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正东专利>正文

轮椅式爬楼车及其倾角控制机构的倾角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2612 阅读:5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残疾人用具,特别涉及一种轮椅式爬楼车。该轮椅式爬楼车由座椅部分、车前部分和车后部分连接构成;坐椅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坐椅、减震器、速度调节把手和前进后退开关;车前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前车轮、车前架、方向盘转向机构、脚踏板、电动机甲、电动机乙、蜗轮机构甲、蜗轮机构乙、锂电池、滑道机构、橡胶缓冲保护轮、倾角控制机构和离合器开关;车后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车后架、后车轮机构、链条、后轮防护罩、防护罩连杆和离合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一个人单独轻松的驾驶,自如的上下楼梯、台阶、陡坡以及在平地上的行走,而且造价低廉,并具有安全性能好等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倾角控制机构的倾角开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残疾人用具,特别涉及一种轮椅式爬楼车。
技术介绍
世界上有很多头脑和上肢正常,却因下肢的残缺而完全不能行走的人,他们的行 动一般都是需要有别人的帮助才可以,因此而造成这部分人有很多长期待在家中无法象正 常的人一样生活和工作,这就需要有一种能够帮助他们行走的工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 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楼房已逐步代替了原来的平房,再加上街 道、广场、以及各种场所地面的硬化和绿化,使我们的身边和周围已到处都是楼梯和台阶, 而普通的轮椅是无法上下楼梯和台阶的,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已显的很不适用了。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能够帮助残疾人爬楼梯的工具,但是也只限于在有别人 的帮助下才能够进行。美国制造的IBOT爬楼轮椅其性能已经很不错,但在上下楼梯时,因 其摆动的幅度过大,也是需要在有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够保证其上下楼梯的安全性,而且因 其使用的高科技等复杂技术,使该爬楼轮椅的价格竟然高达两万美圆以上,普通人只能望 尘莫及,因此也限制了它市场的推广和普及。现有的一些自动上下楼梯的爬楼车专利技术中(如履带式的也有车轮式的),爬 楼车在下第一个楼梯台阶时,当车的重心行驶超过台阶平面后,都会出现向前猛的倾覆一 下,这样就可能会对坐在车上的乘坐者会造成很大的危险性。中国专利CN200960945Y公开的“一种星轮行星轮可转换式登楼轮”采用了 “当遇 到阶梯等障碍时,利用拔动离合器锁死中心轴和轮架,使轮架接受中心轴传递来的驱动力 矩转动,使整个轮架和齿轮系向阶梯等障碍翻转”。中国专利CN201132553Y公开的“一种星 轮行星轮式登楼轮”则采用“轮架,中心齿轮由两个传动装置分别驱动,转臂不和中心齿轮 锁死”。以上两种方法在机体结构和操作上都变的复杂化了,再说不同的楼梯有着不同的台 阶高度和宽窄度,象上述两种技术方法都是在特定的楼梯台阶高度和宽窄度情况下翻转行 驶才比较合适,遇到台阶高度和宽窄度不同的楼梯时,翻转的行星轮就不能够很准确的落 入到需要落入的台阶平面,从而影响到下一个行进动作的顺利进行,所以它们都缺乏对各 种高度和宽窄度不同的楼梯台阶的适应性。