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薄钢带多道次冷轧机构及轧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261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薄钢带多道次冷轧机构及轧制工艺,若干热轧塑型台,所述热轧塑型台中部均开设有供极薄钢带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的热轧槽,所述热轧槽两侧均设置有间歇式热轧辊,两侧的所述间歇式热轧辊运动路径与水平线之间呈γ角,若干所述分体式冷轧塑型辊从前至后方向,两侧的所述斜辊在正视状态下与水平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β逐渐减小直至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异型截面极薄钢带的生产需要采用热轧和冷轧相结合的方式,并采用分离式压延辊、异型压延辊以及压延辊角度偏移方式完成异型截面极薄钢带的成型,通过多道次轧制方式保证了异型截面钢带的顺利成型,有效满足了轧制极薄钢带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应力需求,进一步拓宽了轧制钢带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异型极薄钢带的轧制成型装置,具体为一种极薄钢带多道次冷轧机构及轧制工艺


技术介绍

1、在现有规格中,所称的极薄钢带通常指厚度在0.15mm~5mm之间的钢带,由于极薄钢带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可塑性,它们一般由高强度的钢材制成,具有优异的强度,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和机械零部件等。

2、在属于极薄钢带范围内的较厚钢带,其厚度在3~5mm之间的极薄钢带轧制工艺通常只生产截面一致的压延钢带,此种极薄钢带的冷轧或热轧技术及设备较为成熟,但对于异型截面极薄钢带而言,由于其生产难度较大,压延缺陷多,一直困扰着该种特殊截面钢带的轧制生产,然而,该种厚度在3~5mm之间的异型极薄钢带在建筑领域、汽车制造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领域存在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不同截面厚度的设置能够根据结构的应力需求适当调整极薄钢带的厚度,进而能够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结构的自重,并有效节省了原材料的使用。

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4101326b”的一种钢带加工用冷轧机及冷轧工艺,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薄钢带多道次冷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薄钢带多道次冷轧机构,其特征在于:各个热轧塑型台上间歇式热轧辊运动路径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15°≥γ≥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薄钢带多道次冷轧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斜辊在正视状态下与水平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5°≥β≥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极薄钢带多道次冷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辊位于极薄钢带两侧隆起区域与辊压区域交界处还设置有加热辊环,所述加热辊环内部设置有加热器及控温部件,所述底辊还包括加热辊环两侧及中间设置的冷轧辊,所述冷轧辊与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薄钢带多道次冷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薄钢带多道次冷轧机构,其特征在于:各个热轧塑型台上间歇式热轧辊运动路径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15°≥γ≥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薄钢带多道次冷轧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斜辊在正视状态下与水平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5°≥β≥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极薄钢带多道次冷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辊位于极薄钢带两侧隆起区域与辊压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军陆佳龙倪源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