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于各台纸板生产设备之间的地面输送对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858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3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于各台纸板生产设备之间的地面输送对接机构,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多条导轨、至少一个平板式转接小车和多个第一自动输送机构;各条导轨纵横交错并相互对接,部分导轨的端部与前道工序的所述纸板生产设备的下料端相对应,部分导轨的端部与后道工序的纸板生产设备的上料端相对应;各个第一自动输送机构分别沿导轨的走向等间隔设置在导轨的一侧;平板式转接小车设置在导轨上并能够在导轨上行走,平板式转接小车上设有第二自动输送机构;第二自动输送机构上设有第二对齐感应模块,各个第一自动输送机构上均设有与第二对齐感应模块对应配合的第一对齐感应模块。本技术能实现各台纸板生产设备之间的无缝对接,降低搬运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纸板输送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连接于各台纸板生产设备之间的地面输送对接机构


技术介绍

1、目前,纸板从生产出来后到开始印刷需要经过搬运、排风抽湿、暂存、搬运等工序,这期间有较大的价值空间可以挖掘,不能忽视这段时间内的生产效率、人工成本、存储空间等问题。纸板生产出来后,需要人工用无动力排辊上卸到托盘上,再用人力液压拖车把托盘和物料运至纸箱车间进行后序加工。这样的工作流程耗费人力较多,劳动强度较大,搬运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于各台纸板生产设备之间的地面输送对接机构,这种地面输送对接机构能够实现各台纸板生产设备之间的无缝对接,降低搬运成本。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连接于各台纸板生产设备之间的地面输送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多条导轨、至少一个平板式转接小车和多个第一自动输送机构;各条导轨纵横交错并相互对接,部分导轨的端部与前道工序的所述纸板生产设备的下料端相对应,部分导轨的端部与后道工序的纸板生产设备的上料端相对应;各个第一自动输送机构分别沿导轨的走向等间隔设置在导轨的一侧或两侧,第一自动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导轨垂直;平板式转接小车设置在导轨上并能够在导轨上行走,平板式转接小车上设有第二自动输送机构,第二自动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第一自动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同;第二自动输送机构上设有第二对齐感应模块,各个第一自动输送机构上均设有与第二对齐感应模块对应配合的第一对齐感应模块。

4、上述平板式转接小车在导轨上行走,第二自动输送机构随着平板式转接小车的移动而移动;当平板式转接小车经过一个需要输送纸板的第一自动输送机构时,平板式转接小车上的第二自动输送机构与第一自动输送机构对应配合,如果第二对齐感应模块与第一对齐感应模块对应,则平板式转接小车上的第二自动输送机构与第一自动输送机构对齐,就能够安排第一自动输送机构上的纸板向第二自动输送机构上进行输送;如果第二对齐感应模块与第一对齐感应模块未对应,则平板式转接小车上的第二自动输送机构与第一自动输送机构未对齐,就不能安排第一自动输送机构上的纸板向第二自动输送机构上进行输送。

5、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自动输送机构、第二自动输送机构均包括输送架、多个并排设置的辊筒和能够驱动各辊筒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安装在输送架上,各辊筒均可转动安装在输送架上,各辊筒的转轴均与转动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通过转动驱动机构驱动各辊筒转动,能够精确控制辊筒的转动速度和转动方向,从而实现对纸板的精确输送。

6、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输送架的中部设有条形隔板,条形隔板将输送架分隔成两个对称的输送区域,两个输送区域均设有多个等间隔排列的所述第一自动输送机构。将输送架分隔成两个对称的输送区域,能够同时对多个纸板垛进行输送,减少纸板垛输送的等待时间,提高纸板垛的输送效率。另外,设置两个对称的输送区域,也能够独立控制每个输送区域中的第一自动输送机构,这样可以根据生产需求,灵活地调整每个输送区域中第一自动输送机构的输送速度,以适应不同的生产要求。

