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移动设备及作业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0457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5
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自主移动设备及作业机器人,自主移动设备应用于作业机器人,自主移动设备包括机身、顶升组件以及电控盒,顶升组件安装于机身,顶升组件适于带动作业机器人的执行结构俯仰活动,电控盒安装于机身并电连接于顶升组件,电控盒的下表面限定出避让空间,顶升组件的至少部分容纳于避让空间中。如此,顶升组件的至少部分容纳于避让空间中有助于减少顶升组件占用机身的空间,有助于提高机身的整合度,从而有助于减小机身的体积,降低制造成本。此外,电控盒可以通过避让空间避让顶升组件,有助于降低顶升组件与电控盒碰撞的风险,从而有助于提高顶升组件移动的顺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主移动设备及作业机器人


技术介绍

1、作业机器人可以通过电控盒控制顶升组件的运动,以带动作业机器人的执行机构进行高度的调节,以保证执行机构工作时处于合适的高度位置。

2、然而,电控盒及顶升组件的体积较大,相关技术的作业机器人的电控盒和顶升组件均安装于机身,电控盒及顶升组件占用机身的空间较大,导致机身的整合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自主移动设备及作业机器人,以改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2、本技术实施方式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自主移动设备,自主移动设备应用于作业机器人,自主移动设备包括机身、顶升组件以及电控盒,顶升组件安装于机身,顶升组件适于带动作业机器人的执行结构俯仰活动,电控盒安装于机身并电连接于顶升组件,电控盒的下表面限定出避让空间,顶升组件的至少部分容纳于避让空间中。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控盒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避让面和第二避让面,第一避让面沿机身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避让面沿机身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避让面和第二避让面呈夹角分布,第一避让面和第二避让面限定形成避让空间。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避让面呈倾斜设置,第一避让面和第二避让面的夹角大于90度。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升组件包括机架、顶升件以及直线驱动件,顶升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直线驱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并连接于顶升件,直线驱动件适于带动顶升件俯仰活动,电控盒通过避让空间避让直线驱动件。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升件包括第一支承体、第二支承体和转接体,第一支承体和第二支承体均可转动地连接于机架,转接体连接于第一支承体和第二支承体,转接体、第一支承体和第二支承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接体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支承体和第二支承体均连接于第一表面,自主移动设备还包括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机架并位于第二表面的一侧,直线驱动件连接于连杆组件,连杆组件被配置为在直线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顶升件俯仰活动。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承体和第一表面的连接处设有加强部,和/或,第二支承体和第一表面的连接处设有加强部。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接体设有第一电机安装缺口和第二电机安装缺口,第一电机安装缺口和第二电机安装缺口间隔。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安装缺口呈弧状,第二电机安装缺口呈弧状。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机架包括支撑横梁和安装座,直线驱动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横梁,安装座包括安装座体、第一安装体和第二安装体,顶升件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安装体,自主移动设备还包括连杆组件,直线驱动件连接于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安装体,安装座体、第一安装体和第二安装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13、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作业机器人,作业机器人包括除雪设备以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自主移动设备,除雪设备包括执行机构,执行机构连接于顶升组件。

14、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自主移动设备及作业机器人,自主移动设备应用于作业机器人,自主移动设备包括机身、顶升组件以及电控盒,顶升组件安装于机身,顶升组件适于带动作业机器人的执行结构俯仰活动,电控盒安装于机身并电连接于顶升组件,电控盒的下表面限定出避让空间,顶升组件的至少部分容纳于避让空间中。如此,顶升组件的至少部分容纳于避让空间中有助于减少顶升组件占用机身的空间,有助于提高机身的整合度,从而有助于减小机身的体积,降低制造成本。此外,电控盒可以通过避让空间避让顶升组件,有助于降低顶升组件与电控盒碰撞的风险,从而有助于提高顶升组件移动的顺畅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主移动设备,应用于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避让面和第二避让面,所述第一避让面沿所述机身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避让面沿所述机身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避让面和所述第二避让面呈夹角分布,所述第一避让面和所述第二避让面限定形成所述避让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主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避让面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避让面和所述第二避让面的夹角大于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主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件包括第一支承体、第二支承体和转接体,所述第一支承体和所述第二支承体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转接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承体和所述第二支承体,所述转接体、所述第一支承体和所述第二支承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主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体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支承体和所述第二支承体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自主移动设备还包括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所述直线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直线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顶升件俯仰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主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体和所述第一表面的连接处设有加强部,和/或,所述第二支承体和所述第一表面的连接处设有加强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主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体设有第一电机安装缺口和第二电机安装缺口,所述第一电机安装缺口和所述第二电机安装缺口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主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安装缺口呈弧状,所述第二电机安装缺口呈弧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主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支撑横梁和安装座,所述直线驱动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横梁,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座体、第一安装体和第二安装体,所述顶升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体,所述自主移动设备还包括连杆组件,所述直线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体,所述安装座体、所述第一安装体和所述第二安装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11.一种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机器人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主移动设备,应用于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避让面和第二避让面,所述第一避让面沿所述机身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避让面沿所述机身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避让面和所述第二避让面呈夹角分布,所述第一避让面和所述第二避让面限定形成所述避让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主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避让面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避让面和所述第二避让面的夹角大于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主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件包括第一支承体、第二支承体和转接体,所述第一支承体和所述第二支承体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转接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承体和所述第二支承体,所述转接体、所述第一支承体和所述第二支承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主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体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支承体和所述第二支承体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自主移动设备还包括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阳朱涛涛宋永琪李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汉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