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2458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及方法,其中的丝束合并装置包括基板、两组收拢组件、两个平动件、吸力构件、两组导丝组件和同步驱动组件;其中,收拢组件、导丝组件和平动件均设置在基板上且自上至下分布;吸力构件处于两个平动件之间,用于提供向后的吸力,以使落在平动件前侧面的丝束移动至两个平动件之间;同步驱动组件同时与两个平动件和两组导丝组件传动连接,以同时驱动两个平动件和两组导丝组件,进而实现丝束绷紧和丝束合并同时进行的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及方法,能够在上油工序的后段限位两股丝线,以实现丝束合并的技术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碳纤维生产,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干喷湿纺工艺是一种碳纤维丝线的制备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体育器材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与湿法纺织工艺相比,干喷湿纺工艺中的原丝液通过喷丝板喷出后,先经过一段空气层,后进入凝固液,以确保丝线表层和芯部的收缩率一致,提高碳纤维丝线的产品质量。

2、其中,常规的喷丝板均采用一体式结构,其且板体上设置有一千至三千个喷孔;由于一体式喷丝板上的孔比较多,因此每个孔的径深比都需要设计的非常小,来确保喷丝板抵抗高压形变的能力,这便造成喷丝板的制作成本增高的技术缺陷。

3、为了降低喷丝板的制作成本,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对原始干喷湿纺工艺的改进方案,具体是在传统的工艺步骤中加入一个对两股丝束合并的工序,以实现较大规格丝束的生产。

4、现有的丝束合并工序均是在凝固浴工序、水洗工序、蒸汽工序之一的后段执行;而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凝固浴工序后段或水洗工序后段合并时,因丝束宽幅大、展副不均等原因,容易导致水洗效果不佳、丝束残余溶剂较高,进而影响到实际加工效果;而在蒸汽工序后段合并时,丝束络筒后容易发生分叉,无法保证丝束合并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及方法,旨在于上油工序后段限位两股丝线,以实现丝束合并的技术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提供一种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包括:

4、基板,用于固定在任一安装面上,定义其厚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以及其高度方向为上下方向;并且,两组所述丝线沿左右方向并列排布于所述基板的前侧;

5、两组收拢组件,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前侧,且其分别与两组所述丝线相对应;两组所述收拢组件用于分别沿前后方向、左右方向收拢两组所述丝线,以构成两股丝束;

6、两个平动件,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前侧,其均与所述基板的前侧面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且其能够分别滑动至两组所述收拢组件的正下方,以使两股所述丝束分别落在两个所述平动件的前侧面上;并且,每个所述平动件的前侧面均采用倾斜面,所述平动件的倾斜面沿朝向两个所述平动件之间的方向向后侧倾斜;

7、吸力构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其处于两个所述平动件之间,用于产生朝向后侧的吸力,进而为处于所述平动件前侧面丝束的移动提供作用力,并使落在两个所述平动件之间的两股所述丝束吸附于所述基板上;

8、两组导丝组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其处于所述收拢组件和所述平动件之间,且其分别位于两组所述收拢组件的正下方,以用于拉扯处于同侧的所述丝束,进而使处于所述收拢组件和所述平动件之间的所述丝束绷紧;以及

9、同步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其与两个所述平动件和两组所述导丝组件传动连接,以同时驱动两个所述平动件和两组所述导丝组件;

10、其中,在两股所述丝束处于两个所述平动件之间时,通过两个所述平动件的相向移动,可使两股所述丝束合并为一股。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丝组件包括:

12、转动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前侧,其后侧中间处固定连接有一传动轴,且所述传动轴处于对应的所述收拢组件的正下方;所述传动轴的轴向与前后方向平行,其贯穿所述基板并伸出至所述基板的后侧,且其伸出端与所述同步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臂上具有两个条形孔,两个所述条形孔沿所述转动臂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传动轴的两侧,且每个所述条形孔均沿所述转动臂的长度方向延伸;

