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片减薄砂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0900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8
本技术提供一种硅片减薄砂轮,属于砂轮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减薄砂轮在打磨时降温效率低下的问题,一种硅片减薄砂轮,包括:打磨盘本体,所述打磨盘本体一端面外圆周阵列设置有打磨片,相邻所述打磨片之间设置有导流槽,多个所述打磨片内周设置有打磨环,所述打磨环与打磨片之间形成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导流槽连通;所述打磨盘本体上圆周阵列贯穿设置有引导孔,所述引导孔一端连通所述环形槽,所述引导孔另一端连通至打磨盘本体另一端面;转动导流结构,所述转动导流结构能够在所述打磨盘本体处于转动状态时,向所述引导孔输送冷却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砂轮,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硅片减薄砂轮


技术介绍

1、减薄砂轮磨削加工广泛应用于led蓝宝石衬底减薄、硅晶圆减薄和氮化铝基板减薄等领域,利用减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是对超硬材料精密减薄的普遍技术手段。减薄砂轮的直径一般在300毫米以上,为改善磨削过程中的排屑和冷却效果,砂轮面一般由很多小的磨料块排列组合而成。减薄砂轮在打磨时会产生高热量,在提升打磨的效率的同时,还需要提升打磨时的降温效率,避免温度过高降低打磨质量。

2、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现有技术的减薄砂轮在打磨时降温效率低下。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硅片减薄砂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硅片减薄砂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减薄砂轮在打磨时降温效率低下的问题。

2、本技术一种硅片减薄砂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硅片减薄砂轮,包括:

4、打磨盘本体,所述打磨盘本体一端面外圆周阵列设置有打磨片,相邻所述打磨片之间设置有导流槽,多个所述打磨片内周设置有打磨环,所述打磨环与打磨片之间形成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导流槽连通;

5、所述打磨盘本体上圆周阵列贯穿设置有引导孔,所述引导孔一端连通所述环形槽,所述引导孔另一端连通至打磨盘本体另一端面;

6、转动导流结构,所述转动导流结构能够在所述打磨盘本体处于转动状态时,向所述引导孔输送冷却液。

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导流结构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连通至引导孔,所述密封环固定连接有导流座,所述导流座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一端连通至空腔,所述流道另一端连通至导流座侧壁,所述导流座侧壁还设置有汇流槽,所述汇流槽与导流座连通,所述导流座上转动连接有汇流环,所述汇流环侧壁贯穿设置有侧孔,所述侧孔与汇流槽连通,所述侧孔外侧连通有管口。

8、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环包括内环和设置于内环外周的外环,所述内环和外环之间的间隙形成空腔。

9、进一步的,所述打磨盘本体上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螺栓沉孔。

10、进一步的,所述打磨盘本体为不锈钢材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技术通过在打磨盘本体设置可以输送冷却液的通道,从而对打磨材料的表面进行冷却,从而快速降低打磨材料表面的温度,同时其引导孔能够均匀喷出,并由于离心力,从周向设置的多个导流槽流出,提升了降温的均匀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片减薄砂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片减薄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导流结构包括密封环(5),所述密封环(5)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连通至引导孔(4),所述密封环(5)固定连接有导流座(6),所述导流座(6)设置有流道(61),所述流道(61)一端连通至空腔,所述流道(61)另一端连通至导流座(6)侧壁,所述导流座(6)侧壁还设置有汇流槽(62),所述汇流槽(62)与导流座(6)连通,所述导流座(6)上转动连接有汇流环(7),所述汇流环(7)侧壁贯穿设置有侧孔(70),所述侧孔(70)与汇流槽(62)连通,所述侧孔(70)外侧连通有管口(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片减薄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5)包括内环(51)和设置于内环(51)外周的外环(52),所述内环(51)和外环(52)之间的间隙形成空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片减薄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盘本体(1)上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螺栓沉孔(9)。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硅片减薄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盘本体(1)为不锈钢材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片减薄砂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片减薄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导流结构包括密封环(5),所述密封环(5)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连通至引导孔(4),所述密封环(5)固定连接有导流座(6),所述导流座(6)设置有流道(61),所述流道(61)一端连通至空腔,所述流道(61)另一端连通至导流座(6)侧壁,所述导流座(6)侧壁还设置有汇流槽(62),所述汇流槽(62)与导流座(6)连通,所述导流座(6)上转动连接有汇流环(7),所述汇流环(7)侧壁贯穿设置有侧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健生刘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顺启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