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养蜂用上下颠倒巢框制造技术_技高网

养蜂用上下颠倒巢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399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养蜂用上下颠倒巢框,包括外巢框和多个内巢框,外巢框包括上横板,上横板内侧壁固定有相对配置的两块竖侧板,两块竖侧板下端固定有下横板,两块竖侧板内侧壁设置有多组第一连接部,多个内巢框并列设置在外巢框内部,每个内巢框包括上横条,上横条内侧壁固定有相对配置的两块竖侧条,两块竖侧条下端固定有下横条,上横条和下横条的两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每个内巢框中上下横条两端的第二连接部为一组,每组第二连接部与一组第一连接部对应可拆卸连接配合,外巢框内最上边的第一个内巢框可取下来与其下边的任意一个内巢框上下颠倒交换设置位置。本申请有利于蜂王产卵发展,又不会滋生巢虫,且内巢框的上下颠倒交换设置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养蜂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养蜂用上下颠倒巢框


技术介绍

1、养蜂即蜜蜂养殖是人工饲养蜜蜂而取其包括蜂蜜、蜂王浆、蜂胶、花粉、蜂蜡、蜂蛹及蜂毒等产品的事业,包括在广义的畜产内,所以广义地说蜜蜂也是家畜。蜜蜂养殖的历史有数千年之久,蜂蜜的利用是从渔猎时代开始的。

2、蜂箱是最基本的养蜂工具,其规格大小不尽相同,但结构原理基本一致,初学者可向养蜂人购买已使用过的蜂箱,也可购买新蜂箱或根据规格自己制作蜂箱。目前,大多数养蜂者使用方形蜂箱和巢框来饲养蜜蜂,现有巢框一般采用木制框架,主要作用是固定巢础,结构主要由一根上横板、两块中心线上设有多个穿线孔的竖侧板、一根下横板组合成一个略小于蜂箱内空的框。使用时,从竖侧板穿线孔中由外向内穿入金属丝,多根金属丝横向布置在巢框中,蜜蜂们在金属丝上筑造巢脾,工蜂在巢脾上造蜜,上边贮存蜂蜜,下边供蜂王产卵繁殖幼子。

3、而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经过实际研究养殖发现,现有巢框取蜜时,需将整个巢框从蜂箱内取出,拿到摇蜜机上将蜂蜜摇出后,再将巢框插入蜂箱内,此时巢框内上边是空的,下边还是幼子,而根据蜜蜂的生活习性,蜜蜂造新巢脾是从上往下造的,上边贮存蜂蜜,下边供蜂王产卵繁殖幼子,工蜂要将巢框下边原来的老巢脾啃烂后掉底板上,而这很容易滋生巢虫,会制约蜂王产卵,影响蜂王发展。因此,亟需对现有的巢框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巢框取蜜后再插入蜂箱内,此时巢框内上边是空的,下边还是幼子,而根据蜜蜂的生活习性,蜜蜂造新巢脾是从上往下造的,工蜂要将巢框下边原来的老巢脾啃烂后掉底板上,而这很容易滋生巢虫,会制约蜂王产卵,影响蜂王发展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养蜂用上下颠倒巢框。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养蜂用上下颠倒巢框,包括外巢框和多个内巢框,所述外巢框包括上横板,所述上横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相对配置的两块竖侧板,所述两块竖侧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横板,所述两块竖侧板的内侧壁设置有多组第一连接部;所述多个内巢框并列设置在外巢框内部,每个所述内巢框包括上横条,所述上横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相对配置的两块竖侧条,所述两块竖侧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横条,所述上横条和下横条的两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每个所述内巢框中上横条和下横条两端的第二连接部为一组,每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一组第一连接部对应可拆卸连接配合;所述外巢框内最上边的第一个内巢框可取下来与第一个内巢框下边的任意一个内巢框上下颠倒交换设置位置。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养蜂用上下颠倒巢框,通过在外巢框内部并列设置多个内巢框,即将外巢框内部并列分割多个区域,每个内巢框中上横条和下横条两端的一组第二连接部与外巢框中两块竖侧板内侧壁设置的一组第一连接部对应可拆卸连接配合,使用时,蜜蜂们在多个内巢框上分泌蜂蜡从上往下筑造巢脾,工蜂在巢脾上造蜜,上边贮存蜂蜜,下边供蜂王产卵繁殖幼子;产满后,将外巢框内最上边的第一个内巢框取下来,放入摇蜜机上蜂蜜摇出,接着将下边的一个幼子内巢框取下来放入上边原来第一个内巢框的位置处,然后将摇完蜂蜜的第一个内巢框放入下边原来一个幼子内巢框的位置处,以此完成第一个内巢框与第一个内巢框下边的一个内巢框的位置交换即内巢框上下颠倒设置,且这样的位置交换设置方式方便快捷;待交换至外巢框最上边的一个幼子内巢框的巢脾上的幼子出房后,蜜蜂们必然又会在上边贮存蜂蜜,而交换至下边的第一个内巢框将作为工蜂造新脾,重新供蜂王产卵繁殖幼子,如此能够很好满足蜜蜂的生活习性,有利于蜂王产卵发展,又不会滋生巢虫(没有老巢脾)。

