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盒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3444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58
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盒,包括控制盒体、设置在控制盒体内部的PCB板、密封安装在PCB板上方的外壳罩盖,控制盒体的一端向内部凹陷形成安装腔,安装腔内安装有插座,控制盒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充电枪,充电枪具有高压连接线和接地连接线,PCB板的输入侧包括高压输入端、低压输入端、接地输入端,插座的高压接线柱、低压接线柱、接地连接柱分别从安装腔伸入控制盒体内并依次连接于高压输入端、低压输入端、接地输入端,PCB板的输出侧包括高压输出端,高压连接线在控制盒体内连接于高压输出端,接地连接线在控制盒体内通过一接地连接片连接于接地输入端。本产品外形紧凑,方便携带,电路设计安全性较高,保障了充电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盒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大部分是纯电动的,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因此,插座是纯电动汽车充电过程必不可少的,需要定期给汽车充电。

2、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比较常用充电方式的有充电桩充电和便携充电器充电,使用充电桩充电需要在指定的地方进行,而通过便携充电器充电成为了大部分用户的首选方式。新能源汽车充电的电压和电流都比较大,为了更好地给汽车充电,需要使用配套的充电插座,因此充电插座的安全性和使用便利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源插座的安全性和使用便利性。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盒,包括控制盒体、设置在所述的控制盒体内部的pcb板、以及密封安装在所述的pcb板上方的外壳罩盖,所述的pcb板具有位于一侧的输入侧、位于另一侧的输出侧,所述的输入侧包括高压输入端、低压输入端、接地输入端,所述的输出侧包括高压输出端,所述的控制盒体的一端向内部凹陷形成安装腔,所述的安装腔内安装有插座,所述的控制盒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充电枪,所述的充电枪具有高压连接线和接地连接线,所述的高压连接线在所述的控制盒体内连接于高压输出端,所述的接地连接线在所述的控制盒体内通过一接地连接片连接于所述的接地输入端;其中,所述的安装腔内可拆卸的设置有连接于所述的插座的插头座,所述的插头座包括线缆、安装在所述的线缆一端的第一插头、安装在线缆另一端的第二插头,所述的第一插头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所述的控制模块根据温度检测单元的反馈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的pcb板。

3、优选的,所述的插座具有高压接线柱、低压接线柱和接地连接柱,所述的高压接线柱、低压接线柱、接地连接柱分别从所述的安装腔伸入所述控制盒体内并依次连接于所述的高压输入端、所述的低压输入端、所述的接地输入端。

4、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插头上设置有电插片,所述的第二插头连接至所述的插座,所述的第二插头包括注塑座、安装在所述的注塑座上的插头盖,所述的注塑座和插头盖之间安装有高压连接柱、控制连接柱、接地连接柱,所述的高压连接柱的一端通过线缆连接对应的电插片、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的高压接线柱,所述的控制连接柱的一端连接于控制模块、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的低压接线柱,所述的接地连接柱的一端通过线缆连接对应的电插片、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的接地连接柱。

5、优选的,所述的注塑座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的插头盖上对应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的定位柱对应插入在定位孔中。

6、优选的,所述的注塑座和插头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环,所述的注塑座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底座。

7、优选的,所述的pcb板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导电模柱,所述的高压输入端、高压输出端分别通过螺丝连接于所述的导电模柱的上端,所述的控制盒体的底部埋设衬套,所述的高压接线柱从所述的安装腔伸入所述控制盒体并形成第一连接孔,所述的导电模柱的下端穿过所述的第一连接孔后连接至对应的衬套,所述的高压连接线的末端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的导电模柱的下端穿过所述的第二连接孔后连接于对应的衬套。

8、优选的,所述的安装腔内设置有多个连接片,所述的连接片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的低压接线柱和接地连接柱在安装腔内连接于所述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的低压输入端和接地输入端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卡,所述的第二连接端向上延伸并插入在对应的连接卡中。

9、优选的,所述的安装腔上设置有多个沿纵向延伸的通道,所述的通道具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所述的连接片从顶部开口插入安装在所述的通道中,所述的第一连接端在所述的通道内向下延伸,所述的第二连接端在通道外向上延伸,所述的低压接线柱、接地连接柱分别从所述的安装腔伸入在所述的通道的底部开口并连接至第一连接端。

10、优选的,所述的高压接线柱设置在所述的插座的下层,所述的低压接线柱、接地连接柱设置在所述的插座的上层。

11、优选的,所述的接地连接片的一端和接地连接线一起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衬套,所述的接地连接片的另一端从控制盒体内伸入对应的通道的顶部开口并连接至第一连接端。