以上提到的两个所述专利的另一种缺点原因是中心轮齿数大于惰轮齿数,惰轮齿 数大于行星轮齿数,或中心轮齿数与惰轮和行星轮齿数相等,这样的齿轮传动结果是,不但 会使整个齿轮系对电动机功率的要求加大,并且在车轮遇到非台阶等阻力时(如陡坡等), 轮架也会在中心轮处造成不必要的自动翻转,给车身和乘座者带来一定的麻烦和危险性。另外现有的一些自动上下楼梯的爬楼车专利技术中,对解决爬耧车在上下楼梯运 行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前后角度倾斜的问题而设计的倾角开关,和目前市场上已有的一些倾 角开关和倾角传感器等,在设计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乃至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个 能够很好的解决爬耧车在上下楼梯运行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前后角度倾斜问题的倾角开关 或倾角传感器等。其原因是目前这些倾角开关和倾角传感器等技术,都只能在其载体是在静止的状态下,才能够进行前后或左右倾斜角度的调整,当在运动行驶的车辆上使用时就 会出现由于其内部的不稳定而产生前后相互的干扰,造成导致车辆无法正常工作运行的问 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轮椅式爬楼车,可以在无人帮助的 情况下自如的上下楼梯、台阶、陡坡以及在平地上的行走,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仅相当于 普通电动车的造价,并具有安全性能好等特点,非常适合普通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易于市 场的推广和普及。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轮椅式爬楼车,其特殊之处在于由座椅部分、车前部分和车后部分连接 构成;坐椅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坐椅、减震器、速度调节把手和前进后退开关;车前部分包 括相互连接的前车轮、车前架、方向盘转向机构、脚踏板、电动机甲、电动机乙、蜗轮机构甲、 蜗轮机构乙、锂电池、滑道机构、橡胶缓冲保护轮、倾角控制机构和离合器开关;车后部分包 括相互连接的车后架、后车轮机构、链条、后轮防护罩、防护罩连杆和离合器。本专利技术的轮椅式爬楼车,坐椅部分中,坐椅的坐板底部前端通过减震器铰接在车前架上端,座椅的两个前 脚铰接在两个前车轮之间的车前架的轴杆上,座椅位于车前架上部,脚踏板安装在两个前 车轮内侧车前架的前下部位置;速度调节把手和前进后退开关安装在座椅扶手外侧;车前部分中,两个前车轮安装在车前架前下端处,两个前车轮分别位于两个脚踏 板的外侧,方向盘转向机构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一个前车轮内侧的轮轴铰接点位置上,再由 连接杆将其铰接点旁边与轮轴一体并且成直角状态的连接点与另一个同样与其镜像对称 的前车轮的连接点铰接;所述电动机甲连接蜗轮机构甲,电动机乙连接蜗轮机构乙,此四者 安装在车前架的内下部,电动机乙连接前进后退开关、速度调节把手和锂电池,电动机甲连 接倾角控制机构和锂电池;所述锂电池安装在甲乙两个电动机的上部与车前架固定;所述 滑道机构共有左右两组,分别安装在车前架的左右两端,在每个滑道机构的上下两端内侧 的车前架上都有一个能够转动的橡胶缓冲保护轮;离合器开关和倾角控制机构安装在车前1 ο车后部分中,车后架与车前架在其两端各自相应的中部位置左右两侧的c点铰接 在一起;后车轮机构为外形对称的左右两组,右侧的那一组内部设有行星轮机构,左右两组 后车轮之间有后轮架轴杆将其左右两组后车轮的轮架甲和轮架乙连接固定,后车轮机构通 过后轮架轴杆与车后架的两个尾端铰接;位于后车轮机构上方的防护罩为扇形的左右两 个,两个各自的上部通过防护罩连杆与车前架上端左右两侧的a点铰接,后轮防护罩下部 扇形中心d点与车后架的左右两个尾端后轮架轴杆穿过孔的外边缘及后轮架轴杆端头铰 接;控制后轮架轴杆的离合器固定安装在车后架尾端一侧;蜗轮机构甲通过蜗轮机构甲转动轴两端的齿轮与车后架两端的扇形内齿牙啮合, 带动车前架绕c点转动的蜗轮机构甲转动轴铰接在车前架上;蜗轮机构乙通过蜗轮机构乙 转动轴外端的小链轮与链条啮合,链条的另一端与后轮机构中的中心齿轮啮合,转动轴为 半轴,从车后架与车前架的一侧铰接处c点铰轴的中心孔穿过。