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83381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57
本申请提供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应用在丙烯腈的分离技术领域,包括:制备单元、冷却单元、清洗单元和收集单元;冷却单元包括至少两组冷凝装置,每组冷凝装置连通有切换管路,切换管路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处于第一状态时,冷凝装置的输入端与制备单元连通,冷凝装置的输出端与收集装置连通,使制备单元制备的丙烯腈进入至冷凝装置冷却,进而输入至收集单元;处于第二状态时,冷凝装置和清洗单元形成循环清洗通路,使清洗单元对冷凝装置进行循环清洗;该冷却系统可同时使至少一组冷凝装置处于被清洗状态,使至少一组冷凝装置对丙烯腈进行冷却,使得冷却单元持续工作,提高了丙烯腈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丙烯腈的分离,具体涉及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1、丙烯腈常用于合成纤维、橡胶、塑料、合成树脂等化工领域,生产丙烯腈时需要对其进行冷却。一般的丙烯腈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循环系统和丙烯腈输送系统。如图11所示,冷却水循环系统主要包括水泵、冷凝器和冷却水管路等,但是丙烯腈容易发生自聚而结胶,会出现堵塞冷凝器的现象,为了保证冷凝器能正常工作,需要定期对冷凝器进行清洗,在清洗冷凝器时,需要停止冷凝器的冷凝工作,且清洗周期长,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包括:制备单元、冷却单元、清洗单元和收集单元;

2、所述冷却单元包括至少两组冷凝装置,每组所述冷凝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有切换管路,所述切换管路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3、当所述切换管路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冷凝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制备单元连通,所述冷凝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收集装置连通;以使所述制备单元制备的丙烯腈进入至冷凝装置冷却,进而输入至所述收集单元;

4、当所述切换管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冷凝装置和所述清洗单元形成循环清洗通路,以使所述清洗单元对所述冷凝装置进行循环清洗。

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6、所述切换管路包括:

7、第一阀组件,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制备单元相连通,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清洗单元相连通,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冷凝装置相连通;

8、第二阀组件,所述第二阀组件包括第三输入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入端和所述冷凝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收集单元相连通,所述第三输出端和所述清洗单元相连通;

9、当所述切换管路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相连通;所述第三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相连通;

10、当所述切换管路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相连通;所述第三输入端和所述第三输出端相连通。

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凝装置包括:

12、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将其内腔分隔为喷淋腔、冷凝腔和汇集腔的挡板;

13、冷凝管,多条冷凝管设置在所述冷凝腔内,且平行于所述外壳的轴线;所述冷凝管的两端分别贯穿与其同侧的挡板,位于所述喷淋腔内的冷凝管的端面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齿槽,所述齿槽的底部和所述挡板平齐。

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单元还包括:

15、喷淋系统,所述喷淋系统的输出端位于所述喷淋腔内,用于向所述喷淋腔内进行喷淋;

16、抽真空系统,所述抽真空系统的输入端位于所述汇集腔内,用于对所述汇集腔进行排气。

1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凝腔连通有第一换热介质输送系统,所述第一换热介质输送系统用于向所述冷凝腔内充入换热介质。

1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清洗单元包括第一储存装置、循环装置和回收装置;

19、所述循环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有输送管路,所述输送管路具有第一输送态、第二输送态和第三输送态;当处于所述第一输送态时,所述第一储存装置、循环装置和所述冷却单元形成循环通路;当处于所述第二输送态时,所述第一储存装置和所述循环装置形成循环通路;当处于所述第三输送态时,所述第一储存装置、所述循环装置和所述回收装置形成输送通路。

2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管路包括第三阀组件;

21、所述第三阀组件包括第四输入端、第四输出端、第五输出端、第六输出端;所述第四输入端和所述循环装置连通,所述第四输出端和所述冷却单元相连通,所述第五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储存装置相连通,所述第六输出端和所述回收装置相连通;

22、当所述输送管路处于所述第一输送态时,所述第四输入端和所述第四输出端相连通;

23、当所述输送管路处于所述第二输送态时,所述第四输入端和所述第五输出端相连通;

24、当所述输送管路处于所述第三输送态时,所述第四输入端和所述第六输出端相连通。

2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清洗单元还包括配液系统,所述配液系统包括多条配液支路,所述配液支路的输入端连通有储液罐,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储存装置相连通,所述配液支路上设置有阀体,所述阀体用于控制所述配液支路的通断。

2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储存装置内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连通有第二换热介质输送系统,所述第二换热介质输送系统用于向所述换热管内充入换热介质。

27、有益效果为:由于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包括:制备单元、冷却单元、清洗单元和收集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至少两组冷凝装置,每组所述冷凝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有切换管路,所述切换管路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切换管路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冷凝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制备单元连通,所述冷凝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收集装置连通;以使所述制备单元制备的丙烯腈进入至冷凝装置冷却,进而输入至所述收集单元;当所述切换管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冷凝装置和所述清洗单元形成循环清洗通路,以使所述清洗单元对所述冷凝装置进行循环清洗。所以该丙烯腈冷却系统可同时使至少一组冷凝装置处于被清洗状态,使至少一组冷凝装置对丙烯腈进行冷却,无需使制备单元和冷却单元停机后再对冷凝装置进行清洗,使得该冷却系统的冷却单元能持续工作,提高了丙烯腈的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单元(100)、冷却单元(200)、清洗单元(300)和收集单元(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200)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腔连通有第一换热介质输送系统,所述第一换热介质输送系统用于向所述冷凝腔内充入换热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单元(300)包括第一储存装置(301)、循环装置(302)和回收装置(3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路包括第三阀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单元(300)还包括配液系统,所述配液系统包括多条配液支路,所述配液支路的输入端连通有储液罐,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储存装置(301)相连通,所述配液支路上设置有阀体,所述阀体用于控制所述配液支路的通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存装置(301)内设置有换热管(303),所述换热管(303)连通有第二换热介质输送系统,所述第二换热介质输送系统用于向所述换热管(303)内充入换热介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单元(100)、冷却单元(200)、清洗单元(300)和收集单元(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200)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腔连通有第一换热介质输送系统,所述第一换热介质输送系统用于向所述冷凝腔内充入换热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烯腈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单元(300)包括第一储存装置(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广宏王士龙周元铭王运增赵志刚李川马春雷刘站江朱国岐
申请(专利权)人: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