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梯系统的轿厢停靠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电梯系统的轿厢停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0283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系统的轿厢停靠方法,所述电梯系统安装在建筑中,包括至少两个竖直的轨道、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和在两个轨道之间经过切换装置可平滑切换的至少两个自驱动轿厢,轿厢内乘客选定的内召楼层或厅门为授权区域且其权限大于乘客出发的楼层或厅门的权限时,乘客在选定内召楼层或厅门前要先进行身份识别,电梯系统才控制轿厢运行至内召楼层或内召厅门处进行平层停靠。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智能多轿厢并行电梯系统可以换轨的特点,进入轿厢后,可以根据授权指令,引导轿厢通过切轨到达目的楼层或厅门衔接的轨道,方便乘客进入授权区域,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具体为一种电梯系统的轿厢停靠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电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载人或载物垂直运输工具。自1854年电梯专利技术以来,电梯轿厢一直采用钢丝绳轮曳引驱动的方式运行,通过在大楼顶层设置机房、曳引电机及减速装置,带动钢丝绳以拉动轿厢及配重在井道内的轨道上运行。这种驱动方式使得在单个井道内通常仅能运行一个轿厢,单轿厢运行模式的电梯在低层建筑、客流量小的楼层尚且能满足使用需求。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大人口密度的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单轿厢运行模式的电梯其候梯时间长、运送效率低的缺点被不断放大,这种传统的单轿厢电梯运行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建筑快速发展的需求。

2、为提高建筑空间利用率以及电梯运送效率,降低建筑和电梯的造价成本,随着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一种多轿厢并行电梯正在开发应用。多轿厢并行电梯采用无曳引钢丝绳直接驱动技术,实现了同一个井道内可同时运行多台电梯轿厢,各井道之间的电梯可进行相互切换井道运行,实现超越运行。

3、然而,在很多建筑中乘梯时,部分区域是需要授权进入的,例如很多酒店和写字楼中,进入电梯后若想到达某些楼层,需要刷卡后才能按下目标楼层的按钮。在传统电梯中,进入电梯时轿厢所对应的井道和离开电梯时轿厢所对应的井道是相同的,因此,对于需要进入授权区域的乘梯人员而言,乘梯前,需要在能进入授权区域的井道对应的厅门外等待。对于多轿厢并行电梯,受限于群控系统的逻辑,此井道上的轿厢的调配和等待时间可能较长,使乘梯人员的等待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系统的轿厢停靠方法,利用智能多轿厢并行电梯系统可以换轨的特点,进入轿厢后,可以根据授权指令,引导轿厢通过切轨到达目的楼层或厅门衔接的轨道,方便乘客进入授权区域,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电梯系统的轿厢停靠方法,所述电梯系统安装在建筑中,包括至少两个竖直的轨道、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和在两个轨道之间经过切换装置可平滑切换的至少两个自驱动轿厢,轿厢内乘客选定的内召楼层或厅门为授权区域且其权限大于乘客出发的楼层或厅门的权限时,乘客在选定内召楼层或厅门前要先进行身份识别,电梯系统才控制轿厢运行至内召楼层或内召厅门处进行平层停靠。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5、轿厢内设有用于身份识别的身份识别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包括指纹验证、二维码验证、手机验证、虹膜验证、声音验证、磁卡验证等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若内召楼层或内召厅门为授权区域的楼层或厅门,但乘客在选定内召楼层或厅门时没有进行身份识别,则电梯控制系统视选定内召楼层或厅门的操作无效。

7、若内召楼层或内召厅门为非授权区域的楼层或厅门,不论轿厢内乘客是否进行了身份识别,控制系统接收到内召指令后控制轿厢正常运行至目标楼层或厅门。

8、乘客从授权区域的其中一层的一个厅门进入轿厢,当其内召楼层或内召厅门位于非授权区域时,无需进行身份验证,控制系统接收到内召指令后控制轿厢正常运行至目标楼层或厅门。

9、乘客从第一授权区域的其中一层的一个厅门进入轿厢,当其内召楼层或内召厅门位于第二授权区域时,如果第一授权区域的权限大于第二授权区域的权限或者和第二授权区域的权限相同,则无需身份识别,如果第一授权区域的权限小于第二授权区域的权限,则乘客需进行身份识别才能进入第二授权区域。

