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桩的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互换型双工位自动旋铆系统。
技术介绍
1、笼筋是预制桩的主体框架。通常,笼筋主要包括主筋笼、固定在主筋笼一端的头板端板组件、以及固定在主筋笼另一端的尾板端板组件,头板端板组件包括通过数个螺钉相固定的头板和端板,尾板端板组件包括通过数个螺钉相的尾板和端板。并且,头板端板组件和尾板端板组件中端板的外周都旋铆固定有套箍。
2、目前,端板与套箍的旋铆固定大部分是通过立式旋铆设备完成的,整体旋铆工艺为:先将端板水平放置在立式旋铆设备的可旋转工装上;再放置对应型号的套箍,确保套箍和端板同心后,将套箍压紧;可旋转工装带动端板和套箍一起旋转,与此同时,旋铆刀压贴在套箍的外周侧,通过旋铆刀的挤压力和可旋转工装的旋转,将套箍旋铆进端板外周的旋铆槽内,由此完成端板与套箍的旋铆装配工艺。
3、因此,立式旋铆设备在旋铆套箍和端板时,是单独进行套箍和端板的旋铆固定,即此时的端板未组装在笼筋的端部;并且,立式旋铆设备一次旋铆装配一套端板与套箍;之后,再将旋铆有套箍的端板组装在笼筋的端部,则需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互换型双工位自动旋铆系统,用于将套箍旋铆在笼筋(10)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互换型双工位自动旋铆系统包括两套沿笼筋(10)轴向镜像设置的卧式旋铆设备(20)、以及至少一套布置在两套卧式旋铆设备(20)之间的移载支撑设备(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互换型双工位自动旋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的共用轨道(70)、以及固定在第三定位机架(61)上的端板定位轨道(80),所述共用轨道(70)和端板定位轨道(80)都沿笼筋(10)的轴向平直延伸,所述第一定位机架(41)、第三定位机架(61)和移载支撑设备(30)都可移动地安装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互换型双工位自动旋铆系统,用于将套箍旋铆在笼筋(10)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互换型双工位自动旋铆系统包括两套沿笼筋(10)轴向镜像设置的卧式旋铆设备(20)、以及至少一套布置在两套卧式旋铆设备(20)之间的移载支撑设备(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互换型双工位自动旋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的共用轨道(70)、以及固定在第三定位机架(61)上的端板定位轨道(80),所述共用轨道(70)和端板定位轨道(80)都沿笼筋(10)的轴向平直延伸,所述第一定位机架(41)、第三定位机架(61)和移载支撑设备(30)都可移动地安装在共用轨道(70)上,所述第二定位机架(51)可移动地安装在端板定位轨道(80)上,使所述端板定位机构(50)集成在旋铆定位机构(6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互换型双工位自动旋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旋铆设备(20)还包括第一移动驱动源(21)、第二移动驱动源(22)、以及第三移动驱动源(23),所述移载支撑设备(30)还包括第四移动驱动源(32),所述第一移动驱动源(21)与第一定位机架(4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驱动源(22)与第二定位机架(51)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移动驱动源(23)与第三定位机架(61)传动连接,所述第四移动驱动源(32)与承载移动架(31)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互换型双工位自动旋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且平行于所述共用轨道(70)的第一传动齿条(91)、以及固定在第三定位机架(61)上且平行于端板定位轨道(80)的第二传动齿条(92),所述第一移动驱动源(21)安装在第一定位机架(41)上、且输出端安装有与第一传动齿条(91)啮合的第一驱动齿轮(24),所述第二移动驱动源(22)安装在第二定位机架(51)上、且输出端安装有与第二传动齿条(92)啮合的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三移动驱动源(23)安装在第三定位机架(61)上、且输出端安装有与第一传动齿条(91)啮合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进元,毛文斌,袁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汤始建华建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