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组件、充电底座、充电系统及推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81167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组件、充电底座、充电系统及推车,充电组件用于为水下清洁机充电,充电组件包括承载件、充电模块、充电件以及弹性件。充电模块设置于承载件,充电件安装于所述充电模块,充电件用于为电子设备充电;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充电件的安装方向平行,弹性件用于充电模块与充电件或者充电模块与承载件活动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弹性件,使得电子设备在放置的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能够被弹性件减缓,弹性件首先变形吸收冲击产生的能量,以保护充电模块的安全,从而达到延长充电组件使用寿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充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组件、充电底座、充电系统及推车


技术介绍

1、在相关技术中,水下清洁机一般通过电池来进行供电工作,当电池的电量用完之后,需要将水下清洁机放置于充电底座上进行充电,由于水下清洁机的重量较大,所以水下清洁机在放置的过程中具有一个向下的冲击力,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对充电底座的充电部位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组件、充电底座、充电系统及推车,能够减缓水下清洁机在放置时对充电件的撞击力,从而保护充电件。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组件,用于为水下清洁机充电,充电组件包括承载件、充电模块、充电件以及弹性件,充电模块设置于承载件,充电件安装于所述充电模块,充电件用于为电子设备充电;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充电件的安装方向平行,弹性件用于充电模块与充电件活动连接或者充电模块与承载件活动连接。

3、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位于充电模块与承载件之间,充电模块通过弹性件与承载件活动连接;或者,弹性件设置于充电模块,且弹性件与充电件连接,充电件通过弹性件与充电模块活动连接。

4、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位于充电模块与承载件之间时,充电件为非弹性单体针,单体针可以避免外部的水进入单体针的内部而导致实心针内部发生电解腐蚀,相对而言减少了水对单体针的电解腐蚀。

5、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设置于充电模块时,弹性件与充电件共同形成弹簧针。弹簧针可以对电子设备进行一定的缓冲,从而保护充电件,减少对充电件的损伤。

6、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的弹力大于0.06n,有利于保护充电模块。

7、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模块具有导向件,导向件位于充电模块靠近承载件的一侧,且导向件与承载件沿竖向活动连接,导向件使得充电模块只能沿导向件的轴向进行移动,从而避免充电模块发生其他方向的位置偏移。

8、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模块设有一端开口的凹槽,弹性件设有通孔,至少部分导向件位于凹槽中,且导向件穿设于弹性件的通孔,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充电模块沿着导向件的方向活动;其中,凹槽位于充电模块靠近承载件一端。

9、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承载件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充电模块的容纳腔,弹性件与充电模块以及容纳腔的底壁连接;充电模块的周侧壁具有导向面,充电模块在容纳腔中移动至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导向面用于与容纳腔的侧壁触接;弹性件处于未受力状态时,导向面与容纳腔的侧壁分离。当充电模块在容纳腔中上下移动时,若容纳腔的侧壁与导向面触接,则容纳腔的侧壁可以沿导向面移动,从而使得充电模块进入容纳腔中,避免充电模块的位置发生较大偏移。

10、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模块处于充电状态时,弹性件受到充电模块的压力处于压缩状态,导向面与容纳腔的侧壁触接。

11、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承载件上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用于供充电模块出入容纳腔,第一开口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台阶结构;充电模块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台阶结构,第二台阶结构与第一台阶结构沿充电模块进入容纳腔的方向排布,充电模块位于容纳腔中后,第二台阶结构与第一台阶结构抵接,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台阶结构对充电模块形成限位,防止充电模块因位置偏移而导致水下清洁机与充电件之间接触不良。

12、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充电件设置有多个,多个充电件间隔排布,且相邻两个充电件之间的中心距间隔大于5mm。相邻两个充电件之间间隔开一定距离,便于人工清理杂质或积水。

1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底座,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充电组件。

14、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包括水下清洁机以及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充电底座,水下清洁机设置于充电底座上。

15、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推车,包括把手,轮子以及座体,把手以及轮子均与座体连接,座体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充电组件或者如上述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充电底座。

16、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弹性件,使得电子设备在放置的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能够被弹性件减缓,弹性件首先变形吸收冲击产生的能量,以保护充电模块的安全,从而达到延长充电组件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充电模块与所述承载件之间,所述充电模块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承载件活动连接;或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充电模块与所述承载件之间时,所述充电件为非弹性单体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充电模块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充电件共同形成弹簧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弹力大于0.06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具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充电模块靠近所述承载件的一侧,且所述导向件与所述承载件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设有一端开口的凹槽,所述弹性件设有通孔,至少部分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凹槽中,且所述导向件穿设于所述弹性件的通孔,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充电模块沿着所述导向件的方向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充电模块的容纳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充电模块以及所述容纳腔的底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处于充电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受到所述充电模块的压力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导向面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触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供所述充电模块出入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开口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台阶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充电件间隔排布,且相邻两个所述充电件之间的中心距间隔大于5mm。

12.一种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组件。

13.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下清洁机以及如上述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充电底座,所述水下清洁机设置于所述充电底座上。

14.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轮子以及座体,所述把手以及所述轮子均与所述座体连接,所述座体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组件或者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充电底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充电模块与所述承载件之间,所述充电模块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承载件活动连接;或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充电模块与所述承载件之间时,所述充电件为非弹性单体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充电模块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充电件共同形成弹簧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弹力大于0.06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具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充电模块靠近所述承载件的一侧,且所述导向件与所述承载件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设有一端开口的凹槽,所述弹性件设有通孔,至少部分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凹槽中,且所述导向件穿设于所述弹性件的通孔,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充电模块沿着所述导向件的方向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翠肖王有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望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