10、轿厢设有两个轿门,设两个轿门分别为前轿门和后轿门,至少一个厅门设置为可两侧开启,设可开启的两侧厅门分别为前厅门和后厅门,前厅门和前轿门配合,后厅门和后轿门配合,前厅门对应非授权区域,后厅门对应授权区域,乘客可从打开的前轿门和前厅门进入非授权区域,从打开的后轿门和后厅门进入授权区域。

11、当乘客从某一层的授权区域的后厅门进入轿厢,内召厅门为其它楼层的前厅门时,无需进行身份识别。

12、当乘客从某一层的授权区域的后厅门进入轿厢,内召厅门为其它楼层的后厅门时,乘客需要先进行身份识别才能从后厅门进入授权区域。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智能多轿厢并行电梯系统可以换轨的特点,进入轿厢后,可以根据授权指令,引导轿厢通过切轨到达目的楼层或厅门衔接的轨道,方便乘客进入授权区域,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系统的轿厢停靠方法,所述电梯系统安装在建筑中,包括至少两个竖直的轨道、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和在两个轨道之间经过切换装置可平滑切换的至少两个自驱动轿厢,其特征在于,轿厢内乘客选定的内召楼层或厅门为授权区域且其权限大于乘客出发的楼层或厅门的权限时,乘客在选定内召楼层或厅门前要先进行身份识别,电梯系统才控制轿厢运行至内召楼层或内召厅门处进行平层停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停靠方法,其特征在于:轿厢内设有用于身份识别的身份识别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包括指纹验证、二维码验证、手机验证、虹膜验证、声音验证、磁卡验证等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停靠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内召楼层或内召厅门为授权区域的楼层或厅门,但乘客在选定内召楼层或厅门时没有进行身份识别,则电梯控制系统视选定内召楼层或厅门的操作无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停靠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内召楼层或内召厅门为非授权区域的楼层或厅门,不论轿厢内乘客是否进行了身份识别,控制系统接收到内召指令后控制轿厢正常运行至目标楼层或厅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停靠方法,其特征在于:乘客从授权区域的其中一层的一个厅门进入轿厢,当其内召楼层或内召厅门位于非授权区域时,无需进行身份验证,控制系统接收到内召指令后控制轿厢正常运行至目标楼层或厅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停靠方法,其特征在于:乘客从第一授权区域的其中一层的一个厅门进入轿厢,当其内召楼层或内召厅门位于第二授权区域时,如果第一授权区域的权限大于第二授权区域的权限或者和第二授权区域的权限相同,则无需身份识别,如果第一授权区域的权限小于第二授权区域的权限,则乘客需进行身份识别才能进入第二授权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停靠方法,其特征在于:轿厢设有两个轿门,设两个轿门分别为前轿门和后轿门,至少一个厅门设置为可两侧开启,设可开启的两侧厅门分别为前厅门和后厅门,前厅门和前轿门配合,后厅门和后轿门配合,前厅门对应非授权区域,后厅门对应授权区域,乘客可从打开的前轿门和前厅门进入非授权区域,从打开的后轿门和后厅门进入授权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轿厢停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乘客从某一层的授权区域的后厅门进入轿厢,内召厅门为其它楼层的前厅门时,无需进行身份识别。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轿厢停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乘客从某一层的授权区域的后厅门进入轿厢,内召厅门为其它楼层的后厅门时,乘客需要先进行身份识别才能从后厅门进入授权区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系统的轿厢停靠方法,所述电梯系统安装在建筑中,包括至少两个竖直的轨道、至少一个切换装置和在两个轨道之间经过切换装置可平滑切换的至少两个自驱动轿厢,其特征在于,轿厢内乘客选定的内召楼层或厅门为授权区域且其权限大于乘客出发的楼层或厅门的权限时,乘客在选定内召楼层或厅门前要先进行身份识别,电梯系统才控制轿厢运行至内召楼层或内召厅门处进行平层停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停靠方法,其特征在于:轿厢内设有用于身份识别的身份识别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包括指纹验证、二维码验证、手机验证、虹膜验证、声音验证、磁卡验证等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停靠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内召楼层或内召厅门为授权区域的楼层或厅门,但乘客在选定内召楼层或厅门时没有进行身份识别,则电梯控制系统视选定内召楼层或厅门的操作无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停靠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内召楼层或内召厅门为非授权区域的楼层或厅门,不论轿厢内乘客是否进行了身份识别,控制系统接收到内召指令后控制轿厢正常运行至目标楼层或厅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停靠方法,其特征在于:乘客从授权区域的其中一层的一个厅门进入轿厢,当其内召楼层或内召厅门位于非授权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翔周立波朱建伟毛凯萍谭慧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