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拉秧机,具体为拉秧机。
技术介绍
1、现代农业设施温室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规模化、机械化和智能化,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模式单一靠人工的落后和低效的痛点。
2、特别是每年夏季,越来越多的大型温室项目,包括玻璃温室或者塑料温室,都要进行拉秧清园,以便开始下一季度的种植生产,但是每年都不得不依靠大量的人工和时间来处理园内大规模的植株秧苗,即拉秧作业,除了劳动强度大和作业环境差之外,茎秆收拢后的体积大,存放占地面积大,后续处理的难度更大。目前的处理办法大都是露天堆放、自然晾干或堆积沤肥,不仅消化时间长,而且环境污染严重。这样传统的拉秧作业方式同时还面临着工人难找、成本高昂、拉秧耗时费力、秧苗运输麻烦、无处堆放等诸多难题,让无数温室运营者头痛无比。国内少数温室生产基地开始尝试采用引入的进口拉秧机设备,2019年夏天国内北京瑞莱星公司首次引入,设备费用约25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50万元,主要为国内大型生产基地提供拉秧作业服务,基本按照2元/平米服务费用收取,虽然进口拉秧机效率很高,基本替代了人工成本,但是一个5万平米的温室拉秧将
...【技术保护点】
1.拉秧机,包括履带行走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行走系统(1)的顶部安装有承载架(2),所述承载架(2)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粉碎仓支撑架(3),所述粉碎仓支撑架(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粉碎仓主体(5),所述承载架(2)顶部的后端设置有柴油动力系统总成(4),所述粉碎仓主体(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桥仓(8),所述过桥仓(8)内部的前后两端之间活动连接有驱动轴(9),所述过桥仓(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喂料仓(13),所述承载架(2)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90°换向器(32),所述喂料仓(13)前后两端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侧边安全护网(23),所述侧边安全护网(23)的
...【技术特征摘要】
1.拉秧机,包括履带行走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行走系统(1)的顶部安装有承载架(2),所述承载架(2)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粉碎仓支撑架(3),所述粉碎仓支撑架(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粉碎仓主体(5),所述承载架(2)顶部的后端设置有柴油动力系统总成(4),所述粉碎仓主体(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桥仓(8),所述过桥仓(8)内部的前后两端之间活动连接有驱动轴(9),所述过桥仓(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喂料仓(13),所述承载架(2)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90°换向器(32),所述喂料仓(13)前后两端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侧边安全护网(23),所述侧边安全护网(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安全护网(21),所述粉碎仓主体(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喇叭形出料口(24),所述喇叭形出料口(24)后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马达安装架(25),所述马达安装架(25)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液压马达(26),所述喇叭形出料口(24)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弧形排料管(27),所述喂料仓(13)的底端设置有柔性喂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15)的后端安装有第一液压马达(16),所述第一液压马达(16)的输出端和输送带卷轴(17)的后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承托架(19)的顶端和茎秆输送带(20)的底端相贴合,所述输送带承托架(19)、茎秆输送带(20)不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9)的后端和粉碎刀辊组件(6)的后端之间通过链条、齿盘对接,所述驱动轴(9)的左下方设置有从动轴(10),所述从动轴(10)的前后两端和过桥仓(8)的内壁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轴(9)、从动轴(10)的外部套接有过桥履带(11),所述过桥履带(11)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威,曾宇驰,张连跃,张伯林,
申请(专利权)人:牧星智能工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