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盖体太阳能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2079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明盖体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吸热管,所述吸热管螺旋排布形成一腔体,该腔体一端设有一开口,以接收集中入射的太阳光,而所述吸热管一端与工作流体进口管连接,而另一端与工作流体出口管连接,所述开口处覆盖一透明盖体,所述透明盖体呈平面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在与开口相对的另一端设有一反射体,所述反射体延伸至该腔体内,以将入射的太阳光反射至所述吸热管上,所述反射体为三角锥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透明盖体太阳能集热器透明盖体封闭开口,从而避免沙尘等杂质进入集热器内,可避免集热器内的热量随空气循环被带出集热器,同时反射体为三角锥形,反射光线更加的聚集,有利于提高集热器的吸热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属于太阳能热利用
,特别是指一种透明盖体太阳能集热O
技术介绍
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考PCT公开专利申请W096/12918所示,其所揭 示的集热器包括一圆柱形壳体,在该圆柱形壳体的内表面排设有吸热管,该吸热管外表面 镀有高温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并且该吸热管两端连接有工作流体出口管与进口管,而 该壳体的一端呈开口设置,以便接收集中的入射光,当被集中的太阳光自该壳体的开口射 入后,经过吸热管外表面镀的吸收涂层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加热吸热管内的工作流 体,此种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被集中的太阳光自该壳体的开口射入后,虽大部分被 通过吸热管表面镀的吸收涂层转化为热能,但依有一部分被反射至大气中,如此造成整体 效率不高;第二,由于上述结构中被集中的太阳光入射的开口为敞开设置,如果该集热器应 用在多风的地区时,一方面是一些其他物质(如沙尘及树叶等)等会被风吹入该集热器的 开口内,如此会妨碍太阳光的吸收,另一方面是当风从开口吹入与吹出的过程中,风会带走 部分热量,如此也会降低该集热器的整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用以克服现有集热器集热效率低 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明盖体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吸热管, 所述吸热管螺旋排布形成一腔体,该腔体一端设有一开口,以接收集中入射的太阳光,而所 述吸热管一端与工作流体进口管连接,而另一端与工作流体出口管连接,所述开口处覆盖 一透明盖体,所述透明盖体呈平面设置,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在与开口相对的另一端设有一 反射体,所述反射体延伸至该腔体内,以将入射的太阳光反射至所述吸热管上,所述反射体 为三角锥形。可选的,所述吸热管从开口一端到另一端呈倒锥形排布。可选的,所述透明盖体由高透光率的材料制成。可选的,所述吸热管表面涂有太阳光选择性吸收涂膜。可选的,所述集热器外部设有一壳体,并且所述壳体与所述吸热管之间设有绝热保温层。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 型通过透明盖体太阳能集热器透明盖体封闭开口,从而避免沙尘等杂质进入集热器内,可 避免集热器内的热量随空气循环被带出集热器,同时反射体为三角锥形,反射光线更加的 聚集,有利于提高集热器的吸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本技术的透明盖体太阳能集热器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为实施本技术的太阳能集热器1的剖视示意图,该太阳能集 热器1包括一壳体13,在具体实施时,该壳体13外表面呈流线形(如半圆形或椭圆形),从 而减少空气阻力,并且该壳体13内部排设有吸热管10,该吸热管10呈螺旋式排布由此形成 一腔体100,并且该腔体100 —端设有一开口 101,以便令太阳光聚光器(未图示)所聚集 的太阳光15从该开口 101射入该腔体100内部,以便吸热管10吸收。另外,该吸热管10 表面设有选择性吸收涂膜104,如电镀黑铬层,如此吸热管10利用该吸收涂膜104只吸收可 见光,不吸收红外光,同时也不向外辐射红外光,如此以增加吸热管10的吸热效率。另外,该壳体13在开口 101外部覆盖一透明盖体11,该透明盖体11呈平面设置, 如此经聚光器集中的太阳光15以垂直于该曲面的方向从该透明盖体11透射至该腔体100 内,如此可减少反射,从而最大效率的利用被集中的太阳光15,在实施时,该透明盖体11由 高透光率的材料制成。再者,为了减少入射至腔体100内的太阳光15再反射至大气中,该壳体13在与开 口 101相对的另一端设有一反射体12,该反射体12延伸至该腔体100内,如此可将被吸热 管10表面反射的太阳光15再反射至至吸热管10上,以增加太阳光在该腔体100内部反射 的次数,从而更好地利于吸热管10吸收太阳光15。在具体实施时,该反射体12可为三角锥 状,并且该反射体12表面还可设有许多凹凸表面,以充分将太阳光15反射至吸热管10上。另外,该吸热管10呈螺旋状排布,并且从开口 101 —端到另一端的螺旋半径逐渐 减小,以令该吸热管10呈倒锥形或半椭圆形排布,即令吸热管10的弯折曲率产生变化,如 此温度低的工作流体自开口 101 —端的工作流体进口管102进入吸热管10后被加热,并通 过将吸热管10弯折曲率的变化,从而促进流体径向混合,如此可令流体充分混合以吸收热 量并从工作流体出口管103流出,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再者,该壳体13与吸热管10之间设有绝热保温层14,以便防止吸热管10吸收 的热量传导至壳体13外部,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的防止热辐射的结构,具体可参考中国专利 200420109283. 5 及 200410065548. 0,此处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第一,实施本技术的集热器1通过在腔体100的开口 101处设置一透明盖体 11,如此可令集中入射的太阳光15以垂直该曲面的方向透射过该透明盖体11而入射至开 口 101内,从而减少反射,同时通过此透明盖体11封闭该开口 101,从而避免沙尘等杂质进 入集热器1内,也可避免集热器1内的热量随空气的对流被带出集热器1,如此利于提高该 集热器1的效率。第二,通过将吸热管10排布为倒锥形或半椭圆形,从而令吸热管10的弯折曲率 产生变化,如此温度低的工作流体自开口 101 —端进入吸热管后被加热,并通过将吸热管 10弯折曲率的变化,促成流体湍流,如此可令流体充分混合以吸收热量,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第三,通过在吸热管10表面涂覆选择性吸收涂膜104,如电镀黑铬层,如此吸热管 10利用该选择性吸收涂膜104只吸收可见光,不吸收红外光,同时也不向外辐射红外光,如 此以增加该集热器1的吸热效率。第四,反射体为三角锥形,反射光线更加的聚集,有利于提高集热器的吸热效率。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技术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 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透明盖体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吸热管,所述吸热管螺旋排布形成一腔体,该腔体一端设有一开口,以接收集中入射的太阳光,而所述吸热管一端与工作流体进口管连接,而另一端与工作流体出口管连接,所述开口处覆盖一透明盖体,所述透明盖体呈平面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在与开口相对的另一端设有一反射体,所述反射体延伸至该腔体内,以将入射的太阳光反射至所述吸热管上,所述反射体为三角锥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晓东张融肖丰
申请(专利权)人:益科博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