7、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环形链条、主动链轮和多个从动链轮,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输送架上,主动链轮安装在处于输送架端部的辊筒的转轴端部上,各从动链轮分别安装在其它辊筒的转轴端部上,环形链条张紧在主动链轮与各从动链轮的外面,处于输送架端部的辊筒的转轴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处于输送架端部的辊筒的转轴转动,进而带动主动链轮转动,在环形链条的带动下使各辊筒转动。

8、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对齐感应模块为发光器,所述第一对齐感应模块为与发光器对应配合的受光器。平板式转接小车在导轨上行走,当平板式转接小车经过一个需要输送纸板的第一自动输送机构时,平板式转接小车上的发光器与第一自动输送机构上的受光器对应,发光器发出若干束不可见红外光束,受光器接收来自发光器的红外光束,形成了一个矩形检测光幕,证明平板式转接小车上的第二自动输送机构与第一自动输送机构对齐,能够安排第一自动输送机构上的纸板向第二自动输送机构上进行输送;当矩形检测光幕消失,证明平板式转接小车上的第二自动输送机构与第一自动输送机构未对齐,不能安排第一自动输送机构上的纸板向第二自动输送机构上进行输送。

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0、本技术能够与其他纸板生产设备配合使用,将纸板直接从一台纸板生产设备上输送到另一台纸板生产设备上,实现各台纸板生产设备之间的无缝对接,使纸板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停机就能进行搬运和转移,减少纸板中间存储的需求及人工操作的需求,节省存储空间,实现整个纸板生产流程的自动化,降低成本,并且减少人为因素对纸板质量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于各台纸板生产设备之间的地面输送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多条导轨、至少一个平板式转接小车和多个第一自动输送机构;各条导轨纵横交错并相互对接,部分导轨的端部与前道工序的所述纸板生产设备的下料端相对应,部分导轨的端部与后道工序的纸板生产设备的上料端相对应;各个第一自动输送机构分别沿导轨的走向等间隔设置在导轨的一侧或两侧,第一自动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导轨垂直;平板式转接小车设置在导轨上并能够在导轨上行走,平板式转接小车上设有第二自动输送机构,第二自动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第一自动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同;第二自动输送机构上设有第二对齐感应模块,各个第一自动输送机构上均设有与第二对齐感应模块对应配合的第一对齐感应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于各台纸板生产设备之间的地面输送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动输送机构、第二自动输送机构均包括输送架、多个并排设置的辊筒和能够驱动各辊筒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安装在输送架上,各辊筒均可转动安装在输送架上,各辊筒的转轴均与转动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于各台纸板生产设备之间的地面输送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架的中部设有条形隔板,条形隔板将输送架分隔成两个对称的输送区域,两个输送区域均设有多个等间隔排列的所述第一自动输送机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于各台纸板生产设备之间的地面输送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环形链条、主动链轮和多个从动链轮,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输送架上,主动链轮安装在处于输送架端部的辊筒的转轴端部上,各从动链轮分别安装在其它辊筒的转轴端部上,环形链条张紧在主动链轮与各从动链轮的外面,处于输送架端部的辊筒的转轴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于各台纸板生产设备之间的地面输送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齐感应模块为发光器,所述第一对齐感应模块为与发光器对应配合的受光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于各台纸板生产设备之间的地面输送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多条导轨、至少一个平板式转接小车和多个第一自动输送机构;各条导轨纵横交错并相互对接,部分导轨的端部与前道工序的所述纸板生产设备的下料端相对应,部分导轨的端部与后道工序的纸板生产设备的上料端相对应;各个第一自动输送机构分别沿导轨的走向等间隔设置在导轨的一侧或两侧,第一自动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导轨垂直;平板式转接小车设置在导轨上并能够在导轨上行走,平板式转接小车上设有第二自动输送机构,第二自动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第一自动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同;第二自动输送机构上设有第二对齐感应模块,各个第一自动输送机构上均设有与第二对齐感应模块对应配合的第一对齐感应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于各台纸板生产设备之间的地面输送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动输送机构、第二自动输送机构均包括输送架、多个并排设置的辊筒和能够驱动各辊筒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伟强郑记招曾庆坤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万腾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