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组件及水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78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30
本申请涉及水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组件及水下设备。线缆组件包括:线缆;线缆夹,线缆穿过线缆夹,线缆在线缆夹外侧形成线缆环;锁扣,连接线缆环;支架,连接锁扣。本申请的线缆组件结构简单,将线缆弯折为线缆环,利用线缆环连接水下设备本体,提高水下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水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组件及水下设备


技术介绍

1、零浮力线缆安装连接在有缆水下设备上,实现信号传输等功能。线缆与水下设备的连接处通常使用防水连接,此连接处应避免受力,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水下设备返回时,通过拖拽线缆完成水下设备回收。对线缆的拖拽可能导致线缆与水下设备的连接处的松脱,影响水下设备的信号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缆组件及水下设备,拖拽线缆时,避免线缆与水下设备的连接处受力。

2、第一方面,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组件,包括:线缆;线缆夹,所述线缆穿过所述线缆夹,所述线缆在所述线缆夹外侧形成线缆环;锁扣,连接所述线缆环;支架,连接所述锁扣,所述支架用于连接水下设备本体。

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缆夹包括:第一夹体;第二夹体,连接所述第一夹体,以夹紧所述线缆。

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夹体设置有第一线缆槽和第二线缆槽;所述第二夹体设置有第三线缆槽和第四线缆槽,所述第一线缆槽和所述第三线缆槽形成第一线缆通道,所述第二线缆槽和所述第四线缆槽形成第二线缆通道;所述线缆的端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线缆通道和所述第二线缆通道。

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缆夹还包括:第一垫层,设置于所述线缆与所述第一夹体之间;第二垫层,设置于所述线缆与所述第二夹体之间。

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扣包括:锁环,穿过所述线缆环与所述线缆夹形成的环孔;转轴,连接所述锁环,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架铰接。

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环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锁环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连接。

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轴远离所述螺纹孔的端部设置有防滑纹。

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包括:基板,用于连接水下设备本体;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锁扣;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板设置有滑孔,所述锁扣可滑动地连接所述滑孔。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还包括筋板,所述筋板连接于所述基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

12、第二方面,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下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线缆组件;水下设备本体,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水下设备本体。

13、本申请的线缆组件结构简单,将线缆弯折为线缆环,利用线缆环连接水下设备本体,避免拖拽线缆时线缆与水下设备本体连接处受力,提高水下设备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夹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体设置有第一线缆槽和第二线缆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夹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环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锁环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设置有滑孔,所述锁扣可滑动地连接所述滑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筋板,所述筋板连接于所述基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

10.一种水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夹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体设置有第一线缆槽和第二线缆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夹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环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琪琪陈天琳李忠瑞刘佳琪李健仝庆康春生刘浩王震
申请(专利权)人:深之蓝天津水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