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0896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基础底板下后张法预应力抗浮锚杆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装置,锁定装置套装在套管连接装置顶部,套管连接装置包括定位管,定位管底部设置端部套筒,顶部设置连接内管,连接内管与定位管之间设置外侧翼缘,锁定组件包括连接外管、棘轮及棘爪,连接外管套装在连接内管上,棘轮套装在连接外管外侧,外侧翼缘上对应棘轮设置棘爪,张拉加荷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加荷组件,支撑组件位于套管连接装置的外侧,支撑组件顶部为加荷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预应力抗浮锚杆锚具标高低于基础筏板顶标高的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施工,安全可靠,对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的技术进步产生显著地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装置,主要应用于基础底板下后张法预应力抗浮锚杆施工。


技术介绍

1、建筑工程领域,为防止、减小或控制地下水浮力,常采用预应力抗浮锚杆的抗浮措施。预应力抗浮锚杆一般在基础垫层施工之后,基础筏板施工之前进行施工,预应力抗浮锚杆上部的锚具锚固在基础筏板上,与基础筏板一起共同抵抗地下水浮力作用。

2、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等原因,经常会出现建筑物设计层数减小的情况,而此时往往预应力抗浮锚杆已经施工完成,为了平衡建筑物的抗浮稳定性,不得不在原设计厚度的基础筏板上增加基础筏板的厚度,以满足原设计层高抗浮所需的配重。此时预应力抗浮锚杆锚具标高低于基础筏板顶标高,锚具处于筏板施工时预留的狭窄空间内,会造成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施工困难,锚具无法及时、有效锁定造成预应力损失,进而影响抗浮锚杆施工质量,产生抗浮安全隐患。

3、中国专利cn110144825a公开一种先张法折线预应力筋上压式弯起装置及其操作方法,该专利的作用对象是混凝土桥梁上先张法预应力筋,预应力筋所用材料为双根钢绞线。该专利不能用于锚杆所用材料为单根预应力螺纹钢筋的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此外,该专利在活动锚具锁定时从钢绞线上方套入套管,穿过千斤顶至活动端锚具上的锚具夹片上,通过敲击套管,使锚具夹片有效地卡入活动端锚具完成锁定,稳定性差,难以保证锚具夹片有效卡入活动锚具。

4、中国专利cn115852953a公开一种预应力锚杆张拉锁定结构及方法,该专利的使用时机是混凝土垫层施工之后地下室底板施工之前,此时预应力锚杆端部锁定螺母处于一开放的空间,锁定施工不受空间限制。该专利不能用于既有的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此外,该专利的预应力抗浮锚杆的锚固端位于基础垫层之上。垫层一般设计为c20无配筋混凝土,根据《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j476-2019)第8.5.6条规定,锚杆张拉时台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不应小于20mpa,考虑到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该专利难以保证锚杆张拉时基础垫层的混凝土强度满足规范要求。该专利在预应力锚杆上套设螺旋箍筋。螺旋箍筋一般点焊在纵筋的外侧,与纵筋共同形成骨架,该专利仅将螺旋箍筋套设在锚杆上,不能保证箍筋与锚杆形成骨架。该专利在地下室底板施工中将预应力锚杆的端部和第二锚固板、螺旋箍筋等浇筑在混凝土内部,未采取抗浮锚杆的成品保护措施,地下室结构底板施工极易扰动锚固体及筋体,进而影响到抗浮锚杆的抗浮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预留出预应力锚杆锚具的空间,避免施工时扰动锚固体及筋体,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往复多次进行锚具锁定动作及解决了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锚具无法及时、有效锁定造成预应力损失的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装置。

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装置,包括套管连接装置、锁定装置及张拉加荷装置,锁定装置套装在套管连接装置顶部,锁定装置与套管连接装置之间设置锁定组件,套管连接装置包括定位管,定位管底部设置端部套筒,顶部设置连接内管,连接内管与定位管之间设置外侧翼缘,锁定组件包括连接外管、棘轮及棘爪,连接外管套装在连接内管上,棘轮套装在连接外管外侧,外侧翼缘上对应棘轮设置棘爪,张拉加荷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加荷组件,支撑组件位于套管连接装置的外侧,支撑组件顶部为加荷组件。

3、所述的定位管、连接内管及连接外管均设置为空心圆柱形结构,定位管、连接内管、连接外管及端部套筒中心线重合。空心圆柱形结构的设置便于锚具和锚杆的穿过。

4、所述的外侧翼缘设置为环形板,外侧翼缘与连接内管组成的截面为l型。

5、所述的定位管内径大于连接内管内径,外侧翼缘外径大于定位管外径。

6、所述的连接外管侧壁上水平设置手柄。手柄为实心圆柱型。

7、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两加荷承压型钢,两加荷承压型钢分别布置于套管连接装置两侧。

8、所述的加荷组件包括加荷承压板、穿心液压千斤顶及上部精轧螺纹钢筋,加荷承压板设置在支撑组件顶部,穿心液压千斤顶布置在加荷承压板顶部。

9、所述的上部精轧螺纹钢筋穿过穿心液压千斤顶,上部精轧螺纹钢筋底端设置内丝直接头,内丝直接头与上部精轧螺纹钢筋采用螺纹连接。穿心液压千斤顶所产生的张拉力可以通过上部精轧螺纹钢筋向下传递。

10、所述的棘爪设置为两个,两棘爪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外侧翼缘上。棘轮可与棘爪配合,在手柄的作用下,实现整个锁定装置的顺时针拧紧和逆时针回转,进而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往复多次进行锚具锁定动作,完成锚具的锁定。

