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急救援,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排涝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排涝机器人功能较单一,只有排水的功能,而应急救援的场景较复杂,特别是野外救援,塌方、地面塌陷或者建筑倒塌等原因导致树木、大块硬物(石头、混凝土块)横在路中间,阻挡排涝机器人到达救援位置。此外,对于地震海啸等灾害引发的房屋倒塌及楼层积水,倒塌的房屋阻碍排涝机器人到达排涝位置,就需要救援人员进入倒塌的房屋中放置水泵等抽水设备,而倒塌的房屋使得救援人员前进困难且空气不流通,救援人员需要长时间停留在这种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对救援人员是极大的考验。
2、现有的排涝机器人只有排水功能,无法适应上述复杂的工作环境,只能配合其他的救援设备,而应急救援现场所有的救援设备都很紧张,这就导致排涝机器人的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排涝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以解决上述存在现有排涝机器人功能单一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排涝机器人,包括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排涝机器人,包括主体、行走机构、主水泵、液压控制系统,行走机构设置在主体两侧用于带动排涝机器人移动,主水泵设置在主体下方用于排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主体上的多个外接接口,外接接口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外接接口用于通过液压油管连接外部液压设备,液压控制系统设置在主体内用于控制内部液压设备和外部液压设备,内部液压设备为包括主水泵在内的设置在排涝机器人上的液压设备,外部液压设备为与排涝机器人分开的液压设备,仅在使用时与排涝机器人的外接接口连接,液压控制系统为负载敏感系统,能够根据负载的压力反馈,实时调节液压控制系统的流量,从而维持供给到液压设备所需的压力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排涝机器人,包括主体、行走机构、主水泵、液压控制系统,行走机构设置在主体两侧用于带动排涝机器人移动,主水泵设置在主体下方用于排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主体上的多个外接接口,外接接口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外接接口用于通过液压油管连接外部液压设备,液压控制系统设置在主体内用于控制内部液压设备和外部液压设备,内部液压设备为包括主水泵在内的设置在排涝机器人上的液压设备,外部液压设备为与排涝机器人分开的液压设备,仅在使用时与排涝机器人的外接接口连接,液压控制系统为负载敏感系统,能够根据负载的压力反馈,实时调节液压控制系统的流量,从而维持供给到液压设备所需的压力和流量的持续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排涝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主水泵连接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液压油缸在液压控制系统控制下升降从而带动主水泵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排涝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泵具有两个,并排设置在主体下方,且在液压油缸的带动下同时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排涝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主体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行走履带、第二行走履带及控制第一行走履带的第一行走马达、控制第二行走履带的第二行走马达,第一行走马达和第二行走马达均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液压系统分别控制第一行走马达和第二行走马达,改变第一行走马达和第二行走马达转向和转速,从而使排涝机器人前进、后退、转向,并调节排涝机器人的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排涝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液压泵、电比例控制阀,液压泵用于将油箱的液压油供给到电比例控制阀,电比例控制阀设置在液压泵和液压设备之间用于控制供给到液压设备的液压油的流量和通断,液压泵为负载敏感泵,根据负载的压力反馈,从而实时调节液压控制系统的流量,从而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为负载敏感系统,液压设备包括所述内部液压设备和外部液压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排涝机器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昆平,康森炜,康丽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鲲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