5、进一步,所述内巢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块竖侧板的内侧壁对应设置有两组第一连接部。

6、进一步,两个内巢框中,第一个内巢框中下横条两端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个内巢框中上横条两端的第二连接部,对应可拆卸连接配合的一组第一连接部之间相互连通。

7、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为l型榫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榫头,所述榫头挂接配合在榫槽内。

8、进一步,每个所述内巢框中上横条的内侧壁中设有巢脾固定槽。

9、进一步,每个所述内巢框中两块竖侧条上间隔穿设有多根金属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养蜂用上下颠倒巢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巢框和多个内巢框,所述外巢框包括上横板,所述上横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相对配置的两块竖侧板,所述两块竖侧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横板,所述两块竖侧板的内侧壁设置有多组第一连接部;所述多个内巢框并列设置在外巢框内部,每个所述内巢框包括上横条,所述上横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相对配置的两块竖侧条,所述两块竖侧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横条,所述上横条和下横条的两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每个所述内巢框中上横条和下横条两端的第二连接部为一组,每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一组第一连接部对应可拆卸连接配合;所述外巢框内最上边的第一个内巢框可取下来与第一个内巢框下边的任意一个内巢框上下颠倒交换设置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蜂用上下颠倒巢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巢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块竖侧板的内侧壁对应设置有两组第一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蜂用上下颠倒巢框,其特征在于,两个内巢框中,第一个内巢框中下横条两端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个内巢框中上横条两端的第二连接部,对应可拆卸连接配合的一组第一连接部之间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蜂用上下颠倒巢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L型榫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榫头,所述榫头挂接配合在榫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蜂用上下颠倒巢框,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内巢框中上横条的内侧壁中设有巢脾固定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蜂用上下颠倒巢框,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内巢框中两块竖侧条上间隔穿设有多根金属丝。

...

【技术特征摘要】

1.养蜂用上下颠倒巢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巢框和多个内巢框,所述外巢框包括上横板,所述上横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相对配置的两块竖侧板,所述两块竖侧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横板,所述两块竖侧板的内侧壁设置有多组第一连接部;所述多个内巢框并列设置在外巢框内部,每个所述内巢框包括上横条,所述上横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相对配置的两块竖侧条,所述两块竖侧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横条,所述上横条和下横条的两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每个所述内巢框中上横条和下横条两端的第二连接部为一组,每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一组第一连接部对应可拆卸连接配合;所述外巢框内最上边的第一个内巢框可取下来与第一个内巢框下边的任意一个内巢框上下颠倒交换设置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蜂用上下颠倒巢框,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秋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诱蜂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