13、两个移动轴,均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前侧,其轴向均与前后方向平行,且其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条形孔内;两个所述移动轴均通过导向槽与所述基板的前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槽开设于所述基板的前侧面,且其自所述传动轴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延伸至所述传动轴的正左方或正右方;定义所述导向槽处于所述移动轴正上方和正下方的一端为第一端,且其处于所述移动轴正左方和正右方的一端为第二端;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第一端的间距小于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第二端的间距;以及

14、两个绕线辊,分别同轴、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移动轴的前端,且其外周壁均用于与所述丝束相接;

15、在所述转动臂转动至其长度方向和左右方向平行时,两个所述移动轴均处于所述导向槽的第二端,以使所述丝束能够进入两个所述绕线辊之间;此时,通过所述同步驱动组件带动所述转动臂旋转,可使所述移动轴移动至所述导向槽的第一端,以使两个所述绕线辊均与所述丝束相接,并使两个所述绕线辊的间距缩小。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驱动组件包括:

17、两个齿轮,分别同轴连接在两个所述传动轴的后端;

18、两个齿条,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于所述基板后侧,其均与所述基板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且其分别与两个所述齿轮啮合;并且,两个所述齿条的相邻侧面均采用倾斜面,且所述齿条的倾斜面自下至上朝向两个所述齿条之间倾斜;

19、传动块,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基板的后侧面,其处于两个所述齿条之间,且其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齿条的相邻侧面相抵接;所述传动块的左右两侧均采用倾斜面,且所述传动块的倾斜面自上至下朝向对应的齿条倾斜;在所述传动块自下至上移动时,两个所述齿条背向移动;

20、升降件,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基板上,其处于两个所述平动件之间,且其左右两侧均具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升降件沿前后方向铰接,且其另一端与同侧的所述平动件沿前后方向铰接;以及

21、直线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后侧,且其具有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与所述传动块和所述升降件相连的驱动轴。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块的上下两端均具有沿左右方向向外延伸的阻动块,且处于上侧的所述阻动块的下侧面、处于下侧的所述阻动块的上侧面均用于与所述齿条抵接,进而限制所述传动块相对于所述齿条的移动;

23、其中,在每个所述移动轴均移动至对应的所述传动轴的正上方、正下方、正左方和正右方之一时,其中一个所述阻动块与所述齿条抵接;并且,两个所述平动件背向移动至所述吸力构件的左右两侧,或者两个所述平动件相向移动至可使两股所述丝束合并为一股。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板的前侧面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嵌接有滤网;所述凹槽处于两个所述平动件之间,且所述凹槽的槽底具有贯通至所述基板后侧面的多个通孔;所述吸力构件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后侧,且其与多个所述通孔连通;

25、其中,两个所述平动件能够背向移动至所述凹槽的两侧,且其还能够相向移动至相互抵接;并且,在两个所述平动件相互抵接时,两个所述平动件的后侧面封闭所述凹槽。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吸力构件包括:

27、箱体,固定连接在所述基板的后侧面,其采用内部中空的结构,且其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用于布置在上油工序后段,以供经过上油的两组丝线加载;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束合并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组件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驱动组件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块的上下两端均具有沿左右方向向外延伸的阻动块,且处于上侧的所述阻动块的下侧面、处于下侧的所述阻动块的上侧面均用于与所述齿条抵接,进而限制所述传动块相对于所述齿条的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前侧面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嵌接有滤网;所述凹槽处于两个所述平动件之间,且所述凹槽的槽底具有贯通至所述基板后侧面的多个通孔;所述吸力构件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后侧,且其与多个所述通孔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力构件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平动件的相邻侧面上均具有采用弹性材质制成的挤压垫;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拢组件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包括:

10.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方法,应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丝束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用于布置在上油工序后段,以供经过上油的两组丝线加载;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束合并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组件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驱动组件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块的上下两端均具有沿左右方向向外延伸的阻动块,且处于上侧的所述阻动块的下侧面、处于下侧的所述阻动块的上侧面均用于与所述齿条抵接,进而限制所述传动块相对于所述齿条的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丝束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前侧面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嵌接有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铁林孙金峰田营旭张锋姚永旭贾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