6本专利技术的轮椅式爬楼车,对于能够绕扇形中心变换角度的防护罩,a点和扇形上 b点与c点和d点距离相等,a点和c点与b点和d点距离相等,四个连接点的距离和形状 正好呈能够变换内角角度的平行四边行。本专利技术的轮椅式爬楼车,每组滑道机构的各自上端都安装在车前架与车后架的铰 接轴处内侧,下端安装在车前架底部位置,滑道机构外缘和前车轮外缘对齐;滑道机构包括 滑道架板、滑轮组和橡胶覆带,每组滑道架板上都有两排滑轮组,通过每个滑轮的活动轴平 行错开安装到滑道架板之间,在每排滑轮组上都环绕着一圈橡胶覆带。本专利技术的轮椅式爬楼车,所述的倾角控制机构包括倾角开关和倾角开关控制旋 扭,倾角开关嵌于倾角开关控制旋扭内部,用外部的旋扭端盖固定,在倾角开关控制旋扭的 上部边缘和外部边缘设有指针和0度、5度、15度三个刻度;倾角控制机构由倾角开关控制 旋扭通过其中心位置的活动轴安装在离合器开关座中心位置的外侧;倾角开关是由两个相 同的组成机构部分A和B由相反的方向在同一条平行线上并排固定组合而成,分别控制前 后两个不同方向的角度倾斜与平衡调整,其中每个组成机构部分都包括倾角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椅式爬楼车,其特征在于:由座椅部分、车前部分和车后部分连接构成;坐椅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坐椅(6)、减震器(3)、速度调节把手(1)和前进后退开关(2);车前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前车轮(14)、车前架(22)、方向盘转向机构(21)、脚踏板(15)、电动机甲(16)、电动机乙(23)、蜗轮机构甲(5)、蜗轮机构乙(25)、锂电池(17)、滑道机构、橡胶缓冲保护轮(24)、倾角控制机构和离合器开关;车后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车后架(7)、后车轮机构、链条(27)、后轮防护罩(8)、防护罩连杆(4)和离合器(26)。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10-1-15 201020003511.6;CN 2010-1-15 201010004一种轮椅式爬楼车,其特征在于由座椅部分、车前部分和车后部分连接构成;坐椅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坐椅(6)、减震器(3)、速度调节把手(1)和前进后退开关(2);车前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前车轮(14)、车前架(22)、方向盘转向机构(21)、脚踏板(15)、电动机甲(16)、电动机乙(23)、蜗轮机构甲(5)、蜗轮机构乙(25)、锂电池(17)、滑道机构、橡胶缓冲保护轮(24)、倾角控制机构和离合器开关;车后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车后架(7)、后车轮机构、链条(27)、后轮防护罩(8)、防护罩连杆(4)和离合器(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式爬楼车,其特征在于坐椅部分中,坐椅(6)的坐板底部前端通过减震器(3)铰接在车前架(22)上端,座椅 (6)的两个前脚铰接在两个前车轮(14)之间的车前架(22)的轴杆上,座椅(6)位于车前架 (22)上部,脚踏板(15)安装在两个前车轮(14)内侧车前架(22)的前下部位置;速度调节 把手(1)和前进后退开关(2)安装在座椅(6)扶手外侧;车前部分中,两个前车轮(14)安装在车前架(22)前下端处,两个前车轮(14)分别位 于两个脚踏板(15)的外侧,方向盘转向机构(21)的下端固定安装在一个前车轮(14)内侧 的轮轴铰接点位置上,再由连接杆将其铰接点旁边与轮轴一体并且成直角状态的连接点与 