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转换器。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大部分是纯电动的,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因此,插座是纯电动汽车充电过程必不可少的,需要定期给汽车充电。
2、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比较常用充电方式的有充电桩充电和便携充电器充电,使用充电桩充电需要在指定的地方进行,而通过便携充电器充电则可以在任意地点进行,无论任何方式,则都需要专用的充电枪才能进行充电。由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电压和电流都比较大,为了更好地给汽车充电,因此充电枪的安全性和使用便利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转换器的安全性和使用便利性。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转换器,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的底面设置有高压输入端和低压输入端,所述的高压输入端位于所述的底座的前侧,所述的高压输入端内设置有第一高压转接柱、第二高压转接柱,所述的低压输入端位于所述的底座的后侧,所述的低压输入端内设置有第一控制转接柱、第二控制转接柱以及接地接线柱的第一端;
3、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铝板、第二连接铝板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开孔,所述的控制模块具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所述的第一控制接线柱的下穿过开孔插入在第一连接孔中,所述的第二控制接线柱的下端穿过开孔插入在第二连接孔中,所述的控制模块具有第三连接孔、第四连接孔,所述的第一控制转接柱的上端插入在第三连接孔中,所述的第二控制接线柱的上端插入在第四连接孔中。
4、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控制转接柱的上端穿过第三连接孔后连接有卡扣,所述的第二控制接线柱的上端穿过第四连接孔连接有卡扣。
5、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高压接线柱、第二高压接线柱的顶端分别由紫铜镀银柱通过铣槽形成夹状结构,所述的第一高压接线柱、第二高压接线柱的夹状结构的外部套设有卡环。
6、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高压接线柱、第二高压接线柱的夹状结构内部设置有芯柱,所述的第一高压接线柱、第二高压接线柱的夹状结构的芯柱的端部安装有绝缘接线帽。
7、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高压转接柱、第二高压转接柱的直径大于所述的第一控制转接柱、第二控制转接柱以及接地接线柱的直径,所述的第一高压接线柱、第二高压接线柱的直径大于所述的第一控制接线柱、第二控制接线柱以及接地接线柱的直径。
8、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高压转接柱、第二高压转接柱、第一控制转接柱、第二控制转接柱、接地接线柱、第一高压接线柱、第二高压接线柱、第一控制接线柱、第二控制接线柱上分别套设有橡胶圈,所述的接地接线柱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套设有橡胶套。
9、优选的,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热过流自复继电器,所述的控制模块与第一连接铝板之间设置有传热棉。
10、优选的,所述的底座和外壳之间设置有顶杆、弹簧,所述的顶杆弹性伸出在外壳的顶面外。
11、优选的,所述的底座的边缘设置有密封环,所述的底座和外壳之间通过自锁连接杆连接后超音波焊接密封。
12、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转换器具有以下优点:
13、1.超音波焊接密封使得防水、防潮而提高绝缘能力;
14、2.采用热过流自复继电器模块,有热过流保护功能,使得产品更加安全;
15、3.采用紫铜镀银接线柱减少大电流阻抗而防止发热;
16、4.接线柱采用铣槽方式以夹状和电动车充电插座接触来减少接触电阻而防止过热;
17、5.产品采用自锁(连接杆)组装,提高了跌落摔坏能力;
18、6.整体塑料材料以阻燃、耐高压等工程塑料来提高安全系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铝板(31)、第二连接铝板(32)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开孔(34),所述的控制模块(35)具有第一连接孔(351)、第二连接孔(352),所述的第一控制接线柱(24)的下穿过开孔(34)插入在第一连接孔(351)中,所述的第二控制接线柱(25)的下端穿过开孔(34)插入在第二连接孔(352)中,所述的控制模块(35)具有第三连接孔(353)、第四连接孔(354),所述的第一控制转接柱(15)的上端插入在第三连接孔(353)中,所述的第二控制接线柱(16)的上端插入在第四连接孔(35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控制转接柱(15)的上端穿过第三连接孔(353)后连接有卡扣(37),所述的第二控制接线柱(16)的上端穿过第四连接孔(354)连接有卡扣(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高压接线柱(22)、第二高压接线柱(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高压接线柱(22)、第二高压接线柱(23)的夹状结构内部设置有芯柱(27),所述的第一高压接线柱(22)、第二高压接线柱(23)的夹状结构的芯柱(27)的端部安装有绝缘接线帽(2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高压转接柱(13)、第二高压转接柱(14)的直径大于所述的第一控制转接柱(15)、第二控制转接柱(16)以及接地接线柱(17)的直径,所述的第一高压接线柱(22)、第二高压接线柱(23)的直径大于所述的第一控制接线柱(24)、第二控制接线柱(25)以及接地接线柱(17)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高压转接柱(13)、第二高压转接柱(14)、第一控制转接柱(15)、第二控制转接柱(16)、接地接线柱(17)、第一高压接线柱(22)、第二高压接线柱(23)、第一控制接线柱(24)、第二控制接线柱(25)上分别套设有橡胶圈(4),所述的接地接线柱(1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套设有橡胶套(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块(35)包括热过流自复继电器,所述的控制模块(35)与第一连接铝板(31)之间设置有传热棉(3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和外壳(2)之间设置有顶杆(6)、弹簧(7),所述的顶杆(6)弹性伸出在外壳(2)的顶面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的边缘设置有密封环(18),所述的底座(1)和外壳(2)之间通过自锁连接杆(19)连接后超音波焊接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铝板(31)、第二连接铝板(32)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开孔(34),所述的控制模块(35)具有第一连接孔(351)、第二连接孔(352),所述的第一控制接线柱(24)的下穿过开孔(34)插入在第一连接孔(351)中,所述的第二控制接线柱(25)的下端穿过开孔(34)插入在第二连接孔(352)中,所述的控制模块(35)具有第三连接孔(353)、第四连接孔(354),所述的第一控制转接柱(15)的上端插入在第三连接孔(353)中,所述的第二控制接线柱(16)的上端插入在第四连接孔(35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控制转接柱(15)的上端穿过第三连接孔(353)后连接有卡扣(37),所述的第二控制接线柱(16)的上端穿过第四连接孔(354)连接有卡扣(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高压接线柱(22)、第二高压接线柱(23)的顶端分别由紫铜镀银柱通过铣槽形成夹状结构,所述的第一高压接线柱(22)、第二高压接线柱(23)的夹状结构的外部套设有卡环(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直流快充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高压接线柱(22)、第二高压接线柱(23)的夹状结构内部设置有芯柱(27),所述的第一高压接线柱(22)、第二高压接线柱(23)的夹状结构的芯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日昌,沈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轮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