12、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盒产品外形紧凑,方便携带,电路设计安全性较高,保障了充电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盒体(1)、设置在所述的控制盒体(1)内部的PCB板(2)、以及密封安装在所述的PCB板(2)上方的外壳罩盖(3),所述的PCB板(2)具有位于一侧的输入侧(21)、位于另一侧的输出侧(22),所述的输入侧(21)包括高压输入端(211)、低压输入端(212)、接地输入端(213),所述的输出侧(22)包括高压输出端(221),所述的控制盒体(1)的一端向内部凹陷形成安装腔(4),所述的安装腔(4)内安装有插座(6),所述的控制盒体(1)的另一端连接有充电枪(5),所述的充电枪(5)具有高压连接线(51)和接地连接线(52),所述的高压连接线(51)在所述的控制盒体(1)内连接于高压输出端(221),所述的接地连接线(52)在所述的控制盒体(1)内通过一接地连接片(19)连接于所述的接地输入端(213);其中,所述的安装腔(4)内可拆卸的设置有连接于所述的插座(6)的插头座(7),所述的插头座(7)包括线缆(71)、安装在所述的线缆(71)一端的第一插头(72)、安装在线缆(71)另一端的第二插头(73),所述的第一插头(72)内设置有控制模块(75),所述的控制模块(75)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所述的控制模块(75)根据温度检测单元的反馈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的PCB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座(6)具有高压接线柱(61)、低压接线柱(62)和接地连接柱(63),所述的高压接线柱(61)、低压接线柱(62)、接地连接柱(63)分别从所述的安装腔(4)伸入所述控制盒体(1)内并依次连接于所述的高压输入端(211)、所述的低压输入端(212)、所述的接地输入端(2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插头(72)上设置有电插片(74),所述的第二插头(73)连接至所述的插座(6),所述的第二插头(73)包括注塑座(731)、安装在所述的注塑座(731)上的插头盖(732),所述的注塑座(731)和插头盖(732)之间安装有高压连接柱(733)、控制连接柱(734)、接地连接柱(735),所述的高压连接柱(733)的一端通过线缆(71)连接对应的电插片(74)、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的高压接线柱(61),所述的控制连接柱(734)的一端连接于控制模块(75)、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的低压接线柱(62),所述的接地连接柱(735)的一端通过线缆(71)连接对应的电插片(74)、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的接地连接柱(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塑座(731)上设置有定位柱(736),所述的插头盖(732)上对应设置有定位孔(737),所述的定位柱(736)对应插入在定位孔(737)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塑座(731)和插头盖(732)之间设置有密封环(738),所述的注塑座(73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底座(739)。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B板(2)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导电模柱(8),所述的高压输入端(211)、高压输出端(221)分别通过螺丝(9)连接于所述的导电模柱(8)的上端,所述的控制盒体(1)的底部埋设衬套(10),所述的高压接线柱(61)从所述的安装腔(4)伸入所述控制盒体(1)并形成第一连接孔(611),所述的导电模柱(8)的下端穿过所述的第一连接孔(611)后连接至对应的衬套(10),所述的高压连接线(51)的末端具有第二连接孔(511),所述的导电模柱(8)的下端穿过所述的第二连接孔(511)后连接于对应的衬套(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腔(4)内设置有多个连接片(11),所述的连接片(11)具有第一连接端(111)和第二连接端(112),所述的低压接线柱(62)和接地连接柱(63)在安装腔(4)内连接于所述的第一连接端(111),所述的低压输入端(212)和接地输入端(213)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卡(12),所述的第二连接端(112)向上延伸并插入在对应的连接卡(12)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腔(4)上设置有多个沿纵向延伸的通道(41),所述的通道(41)具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所述的连接片(11)从顶部开口插入安装在所述的通道(41)中,所述的第一连接端(111)在所述的通道(41)内向下延伸,所述的第二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盒体(1)、设置在所述的控制盒体(1)内部的pcb板(2)、以及密封安装在所述的pcb板(2)上方的外壳罩盖(3),所述的pcb板(2)具有位于一侧的输入侧(21)、位于另一侧的输出侧(22),所述的输入侧(21)包括高压输入端(211)、低压输入端(212)、接地输入端(213),所述的输出侧(22)包括高压输出端(221),所述的控制盒体(1)的一端向内部凹陷形成安装腔(4),所述的安装腔(4)内安装有插座(6),所述的控制盒体(1)的另一端连接有充电枪(5),所述的充电枪(5)具有高压连接线(51)和接地连接线(52),所述的高压连接线(51)在所述的控制盒体(1)内连接于高压输出端(221),所述的接地连接线(52)在所述的控制盒体(1)内通过一接地连接片(19)连接于所述的接地输入端(213);其中,所述的安装腔(4)内可拆卸的设置有连接于所述的插座(6)的插头座(7),所述的插头座(7)包括线缆(71)、安装在所述的线缆(71)一端的第一插头(72)、安装在线缆(71)另一端的第二插头(73),所述的第一插头(72)内设置有控制模块(75),所述的控制模块(75)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所述的控制模块(75)根据温度检测单元的反馈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的pcb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座(6)具有高压接线柱(61)、低压接线柱(62)和接地连接柱(63),所述的高压接线柱(61)、低压接线柱(62)、接地连接柱(63)分别从所述的安装腔(4)伸入所述控制盒体(1)内并依次连接于所述的高压输入端(211)、所述的低压输入端(212)、所述的接地输入端(2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插头(72)上设置有电插片(74),所述的第二插头(73)连接至所述的插座(6),所述的第二插头(73)包括注塑座(731)、安装在所述的注塑座(731)上的插头盖(732),所述的注塑座(731)和插头盖(732)之间安装有高压连接柱(733)、控制连接柱(734)、接地连接柱(735),所述的高压连接柱(733)的一端通过线缆(71)连接对应的电插片(74)、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的高压接线柱(61),所述的控制连接柱(734)的一端连接于控制模块(75)、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的低压接线柱(62),所述的接地连接柱(735)的一端通过线缆(71)连接对应的电插片(74)、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的接地连接柱(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塑座(731)上设置有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日昌沈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轮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