另一个同样与其镜像对称的前车轮(14)的连接点铰接;所述电动机甲(16)连接蜗轮机构 甲(5),电动机乙(23)连接蜗轮机构乙(25),此四者安装在车前架(22)的内下部,电动机 乙(23)连接前进后退开关(2)、速度调节把手(1)和锂电池(17),电动机甲(16)连接倾角 控制机构和锂电池(17);所述锂电池(17)安装在甲乙两个电动机的上部与车前架(22)固 定;所述滑道机构共有左右两组,分别安装在车前架(22)的左右两端,在每个滑道机构的 上下两端内侧的车前架(22)上都有一个能够转动的橡胶缓冲保护轮(24);离合器开关和 倾角控制机构安装在车前架(22)上;车后部分中,车后架(7)与车前架(22)在其两端各自相应的中部位置左右两侧的c点 铰接在一起;后车轮机构为外形对称的左右两组,右侧的那一组内部设有行星轮机构,左右 两组后车轮(10)之间有后轮架轴杆(46)将其左右两组后车轮(10)的轮架甲(9)和轮架 乙(28)连接固定,后车轮机构通过后轮架轴杆(46)与车后架(7)的两个尾端铰接;位于后 车轮机构上方的防护罩(8)为扇形的左右两个,两个各自的上部通过防护罩连杆(4)与车 前架(22)上端左右两侧的a点铰接,后轮防护罩(8)下部扇形中心d点与车后架(7)的左 右两个尾端后轮架轴杆(46)穿过孔的外边缘及后轮架轴杆(46)端头铰接;控制后轮架轴 杆(46)的离合器(26)固定安装在车后架(7)尾端一侧;蜗轮机构甲(5)通过蜗轮机构甲转动轴(47)两端的齿轮(50)与车后架(7)两端的扇 形内齿牙啮合,带动车前架(22)绕c点转动的蜗轮机构甲转动轴(47)铰接在车前架(22) 上;蜗轮机构乙(25)通过蜗轮机构乙转动轴(48)外端的小链轮(49)与链条(27)啮合,链 条(27)的另一端与后轮机构中的中心齿轮(41)啮合,转动轴(48)为半轴,从车后架(7) 与车前架(22)的一侧铰接处c点铰轴的中心孔穿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式爬楼车,其特征在于对于能够绕扇形中心变换角度 的防护罩⑶,a点和扇形上b点与c点和d点距离相等,a点和c点与b点和d点距离相 等,四个连接点的距离和形状正好呈能够变换内角角度的平行四边行。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轮椅式爬楼车,其特征在于每组滑道机构的各自上端 都安装在车前架(22)与车后架(7)的铰接轴处内侧,下端安装在车前架(22)底部位置,滑道机构外缘和前车轮(14)外缘对齐;滑道机构包括滑道架板(12)、滑轮组(11)和橡胶覆 带(13),每组滑道架板上都有两排滑轮组(11),通过每个滑轮的活动轴平行错开安装到滑 道架板(12)之间,在每排滑轮组上都环绕着一圈橡胶覆带。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轮椅式爬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角控制机构包括 倾角开关和倾角开关控制旋扭(19),倾角开关嵌于倾角开关控制旋扭(19)内部,用外部的 旋扭端盖(30)固定,在倾角开关控制旋扭(19)的上部边缘和外部边缘设有指针(35)和0 度(38)、5度(37)、15度(36)三个刻度;倾角控制机构由倾角开关控制旋扭(19)通过其 中心位置的活动轴安装在离合器开关座(31)中心位置的外侧;倾角开关是由两个相同的 组成机构部分A和B由相反的方向在同一条平行线上并排固定组合而成,分别控制前后两 个不同方向的角度倾斜与平衡调整,其中每个组成机构部分都包括倾角开关壳体(29)、导 电珠(51)、导电接线端(52)和绝缘层(53),倾角开关壳体(29)为导电壳体,在倾角开关壳 体(29)的内部有个成折角形状的滑道槽,导电珠(51)位于滑道槽内,滑道槽的一端通过绝 缘层(53)安装导电接线端(52),滑道槽另一端封闭;两个组成机构的导电珠(51)分别在 两个相反方向的滑道槽内,两个组成机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东
申请(专利权)人:王正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