11、所述的加荷承压型钢采用h型钢,h型钢腹板垂直于水平面放置,加荷承压板设为方形钢板,加荷承压板几何中心处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中心与上述定位管、连接内管、连接外管及端部套筒的中心线重合。型钢为两段,分别对称骑跨设置于基础筏板混凝土预留出锚具的空间的边缘。两段型钢之间的间距能够满足锁定装置置入和手柄的转动。

12、施工步骤如下:

13、一、基础垫层施工

14、二、预应力抗浮锚杆施工

15、在基础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成之后进行,锚具为六边形螺母,锚杆为精轧螺纹钢筋。

16、三、基础筏板施工

17、由于预应力抗浮锚杆锚具标高低于基础筏板顶标高,在基础筏板混凝土施工之前应采用套管预留等方式预留出锚具的空间,防止基础筏板施工时扰动锚具和筋体,同时也便于后期预应力抗浮锚杆的张拉锁定。

18、四、本专利技术的施工

19、已经施工完毕的下部精轧螺纹钢筋通过内丝直接头与加荷组件中的上部精轧螺纹钢筋连接。

20、将定位管底部的端部套筒套装在锚具上,端部套筒对应六边形螺母的锚具设置为相配套的内六边形,内六边形的尺寸略大于锚具的外尺寸,端部套筒可紧密啮合。

21、再将连接外管套装在连接内管上,棘轮与棘爪位置配合好,将棘轮定位即可。棘轮可与棘爪配合,在手柄的作用下,实现整个锁定装置的顺时针拧紧和逆时针回转,进而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往复多次进行锚具锁定动作,完成锚具的锁定。

22、在基础筏板的顶面安装好加荷承压型钢,加荷承压型钢顶部安装好加荷承压板,将上部精轧螺纹钢筋通过加荷承压板的圆形通孔,最后将穿心液压千斤顶安装在加荷承压板顶部。穿心液压千斤顶所产生的张拉力可以通过上部精轧螺纹钢筋向下传递,实现预应力抗浮锚杆的张拉。

23、锁定装置、张拉加荷装置中的加荷承压型钢、加荷承压板、上部精轧螺纹钢筋、下部精轧螺纹钢筋和内丝直接头等各个受力构件本身具有一定强度,在预应力抗浮锚杆的张拉锁定过程中,不发生受力损坏。

24、五、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

25、本专利技术安装完成后,下部精轧螺纹钢筋与上部精轧螺纹钢筋有效连接,且满足张拉条件后,开始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张拉条件,是指张拉设备已进行校准和标定,加荷承压型钢与基础筏板接触面平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连接装置、锁定装置及张拉加荷装置,锁定装置套装在套管连接装置顶部,锁定装置与套管连接装置之间设置锁定组件,套管连接装置包括定位管(16),定位管(16)底部设置端部套筒(5),顶部设置连接内管(17),连接内管(17)与定位管(16)之间设置外侧翼缘(7),锁定组件包括连接外管(18)、棘轮(9)及棘爪(8),连接外管(18)套装在连接内管(17)上,棘轮(9)套装在连接外管(18)外侧,外侧翼缘(7)上对应棘轮(9)设置棘爪(8),张拉加荷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加荷组件,支撑组件位于套管连接装置的外侧,支撑组件顶部为加荷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管(16)、连接内管(17)及连接外管(18)均设置为空心圆柱形结构,定位管(16)、连接内管(17)、连接外管(18)及端部套筒(5)中心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外侧翼缘(7)设置为环形板,外侧翼缘(7)与连接内管(17)组成的截面为L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管(16)内径大于连接内管(17)内径,外侧翼缘(7)外径大于定位管(16)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外管(18)侧壁上水平设置手柄(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包括两加荷承压型钢(12),两加荷承压型钢(12)分别布置于套管连接装置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加荷组件包括加荷承压板(13)、穿心液压千斤顶(14)及上部精轧螺纹钢筋(15),加荷承压板(13)设置在支撑组件顶部,穿心液压千斤顶(14)布置在加荷承压板(13)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部精轧螺纹钢筋(15)穿过穿心液压千斤顶(14),上部精轧螺纹钢筋(15)底端设置内丝直接头(11),内丝直接头(11)与上部精轧螺纹钢筋(15)采用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棘爪(8)设置为两个,两棘爪(8)均通过螺栓(6)固定在外侧翼缘(7)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加荷承压型钢(12)采用H型钢,H型钢腹板垂直于水平面放置,加荷承压板(13)设为方形钢板,加荷承压板(13)几何中心处设有圆形通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连接装置、锁定装置及张拉加荷装置,锁定装置套装在套管连接装置顶部,锁定装置与套管连接装置之间设置锁定组件,套管连接装置包括定位管(16),定位管(16)底部设置端部套筒(5),顶部设置连接内管(17),连接内管(17)与定位管(16)之间设置外侧翼缘(7),锁定组件包括连接外管(18)、棘轮(9)及棘爪(8),连接外管(18)套装在连接内管(17)上,棘轮(9)套装在连接外管(18)外侧,外侧翼缘(7)上对应棘轮(9)设置棘爪(8),张拉加荷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加荷组件,支撑组件位于套管连接装置的外侧,支撑组件顶部为加荷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管(16)、连接内管(17)及连接外管(18)均设置为空心圆柱形结构,定位管(16)、连接内管(17)、连接外管(18)及端部套筒(5)中心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外侧翼缘(7)设置为环形板,外侧翼缘(7)与连接内管(17)组成的截面为l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狭窄空间内预应力抗浮锚杆张拉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管(16)内径大于连接内管(17)内径,外侧翼缘(7)外径大于定位管(16)外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军王其良杨琪梁雅琪崔传栋高海龙王树威王静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驰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