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转接片、电器组件及电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转接片、电器组件及电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1226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3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接片、电器组件及电表,涉及用电装置技术领域。转接片用于对电器元件的电连接件进行固定,转接片包括转接片本体、抵接片、入口限位片及头部限位片;抵接片与转接片本体连接,用于与电连接件的端面抵接以实现电连接;入口限位片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有的入口限位片及头部限位片均与转接片本体连接,间隔相对的两个入口限位片之间形成供电连接件侧向进入的开口,头部限位片以及间隔相对的两个入口限位片围绕抵接片分布,其能够较好地阻止电连接件相对转接片发生偏移,改善电连接件与转接片接触不良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用电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接片、电器组件及电表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电器组件一般包括电器元件以及设置于电器元件上的电连接件,在电连接件通过转接片实现电连接时,电连接件容易相对转接片发生偏移。

2、例如,电器元件为电池,电器元件上的电连接件为电池的电极,电极一般有正极、负极之分。

3、在装配电池的过程中,电池的电极与转接片接触以实现电连接,但电池的电极容易相对转接片发生偏移,出现电池的电极与转接片接触不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转接片,其能够较好地阻止电器元件的电连接件相对转接片发生偏移,改善电连接件与转接片接触不良的情况。

2、本申请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电器组件,其能够较好地阻止电器元件的电连接件相对转接片发生偏移,改善电连接件与转接片接触不良的情况。

3、本申请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电表,其能够较好地阻止电器元件的电连接件相对转接片发生偏移,改善电连接件与转接片接触不良的情况。

4、本申请可以这样实现:

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接片,用于对电器元件的电连接件进行固定,所述转接片包括转接片本体、抵接片、入口限位片及头部限位片;

6、所述抵接片与所述转接片本体连接,用于与电器元件的电连接件的端面抵接以实现电连接;

7、所述入口限位片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有的所述入口限位片及所述头部限位片均与所述转接片本体连接,间隔相对的两个所述入口限位片之间形成供所述电连接件侧向进入的开口,所述头部限位片以及间隔相对的两个所述入口限位片围绕所述抵接片分布;

8、其中,间隔相对的两个所述入口限位片用于在所述电连接件通过所述开口的过程中对所述电连接件进行导向避让,以及用于在所述电连接件通过所述开口、所述电连接件的端面抵接于所述抵接片且所述电连接件的头部侧面抵接于所述头部限位片的情况下,对所述电连接件的尾部侧面进行限位阻挡。

9、可选的,所述入口限位片包括朝所述头部限位片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弹性部及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转接片本体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均与所述转接片本体间隔可活动;

10、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对侧向进入的所述电连接件进行导向;

11、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在所述电连接件通过所述开口的过程中,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作用下对所述电连接件进行避让,以及用于在所述电连接件通过所述开口、所述电连接件的端面抵接于所述抵接片且所述电连接件的头部侧面抵接于所述头部限位片的情况下,对所述电连接件的尾部侧面进行限位阻挡。

12、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弹性部均为圆弧形,所述第一限位部凸向所述开口,所述第一弹性部凹向所述开口。

13、可选的,所述头部限位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弹性部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转接片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及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转接片本体间隔可活动;

14、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在被所述电连接件的头部侧面抵接后,在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弹性作用下背向所述抵接片移动,并在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复位作用下,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分别抵接于所述电连接件的头部侧面以及尾部侧面,从而共同对所述电连接件进行夹持;

15、其中,在所述转接片复位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限定出表征夹持所述电连接件的内接圆。

16、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侧对称分布有所述第二弹性部及所述第二限位部。

17、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开口的中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4-20°。

18、可选的,所述第二弹性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均为圆弧形,所述第二限位部凸向所述转接片本体的内侧,所述第二弹性部凹向所述转接片本体的内侧。

19、可选的,所述内接圆的半径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半径之比为(3-3.2):1,所述内接圆的半径与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半径之比为(2.9-3.1):1。

20、可选的,所述内接圆的半径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半径之比为(3-3.2):1,所述内接圆的半径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半径之比为(2.9-3.1):1。

21、可选的,在所述开口的中线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圆心和所述内接圆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与在所述开口的中线另一侧的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圆心和所述内接圆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3-15°;

22、在所述开口的中线一侧的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圆心和所述内接圆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与在所述开口的中线另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圆心和所述内接圆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3-15°。

23、可选的,在所述开口的中线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圆心和所述内接圆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与在所述开口的中线另一侧的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切;

24、在所述开口的中线一侧的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圆心和所述内接圆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与在所述开口的中线另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切。

25、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弹性部的依次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一弹性部中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一弹性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及所述第一连接部;

26、和/或,所述第二弹性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依次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二弹性部中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二弹性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

27、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垂直连接于所述转接片本体。

28、可选的,所述转接片本体、所述抵接片、所述入口限位片及所述头部限位片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均相对所述转接片本体折弯。

