磁体部件和线圈;线圈由线圈架和缠绕在线圈架的漆包线组成;静止导磁体部件装在线圈架上,可动导磁体部件通过基座的定位与静止导磁体部件相配合;接触系统包括动簧部分、静簧部分;推动部分包括推动卡;该推动卡连接在磁路系统的可动导磁体部件与接触系统的动簧部分之间;其特征在于推动卡的一端与磁路系统的可动导磁体部件之间为柔性推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柔性推动连接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推动卡的另一端与接触系统的动簧部分之间也为柔性推动连接;所述接触系统的动簧部 分包括动簧片,该动簧片的一端卡装在基座上,该动簧片的另一端与推动卡的另一端活动 卡装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柔性推动连接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推动卡的一端与磁路系统的可动导磁体部件之间设有柔性推动连接件,该柔性推动 连接件为可挠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可挠性结构件,该可挠性结构件的一端固接在所述可动导 磁体部件上,该可挠性结构件的另一端活动卡装在推动卡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柔性推动连接的磁保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推动卡的一端与磁路系统的可动导磁体部件之间设有柔性推动连接件,该柔性推动 连接件为可弹性伸缩变形的弹性结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叔明饶丽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