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造内、外星轮的模具型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813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造内、外星轮的模具型腔,包括终端上模和终端下模,所述终端上模的下端面和所述终端下模的上端面围合后的中心形成一可成套锻打所述内、外星轮的型腔。所述终端上模的下端面中央向上凹进一外凹槽,该凹槽的中央再向上凹进一直径与所述外星轮的外径匹配的内凹槽,该内凹槽的底面中央下突一外径与所述外星轮的内径匹配的凸缘;所述终端下模的上端面中央下凹一上大下小的一级台阶形凹槽,该台阶形凹槽的上凹槽的直径与所述终端上模的内凹槽的直径相等,所述台阶形凹槽的下凹槽的直径与所述内星轮的外径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锻造内、外星轮的模具型腔可以提高产品的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型腔,具体涉及一种锻造内、外星轮的模具型腔
技术介绍
内、外星轮属于汽车差速器上的零部件(见图Ia和图lb),外星轮10的内径dl略 大于内星轮20的外径d2,外星轮10的厚度H大于内星轮20的厚度h,而且两类产品的材 料一致,以往内、外星轮在锻造时通常分别开设模具并分开锻造,而且外星轮的内腔废料没 有利用(见图1)。原有工艺是将外星轮放在曲柄压力机上采用开式锻造生产。而内星轮则 是在高速镦锻机上生产。两种产品需要分别进行加热,因此,不仅材料消耗大,能源损耗也 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锻造内、外星轮的模具 型腔,它可以提高产品的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锻造内、外星轮的模具型腔,包括终端上模和终 端下模,其中,所述终端上模的下端面和所述终端下模的上端面围合后的中心形成一可成 套锻打所述内、外星轮的型腔。上述的锻造内、外星轮的模具型腔,其中,所述终端上模的下端面中央下突一外径 与所述外星轮的外径匹配的凸台,该凸台的底面中央再向下突有一外径与所述外星轮的内 径匹配的凸缘;所述终端下模的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锻造内、外星轮的模具型腔,包括终端上模和终端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上模的下端面和所述终端下模的上端面围合后的中心形成一可成套锻打所述内、外星轮的型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中夏陆文渊缪桃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爱知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