29、可选的,所述抵接片为弹性抵接片,所述抵接片具有相对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转接片本体连接,所述固定端相较所述自由端更靠近所述开口,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转接片本体间隔设置,所述自由端用于与所述电连接件的端面抵接以实现电连接。

30、可选的,所述抵接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自由端同时用于与所述电连接件的端面抵接以实现电连接。

31、可选的,所述转接片本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端与所述通孔的内侧壁连接,所述自由端朝远离所述转接片本体的方向延伸。

32、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器组件,包括电器元件及所述的转接片,所述转接片对所述电器元件的电连接件进行固定。

33、可选的,所述电器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器元件及所述转接片的容纳腔。

34、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表,包括电表本体及所述的电器组件,所述电器组件设置于所述电表本体内,所述电器元件用于对所述电表本体供电。

35、本申请的转接片、电器组件及电表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本申请设计了一种转接片,用于对电器元件的电连接件进行固定,该转接片包括转接片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接片,用于对电器元件的电连接件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片包括转接片本体(110)、抵接片(120)、入口限位片(130)及头部限位片(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限位片(130)包括朝所述头部限位片(140)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31)、第一弹性部(132)及第一限位部(133),所述第一连接部(131)与所述转接片本体(110)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132)和所述第一限位部(133)均与所述转接片本体(110)间隔可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33)与所述第一弹性部(132)均为圆弧形,所述第一限位部(133)凸向所述开口(150),所述第一弹性部(132)凹向所述开口(1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限位片(14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41)、第二弹性部(142)及第二限位部(143),所述第二连接部(141)与所述转接片本体(110)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142)及所述第二限位部(143)与所述转接片本体(110)间隔可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41)的两侧对称分布有所述第二弹性部(142)及所述第二限位部(14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3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开口(150)的中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4-2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14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43)均为圆弧形,所述第二限位部(143)凸向所述转接片本体(110)的内侧,所述第二弹性部(142)凹向所述转接片本体(110)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圆的半径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33)的半径之比为(3-3.2):1,所述内接圆的半径与所述第一弹性部(132)的半径之比为(2.9-3.1):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圆的半径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43)的半径之比为(3-3.2):1,所述内接圆的半径与所述第二弹性部(142)的半径之比为(2.9-3.1):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150)的中线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部(133)的圆心和所述内接圆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与在所述开口(150)的中线另一侧的所述第二限位部(143)的圆心和所述内接圆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3-15°;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150)的中线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部(133)的圆心和所述内接圆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与在所述开口(150)的中线另一侧的所述第二限位部(143)相切;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13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弹性部(132)的依次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一弹性部(132)中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一弹性部(132)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133)及所述第一连接部(131);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31)及所述第二连接部(141)均垂直连接于所述转接片本体(110)。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片本体(110)、所述抵接片(120)、所述入口限位片(130)及所述头部限位片(140)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部(131)及所述第二连接部(141)均相对所述转接片本体(110)折弯。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片(120)为弹性抵接片,所述抵接片(120)具有相对的固定端(121)和自由端(122),所述固定端(121)与所述转接片本体(110)连接,所述固定端(121)相较所述自由端(122)更靠近所述开口(150),所述自由端(122)与所述转接片本体(110)间隔设置,所述自由端(122)用于与所述电连接件的端面抵接以实现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片(1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自由端(122)同时用于与所述电连接件的端面抵接以实现电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片本体(110)上开设有通孔(111),所述固定端(121)与所述通孔(111)的内侧壁连接,所述自由端(122)朝远离所述转接片本体(110)的方向延伸。

18.一种电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器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片,用于对电器元件的电连接件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片包括转接片本体(110)、抵接片(120)、入口限位片(130)及头部限位片(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限位片(130)包括朝所述头部限位片(140)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31)、第一弹性部(132)及第一限位部(133),所述第一连接部(131)与所述转接片本体(110)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132)和所述第一限位部(133)均与所述转接片本体(110)间隔可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33)与所述第一弹性部(132)均为圆弧形,所述第一限位部(133)凸向所述开口(150),所述第一弹性部(132)凹向所述开口(1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限位片(14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41)、第二弹性部(142)及第二限位部(143),所述第二连接部(141)与所述转接片本体(110)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142)及所述第二限位部(143)与所述转接片本体(110)间隔可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41)的两侧对称分布有所述第二弹性部(142)及所述第二限位部(14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3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开口(150)的中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4-2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14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43)均为圆弧形,所述第二限位部(143)凸向所述转接片本体(110)的内侧,所述第二弹性部(142)凹向所述转接片本体(110)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圆的半径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33)的半径之比为(3-3.2):1,所述内接圆的半径与所述第一弹性部(132)的半径之比为(2.9-3.1):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圆的半径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43)的半径之比为(3-3.2):1,所述内接圆的半径与所述第二弹性部(142)的半径之比为(2.9-3.1):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150)的中线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部(133)的圆心和所述内接圆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与在所述开口(150)的中线另一侧的所述第二限位部(143)的圆心和所述内接圆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奔罗志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欧麦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